1樓:網友
雖然一般認為,目前我國採取的是財稅分離的核算模式,但在一些方面上仍在進行財稅合一的努力。我國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由國家立法確定,但是採取的是財稅分離的模式。
我國從1994年開始進行財稅毀碧分離的改革探索。雖然目前大多數學者都主張將稅務會計界定為獨立於財務會計的會計專門領域,但由於與稅務會計相關的理論體系尚未真正建立,對此大多數稅務會計教材中討論的主要問題仍是稅務核算業務,具體涉及到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的具體納稅核算事項。
在實務操作過程中,現在能夠使得當期損益產生差異的稅種,只有所得稅。所得稅作為費用,會使財務和稅務在確定當期損益時出現差異,這時就昌扒會產生財稅分離的現象。因此財稅分離主要是針對所得稅核算而言,其他的小稅種不存在財稅分離之說。
由於目前企業的稅務核算尚未與財務核算完全分離,對此在實務中一般採取以財務會計核算為基礎、並按照稅法的規定做出相應的調整,來計算並作纖迅舉為確認應納稅額的依據。
2樓:帳號已登出
目前的財政政策已經體現出貨幣化特徵,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邊界逐漸模糊,貨幣政策呈現定向澆灌的財政化特徵。
一方面,財政貨幣化下,寬鬆的貨幣政策可以降低地方**融資成本,減少地方**還款壓力。另一方面,貨幣財政化也可以節省財政支出。」明明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稅方面,《建議》還提出,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健全地方稅、直接稅體系,優化稅制結構,適當提高直接稅比重,深化稅收徵管制度改革。
在稅制改革中,營業稅改增值稅在「十三五」期間正式落地。營改增的改革減少了對企業的重複徵稅,有利於減輕企業負擔。但另一方面,隨著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被取消,地方稅收也面臨著多年主體稅種的缺失。
為了彌補地方財政收入的減少,2016年曾出臺**和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與地方對增值稅收入五五分賬。在2019年出臺的《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中,更是提出將過渡期的五五分成辦法長期化、制度化。
不過林江指出,這實際上仍無法彌補營業稅稅收收入的損失,地方**仍然需要建立穩定的主體稅種。
在不少研究專家芹悶看來,房地產稅應成為地方的主體稅種,但從近年來看,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一直停滯不前。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也並未提及房地產稅的立法安排。
林江認為,稅基穩定的特點使房地產稅適合用來做地方的主體稅,也能夠彌補營業稅取消之後地方財政收入的減少。「房地產枝首頌稅遲遲沒有立法,主要原因是擔心立法會對房地產**造成衝擊,從而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不過據林江估計,房地產稅在「十四五」期間應該會迎來突猛鄭破。
除此之外,不少專家也曾提出,消費稅有機會成為地方的主體稅種。
從目前來看,中國實行的消費稅主要是面向菸酒油車等高檔消費品。在2019年,中國的消費稅收入超過了個人所得稅達到億元,較2018年增長億元,同比增長。
為什麼我國財稅體制,**統一在財政部,而地方財稅要分家呢?
3樓:許達璋
**財稅體制管理在財政部,稅收的徵管在國家稅務總局。到地方上增加了地方稅務局,當時國地稅設計的初衷是國地稅分家,國稅負責徵收**專享和共享稅種,如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地稅負責徵收地方稅種,如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土地使用稅等。但目前兩家還是有部分交叉,如企業所得稅。
4樓:網友
財政是花錢,稅務是收錢,所以財政與稅務是分開的,**也是財政部與稅務總局分設的。即使是**,收支最好也要分開,便於管理監督,所以財政跟稅務在基層是分開設立置職能部門。
財政局與稅務稅分家時間
5樓:網友
很多的省市,是在1984年一月開始財、稅分設,分別成立財政局、稅務局。有的地方可能更早一些,也有的地方晚一些。 1983年以前稱為財稅局,1984年以後財稅分家,分成財政局和稅務局。
1994年,國地分家,形成了現在的國稅和地稅,(當然也有沒分家的,比如上海,仍是上海稅務,不過內部分國稅和地稅部門)
6樓:網友
多數省市,是在1984年元月開始財、稅分設,分別成立財政局、稅務局,有的地方可能更早一些。也有的地方晚一些, 財政局、稅務局於1991年7月才分設。
1999年左右, 稅務局分設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
稅務局現在分為國家稅務局與地方稅務局,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主要部份。國家稅務局直接歸**管理,目前以收取增值稅和新辦企業的所得稅;地方稅務局歸地方管理,目前以收取營業稅等流轉稅為主,以及四小稅、老企業的所得稅。
財政局是地方**的乙個機關,為地方財政做好稅收的徵管及財政預算等工作,同時還要管理當地會計人員資格管理等工作。一般地方**將當地的地方稅務局與財政局實行一套班子二塊牌子合一辦公。
財稅一體化是什麼意思?
