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021-05-12 12:58:04 字數 5635 閱讀 2533

1樓:欲家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在早期教育中起著學校和社會教育難以起到的作用。如果學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援和配合,即使學校再努力,也是難以起到應有的教育實效。本文就目前如何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略陳管見,並以此就教於同行!

一、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21世紀的今天,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不能與學校德育工作協調一致,對子女百依百順,嬌生慣養。主要存在問題有以下兩大方面:

(一)養不教或養教失調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質生活、衣食住行自己責無旁貸。只要能滿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質需求,就算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只要給孩子交了費,把孩子送進了學堂,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義務。在這種觀念支配下,他們要麼只注意對孩子物質生活的照顧,而忽視孩子的學業品德,把教育的任務全部推給學校;要麼是對孩子的事情不熱心,只顧忙自己的事;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愛理不理,不和孩子交流,對孩子的學習不給予督促,更談不上幫助。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當

教育方法不當的幾種型別:

1.溺愛型 他們由於「望子成龍」心切,不注重養成教育,過分溺愛子女,明知孩子犯了錯誤,也不批評教育。更有甚者,許多年輕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全部精力用於學習,把愛無限地傾灑在孩子身上,他們對日常生活大包大攬,把孩子置於「保險櫃」裡,生活在「安全圈」裡,殊不知,正是這種關心和保護,養成子女挑吃、揀穿,害怕吃苦等不良品德。

並且由於平時過多保護,盲目贊同,使孩子形成蠻不講理、過度自我和攻擊的心理,缺少互助友愛的團隊精神和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

2.過多幹涉型 這種型別的家長不瞭解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徵,處處以**標準要求他們。在對待孩子學習上,不是耐心引導,而是動輒呵斥、打罵,使孩子精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結果窒息了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

一些性格敦厚而內向的孩子因極大的心理壓力而憂鬱寡歡,惶惶不可終日,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引起多種疾病發生。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家長那凶暴的形象和粗俗的語言使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從而自卑自棄,或犟拗抗爭,或破罐破摔。

3.期望過高型 這種型別的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不能客觀地分析及孩子智力的差異,基礎的好壞,而單純以考試分數來確定孩子的優劣。一旦孩子達不到目標或出現錯誤,有的家長動輒打罵,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說謊、作弊、自卑、怯懦隨之產生。

在棍棒的施壓下,有的學生為了得到家長的表揚、肯定,平時虛報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考試時則投機取巧,有的塗改成績單或乾脆撕掉成績冊。家長只顧分數的高低,忽視孩子的個性發展,使子女整天為學習過度焦慮、恐慌,失敗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們學習的慾望,反而會使他們失去信心與意志。

由於家長教育孩子方式不當,給學校德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增添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勢在必行。

二、改變家庭教育現狀、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雙向協調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兩個教育者 ——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以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因此, 要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須加強家、校的雙向協調。

學校只要在教育活動中與家長們建立資訊溝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現「雙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異,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終收效甚微」的現象。利用家長座談會向家長介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與學生健康專長的密切關係。同時也使家長明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使家長在思想上真正與學校取得共知,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工作。

同時還發揮學生自身的作用,通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把對子女的愛融入到對學校的德育工作中。

(二)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個體指導

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還必須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個體指導。應該承認,目前大部分家長的整體文化水平是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也相應增強了,但作為個體的家長之間,還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有些家長的文化水平還比較低,缺乏教育的專業知識和理論修養,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為此,學校要明確自己肩負的重任,要不遺餘力,想方設法,尋找和利用一切可行機會,諸如,請學生家長進學校聽專家、學者的家庭教育報告,利用家訪的有利時機對學生家長進行個體指導,介紹家庭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或同家長一起總結教育孩子的經驗教訓,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同時,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群體指導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從而使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補充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三)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首先,要理智地對孩子施愛。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要求家長們對愛的程度作這樣的理解:「正如奎寧一樣,正如食物一樣,愛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

」超過一定份量就成了溺愛,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的愛要是理智的,孩子有缺點錯誤要及時教育改正,不遷就、不縱容更不能護短,否則對孩子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其次,要重視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說明孩子的習慣要及早養成。20世紀40年代,葉聖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理念,家庭教育更應秉承這種理念,首先應該把教育的著力點放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上,家長應把握住孩子可塑性最大的幼年時期培養各種良好習慣,習慣培養得好,就為孩子夯實了做人、成才的基礎,這比教孩子識字、數數重要得多。

再則,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都認為只有培養子女上大學才有出息,於是他們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非讓孩子考上大學才稱心如意。俗話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各類有用人才,改革開放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在這種背景下,父母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志向,幫孩子選擇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使孩子願意、並努力為之奮鬥,獲得立足社會的真才實學才是最根本的。

如何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樓:夏末的晨曦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在早期教育中起著學校和社會教育難以起到的作用。如果學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援和配合,即使學校再努力,也是難以起到應有的教育實效。本文就目前如何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略陳管見,並以此就教於同行!

