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021-03-19 18:27:13 字數 5885 閱讀 9740

1樓:神劍節埔

我們老師和家長也面對這樣一個難題:有些孩子學習不主動、欠缺自覺性,自我約束力差,導致學習成績不如意。學習不主動是孩子的通病,也是多數家長最頭疼的事情。

家長到底怎麼做孩子才會主動學習呢? 三月十六日下午,聽取了專家關於《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快樂成長》講座很受啟發,就目前孩子在學習和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做了透徹的分析和引導,對我們老師和家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受益非淺,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孩子不主動學習原因有好多 (1)不良的個性與習慣養成; (2)學習目的不明確; (3)在學習上怕吃苦怕受累,缺乏毅力; (4)對學習沒有信心,有自卑感。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太主動,凡事包辦代替,過度「操心」,不給孩子主動打理的機會,家長的「越俎代庖」,導致了孩子的依賴性,

要想培養孩子自主性和能動性,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我們家長需做到以下幾點: 1.要分析原因 多和孩子交流,才能夠了解孩子本身不聽話、不自覺學習的原因。

同時,也應分析有沒有家長方面的原因,如家長教子不得法,簡單粗暴。家長應耐心啟發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能夠對自己學習和行為習慣做出評價,自己思考和說出這些問題。 2.

轉變觀念,適度放手,讓孩子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 有位教育家說過:「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隻手」。意思就是說父母對孩子不要包辦的太多,要放開一隻手,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也就是說,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辦代替,也不能完全放開,放任自流。

在許多問題上,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增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長久堅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3、培養孩子養成預習新課和複習舊知的習慣 預習新課是學生學習的前奏,也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一種方法。

複習舊知是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沒有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瞭解重、難點在**,帶著疑問上課。

所以,家長要經常在家教育孩子按時做好預習和複習。指導孩子在預習時,對於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要動手查閱字典,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在課本上標出記號,以便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加以解決或向老師請教;在複習時家長要幫助孩子將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整理,抓住重點,有計劃地進行復習,遇到不懂得問題要問,直至理解掌握為止,使所學知識得以反覆鞏固而保持長期的記憶。 4、注重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及認真檢查的習慣 家長平時要重視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幫助孩子在家有計劃的學習,誘導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精力認真做好知識的預習和複習,並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等。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形成一種時間定向,從而養成屆時就能去主動學習的習慣。為此,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學習環境,使孩子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對孩子在學習中出現的與學習無關的動作和言語,家長要及時予以提醒和糾正,以防養成精力分散,做事心不在焉的壞習慣。教育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精力專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幫助孩子學會控制干擾,提高他們高度的專注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學會學習。 5. 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引導孩子明確奮鬥目標 這個暑假,要引導孩子考慮,新的學年、下學期怎麼辦?

要有自己的具體奮鬥目標和學習計劃,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想一想,自己怎樣自覺學習,而不是靠家長的督促。孩子主動實施,家長做監督,欣賞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久而久之,好習慣就可以形成了。 6.

與孩子談理想 要多多和孩子談談理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長大後做什麼?你崇拜誰?

如果一個孩子從來不想這些問題,他的學習動力從何而來?他活著又為了什麼? 7.

縱向對比樹自信 當孩子信心不足的時候,家長要指導孩子縱向對比,自己跟自己比。這時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家長要幫助學生找到這樣的一種感覺:我有進步,我能行,我永遠不鬆懈。

比如單元測試的分數不理想時,家長不要批評,要多鼓勵:「一兩次考試說明不了什麼」,並指導學生不為分數而學習,抱著每天獲取一些新知識的態度聽課,慢慢找適合的學習方法.

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受益終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人的許多習慣都在早年形成(也包括壞習慣),而家長要調查孩子自身的表現、自身的特點,視具體情況,循序漸進的培養,持續穩定地發展,久而久之才會見到成效。 每一位老師都期待桃李滿天下,每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如何讓我們共同的夙願變成現實,變成孩子的自覺行動,這就需要引導得法,並能夠落實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樓:昂立教育

學習成績的好壞和我們的學習習慣有很大的聯絡,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牢牢的掌握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對提高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一、站在系統的高度把握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於跟著老師一節一節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在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瞭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麼內容,都要問為什麼,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範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麼事都要有求知慾,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三、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絡,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展。

初中學習習慣對我們思考問題有很大的影響,學習的重點應該是能夠學會思考,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這樣才能讓學習變得越來越輕鬆。

3樓:天上飛

1、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首先要讓孩子做事情不拖沓,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我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會教孩子做時間計劃,家長在孩子寫作業前可以先預估一下孩子寫作業要花多長時間。

如果一個小時可以做完,家長可以幫孩子設定時間,要求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不拖沓的習慣,儘早把學校的作業完成,才能學有餘力地去拓展課外的知識。

如果孩子拖沓的話,家長會很辛苦,而且一個拖沓的孩子,肯定不止在學習上拖沓,在生活上也會很拖沓。比如早上起床,媽媽叫很多次都起不來,穿衣服、吃飯也是半天都完不成。生活習慣一定會影響學習習慣。

