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措施有哪些

2021-03-19 18:27:13 字數 5618 閱讀 4769

1樓:a山巔之最

幼兒教育的關鍵不在於孩子掌握多少知識,而在於幼兒是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它的重要性已為幼教工作者所認可。

眾所周知,

人的良好行為習慣萌發於幼兒時期,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

從小開始培養,

易形成好習慣,

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所說:

「人類的動作十分之**

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但是習慣不是一律,有好有壞。習慣養的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的不好,則終身受其害。

」因此,幼兒教

育要特別重視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總結我的教學實踐,有如下幾種方法:

1 示範引領法

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單純的說教是行不通的,要讓孩子知道做什麼,看到怎麼做,孩子才會有正確的行為。因為幼兒期的孩子處於好動、好模仿的時期,觀察、模仿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在學校中,教師就是孩子行為的榜樣。

在孩子的心中,教師的地位是最高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獲取各種資訊和正負面的影響。經常會聽到孩子們模仿老師的動作語言。可見,幼兒把教師當作自己最直接的學習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深刻影響。

家長經常戲笑說:

「幼兒教師

在孩子心目中是神」

。教師為了發揮自己的示範引領作用,就要時

時處處都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樹立正確榜樣,在積極的師幼互動中促進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新入園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

但模仿能力強,

我們通過正面示範情感引導,

讓幼兒看清自理的正確方法,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瞭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後讓幼兒去模仿、練習。比如說整理文具,教師先引領學生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便能掌握整理文具的基本方法。

2 實踐鍛鍊法

行為形成來自實踐,實踐活動是幼兒習慣形成的關鍵。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他的交往、遊戲、勞動等活動,都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契機。通過實踐鍛鍊,讓幼兒獲得「該如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並在實踐生活中不斷地聯絡、強化,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

例如「學做自己的事情,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

,是《課程指南》生活課程所要求的幼兒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怎樣把這一要求轉化為幼兒的行為呢?我們可以為幼兒創設不同的活動環境,激發幼兒的活動慾望,從而促進幼兒生活實踐能力的發展。

建立幼兒專用遊戲室,在遊戲室中,有專供娃娃睡覺、穿**服、摺疊被子的臥室;有招待客人、打**、剪貼生活用品、製作果盤糖果的客廳;也有切切、洗洗、燒燒、煮煮的廚房間„„孩子們在遊戲活動中積極、自主地活動,有的幼兒乖乖地當起了「爸爸、媽媽」,平時在家裡只有爸爸媽媽才去做的事情,他們也能完成,平時在家嬌寵慣了的「孩子」也能聽從爸爸媽媽的話去完成一定的任務。在這樣的生活實踐活動中,幼兒明確了應該如何去做,正確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貫穿於幼兒生活之中,滲透在各種日常遊戲、

活動裡,

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

理解、接受,逐步轉化為幼兒自覺的情感態度和行為模式。

3 賞識評價法

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

幼兒還沒有完全掌握自我評價的內部標準,他們常常是通過**的評價獲得對我的肯定或否定,並以此來界定自己、調整自己、發展自己。因此,教師、家長的評價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正確而積極的評價可使幼兒從中不斷地產生進取的慾望和向上的動力。

反之,主觀籠統,有失公正的評價,常常會使幼兒喪失前進的勇氣和向上的信心。因此教師和家長要積極、正確的運用好評價,讓幼兒在肯定、讚許、鼓勵和期望中,不斷改正過失,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如幼兒行為正確**價

「你幫小弟弟穿衣服,

真會關心人」

、「小臉洗得這麼幹淨,真是講衛生的好孩子」等,會強烈的增強幼兒的自尊與自信。而幼兒有過失行為時,教師給予關心與期望的評價,「大家都喜歡講衛生的好孩子,

我們一起把雪糕皮扔進垃圾箱」

、「你不要爭搶玩具,要有謙有讓,小朋友才願意和你玩」等。

4 家校聯合法

幼兒的行為需要長期的、系統的、協調一致的教育。幼兒的生活空間是學校與家庭,要想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在校教一樣,在家另一樣。家庭與學校必須聯合起來,共同教育。

只要家園密切的配合,擰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對幼兒產生強大的影響,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反之,也會對幼兒園教育產生抵消作用。教師要重視與家庭教育的配合,利用定期開辦的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問卷調查等活動,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家長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共同為幼兒建立一個和諧、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學習環境,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鞏固,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幼兒園、家庭、社會,都要努力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於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氛圍,使幼兒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逐步養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為一生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應培養幼兒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2樓:free思戀不是病

幼兒園應該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如下:培養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培養幼兒文明禮貌的行為、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健康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社會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能努力做到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環境培養與周圍環境的親近感,並在與自然的接觸中培養對各種事物、現 象的興趣與關心;周圍環境與自身的關聯中,進行發現與思考,並將其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對周圍事象進行考察、思考、學習,豐富對事物性質、數量、文字等的感覺。

語言使兒童體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時的快樂;學會傾聽別人的語言及談話,儘量說出自己所經歷的、所思考的事,體會相互交流的樂趣;在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語言的同時,多接觸***與故事書等,並要經常與老師、小朋友相互交流。

