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與西方法學歷史發展路徑有何不同

2021-03-19 18:19:40 字數 3523 閱讀 2803

1樓:

對不起您這裡提到的西方有些模糊了,西方法律大致分兩種,判例法和成文法即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大陸法系(civil law system)一詞中的「大陸」兩字指歐洲大陸,故又有稱之歐陸法系,這個法系現時主要由歐洲大陸的國家(例如法國、義大利、德國、荷蘭等),

我國屬大陸法系,

我想,中國法律與西方國家的區別在於,1,中國沒有《行政程式法》,2,中國的法律是近幾年新興的西方國家對法律有著更悠久的歷史,3,和對人 權問題,民 主……***,

4,中國的法律仍然有著封建社會奴隸社會的陰影,明確為統治階級服務,

比中西方法學的歷史發展路徑有何差異

2樓:瓦當足足

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

本文通過對中西方法律文化及其所處歷史社會背景的比較研究,主要**了中國的法律文化與西方的法律文化在形成、本位、屬性、倫理、體系、學術、精神,價值等八個方面的差異,細緻的描述了法律淵源、價值精神以及文化屬性、學術體系的基本形成以及內容,揭示了法律文化的差異,衝突及其協調的理論和制度性安排,對這些差異的形成的過程作了詳細的闡述,在每個差異的背後都細緻的介紹了差異的來龍去脈和深層次的原因。最後在第九章又重新回溯到了人,人乃文化的原點和軸心,無論多麼複雜的文化現象都是從人這個原點發散出去的。張中秋先生在本書中不僅系統的論述了兩種文化的差異及背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理論:

一切法律關係都可以而且應當還原為人的關係。不論這些關係表現為何種形態,人最終都是主體和原點。中西方在協調人與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但歸根到底仍是以人為主體和原點,即便是上帝也是人格化的神。

①從本書中我體會到了,要想深刻了解某種文化,不能捨本逐末,而應追根溯源,以人為出發點,才能看到本質,任何忽視人的存在的文化、制度的研究都是膚淺的。 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七章,也是與當今發展聯絡最為密切的一章。本文就以第七章為切入點,來談談中西方的法文化傳統與法治的關係。

在第七章「法的精神:人治與法治」中作者認為中國法的傳統精神是「人治」,而西方法的傳統精神是「法治」。「法治」之法是指具有民主政治背景體現大眾意志的法。

傳統中2 國的法是用以維護封建國家的統治秩序,是以集團為本位,「人治」的色彩越來越濃厚,加之等級和尊卑的分明劃分,使得人民對權威產生恐懼以及對權力開始崇拜,而忽略了對個體權利的追求。而在西方,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日益開拓的眼界,依附著上帝的宗教法就被瓦解了,隨之催生了民主、自由、平等這些具有現代性的精神,總體上說更傾向於個人本位。從法的文化屬性來看,傳統中國的法律文化實質上一種刑事性或者是國家性的法律體系,而西方的法律文化則是具有民事性或者個人性的法律體系。

② 作者認為,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形成法治傳統,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即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官僚體制化。商品經濟是法治的物質根基,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法律制度予以規範化。同時商品經濟孕育了社會契約觀念、政治市場觀念、思想市場觀念、主體意識、權利意識、平等和自由觀念等文化傳統。

但是西方法治的形成絕對不是一個純粹的商品經濟問題,還存在一個不同於商品經濟的文化問題,即人性惡論。古希臘文化中以柏拉圖為代表的人性惡論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始終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在西方國家廣泛流傳這一句名言:

「權力必致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③在西方文化中,相對於人治,法制要更可靠。然而在中國文化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更傾向人性善,強呼叫「禮」來引導和節制人性,由具備「德性」的人進行統治。

最後一個方面是西方較早的官僚體制化是法治制度化的另一個前提。西方早在羅馬帝國時就形成了一套龐大完整的官僚系統,到中世紀晚期民族國家的形成,官僚體制的確立有力的支撐了近代法治的建立。 然而,作者花了大量筆墨去證明中國歷史沒有出現過「法治」,中國的傳統法的精神為「人治」,卻沒有系統論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作者認為中國法的人治精神與中國古代法(以刑法為中心)是同時產生的,即中國法的人治精神的起源是伴隨著刑法的產生而產生的。又論證了人治精神的哲學基礎為人性善論和人性惡論。進而總結出人治在中國是逐漸強化的,而且也沒有其他限制其發展的因素。