一、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21世紀的今天,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不能與學校德育工作協調一致,對子女百依百順,嬌生慣養。主要存在問題有以下兩大方面:

(一)養不教或養教失調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質生活、衣食住行自己責無旁貸。只要能滿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質需求,就算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只要給孩子交了費,把孩子送進了學堂,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義務。在這種觀念支配下,他們要麼只注意對孩子物質生活的照顧,而忽視孩子的學業品德,把教育的任務全部推給學校;要麼是對孩子的事情不熱心,只顧忙自己的事;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愛理不理,不和孩子交流,對孩子的學習不給予督促,更談不上幫助。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當

教育方法不當的幾種型別:

1.溺愛型 他們由於「望子成龍」心切,不注重養成教育,過分溺愛子女,明知孩子犯了錯誤,也不批評教育。更有甚者,許多年輕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全部精力用於學習,把愛無限地傾灑在孩子身上,他們對日常生活大包大攬,把孩子置於「保險櫃」裡,生活在「安全圈」裡,殊不知,正是這種關心和保護,養成子女挑吃、揀穿,害怕吃苦等不良品德。

並且由於平時過多保護,盲目贊同,使孩子形成蠻不講理、過度自我和攻擊的心理,缺少互助友愛的團隊精神和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

2.過多幹涉型 這種型別的家長不瞭解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徵,處處以**標準要求他們。在對待孩子學習上,不是耐心引導,而是動輒呵斥、打罵,使孩子精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結果窒息了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

一些性格敦厚而內向的孩子因極大的心理壓力而憂鬱寡歡,惶惶不可終日,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引起多種疾病發生。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家長那凶暴的形象和粗俗的語言使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從而自卑自棄,或犟拗抗爭,或破罐破摔。

3.期望過高型 這種型別的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不能客觀地分析及孩子智力的差異,基礎的好壞,而單純以考試分數來確定孩子的優劣。一旦孩子達不到目標或出現錯誤,有的家長動輒打罵,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說謊、作弊、自卑、怯懦隨之產生。

在棍棒的施壓下,有的學生為了得到家長的表揚、肯定,平時虛報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考試時則投機取巧,有的塗改成績單或乾脆撕掉成績冊。家長只顧分數的高低,忽視孩子的個性發展,使子女整天為學習過度焦慮、恐慌,失敗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們學習的慾望,反而會使他們失去信心與意志。

由於家長教育孩子方式不當,給學校德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增添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勢在必行。

二、改變家庭教育現狀、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雙向協調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兩個教育者 ——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以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因此, 要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須加強家、校的雙向協調。

學校只要在教育活動中與家長們建立資訊溝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現「雙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異,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終收效甚微」的現象。利用家長座談會向家長介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與學生健康專長的密切關係。同時也使家長明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使家長在思想上真正與學校取得共知,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工作。

同時還發揮學生自身的作用,通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把對子女的愛融入到對學校的德育工作中。

(二)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個體指導

發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還必須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個體指導。應該承認,目前大部分家長的整體文化水平是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也相應增強了,但作為個體的家長之間,還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有些家長的文化水平還比較低,缺乏教育的專業知識和理論修養,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為此,學校要明確自己肩負的重任,要不遺餘力,想方設法,尋找和利用一切可行機會,諸如,請學生家長進學校聽專家、學者的家庭教育報告,利用家訪的有利時機對學生家長進行個體指導,介紹家庭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或同家長一起總結教育孩子的經驗教訓,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同時,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群體指導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從而使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補充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三)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首先,要理智地對孩子施愛。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要求家長們對愛的程度作這樣的理解:「正如奎寧一樣,正如食物一樣,愛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

」超過一定份量就成了溺愛,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的愛要是理智的,孩子有缺點錯誤要及時教育改正,不遷就、不縱容更不能護短,否則對孩子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其次,要重視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說明孩子的習慣要及早養成。20世紀40年代,葉聖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理念,家庭教育更應秉承這種理念,首先應該把教育的著力點放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上,家長應把握住孩子可塑性最大的幼年時期培養各種良好習慣,習慣培養得好,就為孩子夯實了做人、成才的基礎,這比教孩子識字、數數重要得多。

再則,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都認為只有培養子女上大學才有出息,於是他們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非讓孩子考上大學才稱心如意。俗話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各類有用人才,改革開放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在這種背景下,父母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志向,幫孩子選擇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使孩子願意、並努力為之奮鬥,獲得立足社會的真才實學才是最根本的。

如何理解學校德育工作,如何理解德育過程的本質

中共 頒佈的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指出 學校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主動推進素質教育,把教書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科學規劃不同年齡學生及學習階段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加強校紀 校風建設,要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

家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區別,家庭德育和家庭教育的區別

教育的總目的是育人,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現代人。在此前提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很多區別的。作為家長,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在教育內容上兩種教育的側重點各不相同。育人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同型別的教育在內容上有著各自的側重點。學校作為社會育人的職業化場所,主要的側重點在於政治教育 社會道德規...

當今家庭教育的啟示有哪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家庭教育的啟示有哪些?當今家庭教育的啟示,首先應該教育孩子怎樣做人,然後才能教育,他今後的人生怎樣做?當今的家庭教育目前來看更加依仗家長的重視和關心 當今家庭教育的啟示有哪些?家庭教育過於片面,看重這個文化課成績嗯,有時候忽略了孩子的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以後的話應該真的是孩子是往素質全方面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