表達培養對各種美好事物豐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東西,並體會其中的樂趣;培養對生活的形象思維,並感受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科學包括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問題;能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樓:匿名使用者

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是指在幼兒生活方面所表現出比較穩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

(1)衛生習慣:在一日生活中,盥洗活動始終貫穿其中,使用的頻率最多,一天高達7-8次,入園、入廁、喝水、吃飯等都要洗手。教師是否關注培養幼兒認真洗淨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洗手過程中,有時候幼兒會浪費水,教師是否能注意培養幼兒有節約用水的習慣等,其蘊含著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契機。

(2)飲食習慣:午餐後幼兒漱口較馬虎,只是機械完成任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必備的生活經驗,對幼兒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3)睡眠起居習慣:早上自己起床,晚上按時睡覺。

(4)與個人生活有關的行為習慣等。愛不能代替教育,嚴格要求是愛的體現。所以家長對於孩子要嚴愛有度、嚴愛結合,要有原則性,而不是放縱無度。

家長要密切、主動地配合班主任教師實施教育計劃,創造條件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互促進,鞏固教育成果。如: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上的要求,要家園一致,培養其良好的習慣。

家長要多到幼兒園與班任教師,主動溝通,不但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把幼兒在家的表現如實地反映給老師,共同協調配合,針對孩子的優缺點,及時給予表揚或糾正。

4樓:匿名使用者

一、一日生活環節中滲透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5樓:藍藍的天空

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尊敬老師和長輩

團結同學

6樓:熱心網友

你是說有的幼兒園不這樣做的嗎,應該現在幼兒園都好啊

7樓:匿名使用者

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養成好的睡眠習慣和飲食習慣及衛生習慣:

1、養成自己生活自理的好習慣,比如:刷牙、洗臉、自己穿衣、穿鞋、飯前便後洗手、外出進門換鞋洗手、自己盛飯、自己洗碗等生活自理能力。

2、在他能坐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孩子規規矩矩坐著吃飯的好習慣。並在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不要給他們看電視、或邊吃飯邊玩玩具。

3、從小就要教孩子,東西哪兒拿的,就放哪兒。而且一直要堅持,不能鬆解。讓他意識裡就形成好的習慣。知道東西用完,玩完以後,是必須放回原處的。

4、待人有禮貌,懂得分享。不隨手亂扔廢棄物

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1、行動不粗魯,言語不粗俗。

「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為一名現代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對別人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說話雖然不帶髒字,但說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

因此家長在教養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2、不亂翻亂拿別人的東西。

有一些小學的老師曾經在聊天中提及,自己班裡有些孩子會有亂翻別人東西的習慣,同學的書包、課本、老師講臺上的作業本經常被翻得很亂,甚至錢包也會不翼而飛,多次教育總是無效。

這便是習慣成自然的緣故。當孩子第一次亂翻家長東西的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制止並進行教導,即便他當時只有兩三歲。每一個行為習慣都是日積月累的過程,經常亂翻家人的東西成為了習慣,日後就很難再改了。

3、用完東西放回原處。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自家孩子總是把書和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家裡顯得特別凌亂,每天都要不停地收拾。

生活細節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對自己物品的管理,讓自己生活的環境整潔有序,這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做事有頭有尾的好習慣。

4、先到先得原則。

對於學齡前孩子而言,小朋友之間的相處就是他們最大的交際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相同的愛好,比如幼兒園的同一款玩具、書店的同一本圖書、遊樂場的同一架鞦韆。

讓孩子明白誰先拿到誰先玩兒的原則,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秩序感,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並逐步建構起自律的品質和智慧。對於孩子而言,規則保障了他最大的自由;對於未來的社會而言,他們將會是社會秩序的自覺維護者和執行者。

5、不打斷別人的話。

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不管是誰,自己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一嘴插進來,這種感覺都不會太好。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傾聽和表達的一個平衡點,要讓孩子明白,當他想要表達意見的時候,最好先讓別人把話說完。這樣既是做人的基本禮貌,也是讓別人認真聽他說話的關鍵。

6、做錯事情要道歉。

孩子犯錯後,家長不可聽之任之,要讓孩子明白,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才是受歡迎的。

很多學齡前的孩子不會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懂得是非觀念,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家長應耐心告訴孩子為什麼錯了、錯在**、需要如何做才是正確的。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道歉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但孩子有可能因為害怕承擔後果而不敢承認錯誤,這時候,家長應鼓勵孩子知錯就改,給予孩子安全感,避免讓孩子對道歉產生畏懼感。

如何培養小學英語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一 培養 準確模仿 的習慣 這是小學英語教學最關鍵的一步。啟蒙英語的學習主要依靠模仿,模仿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發音的質量。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中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有效調控全體學生的學習情緒,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切實把握語音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教師需及時提醒學生觀察教師示範...

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高中生,如何培養做作業的良好習慣 如何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有機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2.優化環境,家校同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3.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中學是學習成長非常關鍵的 如何培...

從小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有多重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究竟有多重要

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幫助孩子,讓孩子讓成好的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朋友們應該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小孩子是很愛模仿大人的。良好的習慣必然在有意識的訓練中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的形成,這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的根本區別。要培養一個好習慣,首先必須要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