中國古代社會之所以沒有形成與西方社會一樣優越的法治傳統,是有其極其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的。作者通過比較中西方兩個社會在政治、社會文化方面的差異,側面介紹了造成中國社會在法治傳統方面表現出與西方社會諸多不同

3 的根本原因。由於中國社會與西方不同的歷史文化發展路徑,才造就和催生了中國社會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但是作者沒有系統論證產生這些差異進而導致「人治」和「法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法傳統的原因。

筆者認為,中國的法傳統之所以為「人治」,除了作者提到了中國的「律學」傳統(以刑法為中心)和儒家文化中人性善論和人性惡論,筆者認為還應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即自然條件、經濟和宗教。 首先,自然條件的差異。中國古代沒有出現「法治」,而西方卻出現了「法治」,跟中國的自然條件有關。

然而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導致在西方普遍存在著城邦社會。古代中國疆域遼闊,加之山川江河阻隔,人們之間不可能有緊密的政治生活,不可能實施主權在民的「直接民主」制度。西方城邦國家地小人少,左右為鄰,相互熟悉,易於實行議會制度,利於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就是城邦的政治主權屬於全城邦的公民,公民們直接參與城邦的治理。為了保障直接民主,即保障有關城邦公民資格的確定,權利與義務的劃分,行政機構的設立,法庭的選任與許可權,繼而產生了憲法。④既然城邦是公民的團體,也必然是民主的集體,人們也必然信奉保護民主的法律制度。

希臘城邦公共政治文化空間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法治理念,表現為自由、平等、正義等理性精神,是城邦公民政治文化的核心與精髓,而在法治理念與精神的薰陶下,城邦公民表現出堅定的法治信仰。⑤簡而言之,城邦的民主政體是法治萌生的體制前提。然而中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民族文化、語言等各個地區差別巨大,難以形成希臘城邦那樣的公民集團。

占人口絕大部分的農民散居在全國各地,加上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很少有經濟往來或文化交流。在如此龐大的國家之內難以形成像希臘城邦那樣的「直接民主」。反之,中國古代的地緣、經濟環境更像是培育**政治的溫床。

為了維持這個龐大國家的運轉,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政治,等級森嚴的**主義政治格局從此長期成為中國整個社會結構的基礎。如此文化傳統中其對於法治的需求是極其微弱的,因為政治就完全可以為其民眾提供一切之所需,只是在另一個價值層面上。即使有那麼一點對於法治價值的呼喚也為強大的政治公權力的壓制所湮滅。

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法治傳統的形成是遙遙無期的。

3樓:青冥劍

差異太大,就像拿石頭去比較斑馬

中國法律與外國法律本質有什麼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執行力!在美國或者英國,法庭宣判或者調解以後,一旦不執行,後果極其嚴重,大陸則除非能找到當事人,否則即便判決,不履行不執行的案例比比皆是。執行力強弱是最根本的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主義法律和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區別.如中美成文法與判例法律制度的區別.如中英

6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外國是與哪國比較,美國?德國?法國?

7樓:鈄靜珊少銳

本質不同就是

一個是中國的,一個是外國的

呵呵,開玩笑哈

提問的朋友,請你明白所謂的外國就是除中國以外的國家這個世界國家很多,每個國家與每個國家法律都有不同不會有個答案說

全國法學專業大學排名有哪些,中國法律系著名的大學有哪些大學最好有排名

1.中國政法大學 中華來人民共和自國教育部直bai屬的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 du勢,文學 zhi史學 哲學 dao經濟學 管理學 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 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專案重點建設,國家首批 雙一流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首批 2011計劃 111...

中國人與西方人思維有哪些不同,中國人與西方人思維究竟有什麼不同?

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說 重要的是沉穩幹練。西方人說 關鍵是公正,不然你越能幹,問題越大兩個人格維度表還反映出了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做事風格。中國人講究人要 沉穩幹練 恆心 毅力 這些都是事業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西方人則十分看重 公正 公平 這並不是說中國人就不講 公平 公正 只不過中國人的 公正 會...

西方藝術與中國的藝術有什麼區別,西方藝術與中國的藝術差異?

1.背景比較 西方當代藝術脫身於現代藝術,20世紀戰爭頻仍,人類遭受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戰爭摧殘,於是催生了 存在的意義的人本主義哲學,加之工業文明的大規模擴張,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於是誕生了現代藝術諸流派及二戰後的後現代藝術諸流派,當代西方藝術基本是屬於後現代藝術範疇的。這裡說的當代藝術是針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