7樓:芷苑夜鶯
噢,這個簡單地說就是在體制上對財政與稅收實行統一管理,以便在執行機制上實現相互協調聯動……
8樓:平安銀行我知道
財稅一體化的考評體系是國內財稅類考試,如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助理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等)、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考試,往往按《會計》、《稅法》(或《稅法ⅰ》、稅法ⅱ》、財務管理》、《審計》等科目分門別類進行考試,在各個科目的考核中,突出對考生某項知識的考核,但對考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注不夠。在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中,為了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各個方面的知識,尤其是財務、會計、稅務方面的知識,為此「att專案」從企業實際出發,基於工作過程,將財務、會計、稅務結合在一起研發考試題目,進行財稅一體化測試,對考生知識的測試與綜合運用能力的測試結合起來,以達到考評結合的目的。
9樓:吉運公升
財稅一體化。也體現出財務和稅收的基本工作方法如果弄懂了,在工作中非常簡單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基本思想是,在包括網路、資料庫、管理軟體平臺等要素的it環境下,將企業經營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業務流程、財務會計流程、管理流程有機融合,將計算機的「事件驅動」概念引入流程設計,建立基於業務事件驅動的財務一體化資訊處理流程,使財務資料和業務融為一體。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將企業的經營資訊按使用動機不同劃分為若干業務事件。
當業務事件發生時,利用事件驅動來記錄業務;業務事件處理器按業務和資訊處理規則,將企業的財務、業務和管理資訊集中於乙個資料庫,當需要資訊時,具有資料使用權的各類「授權」人員通過報告工具自動輸出所需資訊。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料共享,即時控制經濟業務,真正將會計控制職能發揮出來。
10樓:杭州微風企科技
財政一體化,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員國建立共同財政制度和共同財政預算,並實施統一的財政政策的努力。聯盟一級的財政一體化將會導致某種程度的財政聯盟。財政聯盟中的政策目標選擇、財政開支和稅收政策工具的管理是聯盟權力機構的事務。
這種意義上的財政一體化既不同於財政協調,也不同於財政合作。
11樓:淘力網
一般是指為了加強某種行業的稅收徵管,實現對其稅收的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管理,凡是該行業涉及的各個稅種的稅收的徵收管理,均實行這一管理辦法。
12樓:愛小柒姐
2018年4月11日財政一體化,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員國建立共同財政制度和共同財政預算,並實施統一的財政政策的努力。聯盟一級的財政一體化將會導致某種程度的。
2.財稅公司做融資服務如何?
13樓:裝瘋彡扮傻啥遺
財稅公司是企業老闆的財稅服務商,財務管理與融資服務本就不分家,而大資料表明,60%的中小微企業正好都有融資需求,如果財稅公司增加融資服務能力,不僅能幫助企業老闆解決融資難、貴、慢等問題,還能以此作為營銷點,增加吸客亮點,擴大獲客範圍,是財稅業務的抓手之一;同時,還能為財稅拓展延伸服務,增加留客能力和創新增加收益。
14樓:鐵喉唱響新戰歌
需要銀監會的資質。
財政局、財稅局、稅務局的區別是什麼
15樓:憂鬱冷雨
財政局、稅務局都是**下屬的職能部門。
財政局是用錢的,稅務局是收錢的。
財稅局現在已經取消。
16樓:雨飄鈴
對於財務人員,財政局負責管理會計人員資訊,接觸最多的還是稅務局,而稅務局還分國稅局、地稅局,主要負責徵收稅收。這樣說你還滿意?
17樓:網友
以前財政。稅務沒有分家的時候,叫財稅局。
為什麼中級會計師要比稅務師簡單很多呢?