這是一個時間觀念,從三年級開始,甚至一二年級就可以開始培養了,先抓孩子的生活習慣,比如早上起床,一定不能拖,該什麼時候起床就什麼時候起床,然後慢慢地從生活習慣再擴充套件到孩子的學習習慣。

2、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

其次,一定要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發現,99%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他們一定是上課走神,老師講的重點他們不會聽,當老師講些輕鬆的、笑話之類的內容做引入時,他們就光去聽笑話了。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非常重要,建議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把他桌子上的玩具等跟寫作業沒有關係的東西都清空,只放他這一門學科所需要的東西。

另外,在孩子寫作業前,讓他把吃零食、上廁所這些事情都完成。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不要打擾他,也一定不能在外面看電視,家長最好也在一旁處於學習的狀態,比如可以在另一間房看書、看報等,也可以在旁邊一邊看書一邊陪著孩子做作業。

如果孩子能夠在

一、二年級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集中注意力,那麼,孩子到了三年級就可以把這些習慣給固定好和訓練好,到了

四、五年級,孩子就會自主地學習了,家長也不用多操心了。

4樓:左手半夏右手花

時間規劃,早睡早起,養成良好作息,課堂保持高效,思路跟著老師走,養成午休的習慣,即使只有半小時,也能讓你整個下午充滿活力,制定目標,要有一個理想大學,併為之奮鬥。

見賢思齊,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近朱者赤, 敢於、善於請教老師,有問題就問,不要羞澀,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健康是堅持學習的資本, 要善於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有興趣才會有動力。

積累語言材料, 大量閱讀課外讀物,積累寫作素材,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做積累是根本,積累應試知識,瞭解出題方向, 文言文重點詞彙積累, 整理錯題集,找到可以接受的型別題、對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提高的辦法。

積累範文美句,每天練字,一手好字能決定你作文的分值範圍,學過的東西不能丟了,比如每天堅持=打卡單詞詞語,那麼第二天學習新知識之前先複習下前面學過的,要每天都複習, 勤查字典和語法書, 多做試題翻譯,嘗試把試卷上的文章翻譯下來,多做聽力訓練,增強聽說能力。

5樓:匿名使用者

1 良好的學習

習慣 家長在指導中學孩子學習習慣上,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預習的習慣。預習能夠讓孩子聯絡以前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更好地聽老師講解。

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孩子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記筆記並事後整理的習慣。隨著中學課程內容的增多和複雜化,記筆記有助於抓住重點。

如果因時間限制,當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麼課後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鍊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所以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3.課後複習的習慣。複習的目的是「溫故而知新」。

複習要與遺忘作鬥爭,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即先快後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後就較緩慢。因此,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複習,加以強化,並養成習慣。

4.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家長幫助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

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也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使他能在你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讓他嚐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

5.及時改錯的習慣。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

隨時改正自己練習本、試卷上面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彙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6.認真書寫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孩子和家長不重視書寫,認為它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的素質的評價,卷面就是學生呈現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此來打「印象分」。從另一個方面看;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願好好寫的孩子,很難做好別的事情。

因此,重視並及早提出對孩子書寫方面的要求,不僅能提高書寫質量,得到眾多良好評價,而且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7.認真觀察、思索的習慣。進人中學後,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具備觀察力。

語文的寫作訓練就不用說了;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學生對自然界數量關係與圖形關係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演示都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學生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這些觀察要求學生不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徵,還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於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

家長要引導孩子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觀察,經常向孩子提出問題並與之討論,促使他去觀察思索,並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8.積極閱讀、寫作的習慣。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應鼓勵孩子在反覆閱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課外的知識和資訊,養成積極閱讀的習慣。

家長要為他們的閱讀創造物質條件,積極購買有關書籍和訂報刊雜誌。讀和寫是互相促進的,寫作過程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在養成觀察、思索、閱讀習慣的同時,要養成勤於寫作的習慣。

家長可要求孩子勤寫讀書筆記、讀後感、觀後感和日記。

9.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

東西存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做作業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就低。

另外,還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

要一步一步來,爭取都能做到,勤思勤習,會好的。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

學習分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相較於被老師 家長等逼著去學習,自願主動地去學習效果更好。而且學習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提倡自主學習。要做到自主學習,要做好以下幾點 1 培養興趣。人們總說培養興趣,但是培養興趣往往是較難的,但是興趣是在做的過程中被激發的,而不是想出來的。比如學習中,因為解出了難題,獲得...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的學習,是每一位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而教育 引導孩子學會學習,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家長,要想有效地指導孩子的學習,除了積極地配合學校教育外,還應當做好為孩子創造必要的家庭教育環境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掌握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方法。1 愛孩子,從賞識開始 我...

如何教育孩子自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愛學習?

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無論是旁觀者也好,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下面介紹下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智慧家長教你這樣做。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 不能慣著孩子 提前給予孩子 在社會生存的能力 以及優秀的綜合素質 你今天慣著他一點 將來社會沒人慣著他 那他就完了 慣子如殺子 這句話在任何時候 都是 顛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