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以120元賣出兩件不同商品

2025-06-09 07:46:25 字數 4305 閱讀 3626

1樓:簡單說金融

第一件成本:120÷(1+20%)=120÷120%=100(元)賺了:120-100=20(元)第二件成本:

120÷(1-20%)=120÷80%=150(元)虧了侍祥:150-120=30(元)20<30,一共虧了:30-20=10(元)所以商店賣這兩件衣服是賠了.

拓展資料:一,商品的基本屬性。

1.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悉談耐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不同的使用價值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屬性決定的;同一種商品具有多種自然屬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維持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維持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因此,不論財富的社會形式如何 ,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

2.一種使用價值與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換,表明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東西,這種共同的東西在質上應是相同的。

這種同質的共同東西,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商品中的這種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 ,就是商品的價值。因此,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

價值反映了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社會生產關係。

二。商品的本質。

商品的本質是價值 。使用價值是產品與生俱來的屬性,只有一種商品具有使用價值才能夠進行交換,從而能夠體現出該商品具有價值。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睜春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

使用價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比較勞動耗費量和交換勞動的社會經濟關係。

2樓:駱海旗靜雲

第一件成本:

100(元)

賺了:120-100=20(元)

第二件拿困成本:

150(元)

虧了:150-120=30(元)

20<30,一差敏檔共虧了:30-20=10(元)所以商店賣這兩件衣服是賠了.

故選虛亂:c.

商店同時售出兩件衣服,每件售價都是120元。

3樓:網友

設賺了20%的衣服的原價為x,虧了20%的衣服的原價為y,則,x(1+20%)=120

y(1-20%)=120

得x=100

y=150則兩件衣服原價為100+150=250

所以虧了10元。

4樓:提多多學子之家

120÷(1+20%)=100(元)

120÷(1-20%)=150(元)

100+150)-120×2=10(元)所以,虧損10元。

5樓:網友

進價:120÷(1+20%)+120÷(1-20%)=120÷

250(元)

售價120+120=240(元)

240<250則虧了。

商場同時賣出兩件商品,售價都是240元,但其中一件賺了20%,另一件虧了20%,商場賣出的兩件商品虧還是賺

6樓:簡單說金融

虧了,因為成本為 240 ÷ 1 + 20%) 240 ÷ 1-20%)=200+300=500元實際賣出240+240=480元,虧損500-480=20元。

1. **是指由各種店鋪聚集而成的市場,是面積大、商品齊全的大型店鋪。 例如,廖仲愷關於禁止設立商團聯防指揮部的通知:「在各口岸設立商團,本來就是自衛商場。

2. 商品是為銷售而生產的勞動的結果,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恩格斯對此作了科學總結:

商品「首先是私人產品。但是,只有當這些私人產品不是為自己消費,而是為他人消費,即為社會消費而生產時,它們才能成為商品; 他們通過交換進入社會消費」。 在會計上,商品是指商品流通企業購買或加工、驗收、入庫銷售的各種商品。

人民教育版的必修政治書中的定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 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3. 商品的定義:有三種不同的定義:

1. 商品是指具有一定使用價值,有價**的勞動產品。2、商品是滿足人們一定需要並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3. 商品是指已經進行交換而未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產品。

4. 商品是可以與他人交換的財產。換句話說,商品是擁有所有權並且可以與他人交換的財富。

因此,與所有財產一樣,商品也具有兩個價值屬性,即商品相對於人們需求的財富價值和相對於人們支付的**的財產價值。顯然,商品的財產價值不是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其所有權的價值。一旦所有權消失,商品的財產價值將不復存在。

商品的財富價值是相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價值。事物的滿足價值取決於人們對它的需求。需求越大,其滿足值越大,反之亦然。

因此,人們對商品的需求越大,商品的財富價值就越大,反之,財富價值越小。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的財富價值和財富的多少並不是乙個概念。財富的多少反映了商品的單位數量,財富價值是指商品相對於人們需求的滿足價值。