18樓:江月情感小屋
稅務師與中級會計沒有可比性。稅務師與註冊會計師比較,稅務師不如註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側重企業全駕構,但就業並不受歡迎,而稅務師專注稅務籌劃,這是很多企業都急需的。
中級會計師和稅務師,兩者都是中級職稱。
1、稅務師偏重稅務,其中的稅。
一、稅。二、稅代三門課都是考稅法,比注會中的稅法還要細很多,而這些在中級會計中只是經濟法這一門中的一小部分。
2、稅務師中的財務與會計和中級會計中的會計實務內容和難度相當。
3、稅務師對財務部分的考察很少很少,但中級會計中有單獨的一門來考察。
4、稅務師中的法律更是一門大雜燴,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商法、民事訴訟、刑訴訴訟、行政訴訟均有涉及,而中級會計中考的就是經濟法和一部分稅法。
稅務師的難度比中級會計的難度大,如果僅僅是為了中級職稱,建議考中級會計;如果是去稅務所或者大公司獨立的稅務部門工作,再或者考稅務局、財政局的公務員,建議考稅務師;如果是為了長遠發展,可以考慮都考。
19樓:現實中的盜聖
15年的稅務師會計考了個注會會計+中級財管法律考刑法考的太偏。
總體來說去年的cta改為ta,執業改為職稱後,都以為能稍微簡單點。誰知道來了個這個。
中級的財管 會計組成了稅務師的財務與會計。
中級的經濟法組成了稅務師的法律中的商法,但稅務師的法律還有行政法和刑法。
稅務師還有稅一稅二**是中級沒有的,多出這麼多科目,肯定難了。
注意,這幾個財稅問題你理解的對嗎
20樓:網友
經常理解錯的財稅問題如下:
一、近期稅務機關開展的增值稅發票使用管理情況專項檢查只是針對營改增納稅人,不會涉及原增值稅納稅人。
正確解讀:檢查範圍:對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納稅人發票使用情況(重點是生活服務業和商業零售業納稅人)開展專項檢查。【注:
檢查物件包括所有增值稅納稅人,而不僅僅只是本次營改增的納稅人】。
二、只要是銷售贈送就屬於視同銷售。
正確解讀:比如暑期檔住酒店送10元早餐!住店送5元水果!住10個晚上酒店送3000元手機!
注意,以上對於住宿行業明碼標價的贈送要分別核算,繳納增值稅!
三、徵收率就是稅率、預徵率也是稅率。
正確解讀:1、稅率,簡單理解,實際運用中使用稅率計算的都是不適用簡易徵收的一般納稅人,而使用稅率計算時,對應的進項都可以抵扣。
2、適用徵收率的有兩種情形:
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另外一種是符合條件可以辦理簡易徵收的一般納稅人。
3、預徵是專門針對建築業和不動產銷售、出租行業而言,基本需要預徵的有三種情況:
一是對房地產專案的預收款,要預繳增值稅3%;
二是對建築工程(一般納稅人2%)、不動產出租(3%)的標的物與企業所在地不在同乙個地方的這種情形,分別預徵、申報;
三是轉讓不動產(5%)要向地稅預繳稅款、向國稅申報。
四、取得公司註冊地本地的住宿費專用發票不得抵扣增值稅。
正確解讀:企業發生的住宿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否抵扣,是看住宿費的最終的"用途",不是看發生地。企業與經營有關的發生的住宿費完全可以抵扣增值稅;
企業招待客戶所發生的住所費用是個人銷費支出,屬於交際應酬支出,不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五、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才可以享受。
正確解讀: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執行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除了六大行業如菸草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行業等不允許外,其餘的只要董事會立項,均可以加計50%扣除!
怎樣才能不分手?如何才能不分手
這個問題,我蠻有發言權的。前段時間和男朋友吵架頻率增高,不說每天吵,一個星期兩三次也是有的,基本上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不是原則上的問題,就不能隨便分手。我和他一直持續到現在一兩個星期也會吵一次架,我本身脾氣算不好的,有話直說的那種,我物件覺得我說話太鋒利了也就生氣了,所以建議女孩子...
你如何理解,你如何理解。。
態度決定一切 態度在人生觀念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態度決定一切。對待人生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對待的態度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面對生活中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會採取不同的態度。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過來問他們 你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抬頭苦笑著說 沒看見嗎?砌牆!我正...
如何理解藝術意蘊,如何理解藝術
藝術意蘊是指深藏copy在藝bai術作品中內在的含義du 或意味,常常具有多義性 模糊性和朦zhi朧性,體現為一種哲dao理 詩情或神韻,經常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需要欣賞者反覆領會 細心感悟,用全部心靈去 和領悟。藝術意蘊的理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認識 第一,藝術意蘊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