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傳播學的教育傳播環境的優化,教育傳播學的教育傳播環境

2021-05-30 10:01:52 字數 4166 閱讀 2995

1樓:手機使用者

一、 精心設計各種教育傳播場所和設施

要做好精心設計各種教育傳播場所和設施這項工作,應當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 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2、 要符合學校衛生學的要求

3、 要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已有優勢

二、 認真篩選各種社會資訊,實現資訊優控

要消除資訊汙染,實現資訊優控,應當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 建立嚴格的審查和把關制度

2、 不斷提高教育者的理論修養和識別香花毒草的能力3、 注重對社會資訊的及時篩選和處理

三、 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校風班風

良好的校風、班風的基本特徵是:勤奮、團結、求實上進、文明、守紀等。應當注意:

1、 遵循平等原則和相容原則

2、 消除自傲、自卑、猜疑、嫉妒等心理障礙3、 加強愛主義和愛校的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有益活動

教育傳播學的教育傳播環境

2樓:百度使用者

教育傳播環境是指圍繞教育傳播活動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傳播系統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全部外部條件的總和。

教育傳播學的教育傳播通道

3樓:kyoya道

教育傳播通道就是教育資訊傳遞的途徑。它由以下幾個要素組成:

1.各種教育**。

2.空氣中的光波、聲波、電磁波。

3.人的感覺器官。

4.處理和傳輸資訊的方式。

教育傳播學相關應用問題

4樓:天使伊洛凝

1.網路教學環境中資訊傳播特點:

1)實時不間斷傳播,包括傳播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信源廣泛,且可以連續不間斷

教育傳播學的研究物件是什麼過程

5樓:砂粒

教育傳播

學的研究物件是整個傳播系統和教育資訊傳播活動的全過程。

教育傳播學是綜合運用傳播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資訊傳播活動的過程與規律,以求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

教育傳播過程,是指教育者截住教育**向受教者傳遞與交換教育資訊的過程。

6樓:匿名使用者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是研究社會資訊系統及其執行規律的科學。傳播學研究傳播過程,即傳者、媒介、受者、傳播內容、傳播效果。

教育傳播學的教育傳播中教師的角色

7樓:灰公子

教育傳播學

把關人就是資訊傳遞線路上有權決定讓哪些資訊通過的人。

教師就是教育流通線路上的主要把關人。在教育傳播過程中,傳什麼?通過什麼渠道?主要是由教師決定的。

在特定的條件下,教學機器也可以成為教師,人們稱它為電子教師。機器成為教師,要具備的一定的條件:1.具有提示作用。

2.具有傳輸機制。3.具有反饋機能。 1.理智型教師。

其特徵是愛好讀書,喜歡獨立思考。 2.意志型教師。其特徵是工作的精確性和組織能力強。

3.情感型教師。其特徵是與學生聯絡密切,能對後進生順利地開展工作。

4.組織型教師。這類教師是真正的多面手,能把各方面的才能融於一身,如注意力的支配合理,良好的記憶,瞭解學生,有預見性,以及創造性的工作態度。

注: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性格特徵,不同的教學風格和對學生的不同影響。 教師的基本任務是,概括地說,就是「教書育人」。

在教育傳播活動中,教師的任務是:實現教育傳播系統的整體目標,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

具體任務是:傳輸知識資訊、教養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傳播技巧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師要實現上述任務,有效地進行教育傳播,應做好下列工作:

1.設計 即制訂方案,包括設定目標、選擇**等。

2.組織 組織好與實現目標有關的材料,以及做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工作。

3.傳輸 在制定的方案的指導下,進行傳播活動,收集、加工、傳遞資訊。

4.評價 對傳播活動進行評價。

教育傳播學的教育傳播中學生的角色

8樓:k笨蛋

(一)接收傳播訊號

1.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

教科書是依照教學大綱編寫的,是學生在教育傳播中獲得知識的主要**,特別是遠距離教學傳播和個人自學傳播,主要是依靠教科書來進行系統學習的。閱讀教學參考書,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

2.認真聽取教師的課堂講授。對於課堂教學傳播,講授是教師利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渠道,它不是簡單重複書本知識,而針對學生的接受程度,對書本知識進行補充與深化,並指導學習方法。