當然,單位商品的財富價值和數量越大,財富總價值就越大。

7樓:新野旁觀者

是虧了成本是240÷(1+20%)+240÷(1-20%)=200+300

500元。實際賣了240+240=480元。

虧了500-480=20元。

8樓:青春的旋律

賺了百分之20的,那賺的錢就是240*

賠了百分之20的,那先算出成本價240/(,300-240=60,這件商品等於賠了60

乙個賺了48,乙個虧了60,綜合起來還是賠了。

9樓:

第一件進價=240/(1+20%)=200,賺了40元。

第二件進價=240/(1-20%)=300,虧了60元。

所以虧了。

商店同時**兩件商品都是180元

10樓:翟沛崔長娟

兩件商品的賣價=180+180=360元。

賺20℅的商含慎品租嘩的進價=180÷(1+20℅)=150元。

虧本弊老行20℅的商品的進價=180÷(1-20℅)=225元。

兩件商品的進價=150+225=375元。

360﹤375, 375-360=15元。

答:這個超市賣這兩件商品虧本了,虧了15元。

商場以同樣的**賣出兩件上衣,其中一件賺了1/5,另一件虧了1/5。商場售出的這

11樓:屠潤貿定

b.虧5元咐老。

賺的那件原價:60÷(1+搏簡耐基春1/5)=50(元)亐的那件原價:60÷(1-1/5)=75(元)75+50-60-60=5(元)

百貨商店同時賣出兩件商品一件300元賺了兩成

12樓:孛昌甕夢槐

300/(1+20%)=250元 賺錢商品成罩迅本價 按300元賣每件賺50元。

300/(1-20%=375元 賠錢商品成本價 按絕悶辯300元賣每件賠75元。

商店同時出並缺售兩件商品虧本25元。

希望能夠幫。

商店以每件150元的**賣出兩件不同的商品,一件降價20%銷售

13樓:封望張廖雁露

賺的錢數:

50(元)虧的錢數:弊高。

75(元)因為75元>50元,所以商店虧了,陵卜李。

75-50=25(元尺遲).

答:這個商店虧了,虧了25元.

一商店以每件150元的**賣出兩件不同的商品

14樓:巢甫豆傑

設第一件衣服的臘頃進價為x,依題意得:x(1+25%)=150,解得:x=120,所以賺了解150-120=30元;

設第二件衣服的進亂並價為y,依題輪陪陸意得:y(1-25%)=150,解得:y=200,所以賠了200-150=50元,所以兩件衣服一共賠了20元.

故選b.

商場以120的相同****了兩件衣服,一件賺了四分之一,虧了四分之一,商場**這兩

15樓:楊靜

賺了1/4的衣服原價=120/(1+1/4)=96,賺了24;

虧了1/4的衣服原價=120/(1-1/4)=160,虧了40;

總計虧了40-24=16。

某店同時賣出兩件商品,每件售價皆為三十元

30 30 30 6 5 30 4 5 60 25 37.5 60 62.5 2.5 元 所以,這家商店賣這兩件商品是虧了,虧了2.5元。ps 這種題都有陷阱,一般不是不賺不虧,多數是虧了。第一件 30乘五分之一 6元 第二件 30乘五分之一 6元 第一件賺了6元第二件虧了6元,那麼就是不賺不虧 五...

去農村集上賣5元一件10元一件15元兩件的童裝可以

恩,事實上是可以的,不過轉場的頻率要高些,一般的話一個集市最多能賣兩天,一個月的話最多去一次就好,農村集市就是這樣,貪新鮮,便宜實惠的商品還是可以賣的。誰幫想一下,5元10元15元20元擺地攤童裝廣告詞呢,有沒有免費的錄音 我勸你自己錄音,自己說,因為現在都在放那些標準的錄音,沒有誠意,自己錄,說的...

背心一件十元兩件十五元現在有一百元最多能買多少件還剩多

按照15元兩件來算,100元可以買到12件,然後還剩下10元,那10元可以買一件,所以就是最多可以買十三件。背心醫院一件十元兩件15元現在有100元最多能買多少件,可以買13件,還剩3.3元 這個總共可以買13件,因為十五買兩件九十元就可以買十二件剩下十元還可以買一件,所以總共可以買十三件。最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