3.視聽其它多種教學傳播**。學生應具備正確的視聽方法、善於從展示的多咱教學**中獲取事物的全部行徵與規律。

4.視聽大眾傳播**

5.親自參與教學實踐和社會活動

(二)進行譯碼工作

1.將訊號轉換為符號 2.將符號解釋為資訊意義

(三)輸出與反饋資訊

學生在接收和進行資訊譯碼期間和之後,伴之會產生一些行為,這些行為所代表的資訊,是一種教育傳播效果的資訊,也稱為教育傳播過程的輸出資訊。若這些資訊的全部或一部分反作用於教學傳播過程,被稱為反饋資訊,它被用於調控教育傳播過程,使教育傳播效果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1.輸出資訊的行為表現

首先是接收傳播訊號時的外顯行為,它表現在:(1)注意力。(2)喜愛程度。

其次是在進行譯碼工作時的外顯行為,表現在:是否認真思考問題,在表情姿態上,有否靜思、點頭、搖頭,或者及時提出不同的見解等等。

最後是資訊譯碼後的效果行為。它表現在:(1)知識的積累。(2)能力的提高。(3)觀點、情感的改變。

2.教師取得教學反饋資訊的方法: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提出問題請學生回答;學生練習與作業;考試。

學生並不是機械,他接收資訊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是主動地接受資訊,甚至是有讚揚生地去接收與理解資訊。

(一)目標性行為

1.接受資訊要按培養目標規定

學生接受資訊,是按照教育方針規定的,在我國現階段,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2.學生傳播行為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主動性行為 (二)主動性行為:學生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

(三)選擇性行為

傳播學者約瑟夫.克拉帕指出,受播者對傳播的資訊內容具有三種選擇性因素:

1.選擇性接受。2.選擇性理解。3.選擇性記憶。

選擇性理解包含四種意義:依習慣來說,人們通常依照某些經驗來接受傳播內容;依心理的調和來說,人是接受合乎於自己本身信念的傳播內容,排斥或歪曲與自己觀念相反的內容;依易得性來說,人們通常喜歡接受容易理解的傳播內容;依效用性來說,人們接受傳播內容,總是能幫助自己解決困難為優先。

選擇性接受、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是普遍存在的,它們是傳播過程中的主要干擾。

(一)生理素質要求

在接收資訊方面,要求學生的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等器官,發育正常。

(二)心理素質要求

1.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加強接收與加工資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培養廣泛的興趣與愛好,廣泛地接受來自各種教育傳播渠道的資訊。

3.集中注意力,保證最重要資訊的輸入與加工。

4.具備良好的觀察與接受事物的能力,充分發揮感覺器官的功能

5.要有積極思維的習慣,使輸入資訊得到及時有效的加工。

(三)知識能力素質要求

1. 社會經驗

2. 基礎知識 3. 動手能力

4. 人際交往能力

(四)思想品德素質要求

1.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2. 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3. 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

4. 尊敬師長,熱愛與團結同學

教育傳播學的課程性質?

9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傳播學是教育與傳播領域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其性質是用傳播理論的觀點和方法來解釋傳播現象,分析教育過程,用教育理論的觀點和方法來解釋傳播現象,分析傳播過程。

10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傳播的課件性質是雙邊性質。

教育傳播學是人類傳播活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選定合適的資訊內容,通過有效的**通道,把知識、技能、思想、觀念等傳送給特定的教育物件的一種活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資訊交流活動。

營銷和傳播學的關係,傳播學與廣告學的關係?

營銷營銷是關於企業如何發現 創造和交付價值以滿足一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同時獲取利潤的學科。營銷學用來辨識未被滿足的需要,定義 量度目標市場的規模和利潤潛力,找到最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細分和適合該細分的市場供給品。營銷經常由企業組織中的一個部門專門負責,這樣其實有利有弊。利在 便於集中受過營銷訓練的群體專...

傳播學的幾種權力,傳播學的資訊交流模式有哪幾種?各自的內容分別是什麼?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 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是研究社會資訊系統及其執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資訊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 傳意學等。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 誰 who 說什麼 what 對誰 whom 說?通過什...

傳播學概論中傳播能力的概念,什麼叫做傳播機制 傳播學概念裡的

傳播學者拉森 larson 傳播能力是指,在給定的際遇裡,交際性地適當 地表現傳內播行為的知識的能力。容 傳播學者斯皮伯格 spitzberg 和庫帕克 cupach 則認為,傳播能力 是指 個人有效地適應不受時間影響的周圍環境的能力。傳播學者薩斯運用社會哲學家米德和布魯默 blumer 的觀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