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有哪些

2021-05-20 12:47:41 字數 6803 閱讀 1672

1樓:我是龍的傳人

評價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

「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在春秋末期已經出現。使「無為而治」系統化而成為理論的是《老子》。他們人為統治者的一切作為都會破壞自然秩序,擾亂天下,禍害百姓。

要求統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由發展。「無為而治」的理論根據是「道」,現實依據變「亂」為「治」;「 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是「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具體措施是「勸統治者少干涉」和「使民眾無知無慾」。

一、「無為而治」的思想觀點是什麼

老子首倡「無為」的道家觀點,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世界本源的思想,認為萬物產生於「道」又復歸於「道」,而「道」是永恆的;還認為「道」是普遍法則,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

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講:「無,名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這是老子為「無」和「有」的闡釋立下的原則,也就分別指出了「道」的兩種特性,「無」指「道」無形而不可見,「有」指「道」雖無形而實存。

《道德經》中的「道」,是指宇宙,是本體和萬物的根源;也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人的行為準則,如果這樣理解是否是老子的原意,就須透過「無」和「有」的解說來領悟了。也就是說,只可領悟,而無法言明和講透徹,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故此,歷來的史學家和哲學家,都稱老子的「道」學為玄學,但是「道」學又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無為」思想的內容

要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應該說必須從老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生體驗、哲學觀點、政治主張等等多方面去進行綜合考察和思辨,必須要從《道德經》的五千言字中去品讀和領悟。

老子所闡述的「無為」思想的三層含意:

1、順應自然「不妄為」。「道法自然」,這是「無為」思想的根基,即「有生於無,無生於有」。

2、遵循自然規律去「為之」。老子倡導「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的結尾語,也可以認為是老子在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3、老子著《道德經》所倡導的目的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這是老子按自已的政治主張來設計的治國方法,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統治者而言而著的。

三、現代人應如何對待並運用到企業管理中的態度

***提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和「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和政策,是非常適用於去閱讀老子的《道德經》和辨析他的「無為而治」思想內涵的。這可以說,這是總的指導思路。

同時,應該根據新時代的要求,剔除在小農經濟和封建**基礎上所形成的消極因素,對「無為而治」思想的道德觀念以及其中的管理內容,進行創新思維並賦予時代的內涵。這樣才能使「無為而治」思想在傳統道德觀念和管理思辨上具有生命力與價值,也就能在新時代的企業管理中得以繼承與弘揚,當然這也針對性的,主要是企業的領導層。

綜上所述,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如能辨證地析思,吸精華而於企業管理中還是具有一定「無之以為用」的。

評價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2樓:我是龍的傳人

評價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

「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在春秋末期已經出現。使「無為而治」系統化而成為理論的是《老子》。他們人為統治者的一切作為都會破壞自然秩序,擾亂天下,禍害百姓。

要求統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由發展。「無為而治」的理論根據是「道」,現實依據變「亂」為「治」;「 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是「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具體措施是「勸統治者少干涉」和「使民眾無知無慾」。

一、「無為而治」的思想觀點是什麼

老子首倡「無為」的道家觀點,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世界本源的思想,認為萬物產生於「道」又復歸於「道」,而「道」是永恆的;還認為「道」是普遍法則,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

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講:「無,名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這是老子為「無」和「有」的闡釋立下的原則,也就分別指出了「道」的兩種特性,「無」指「道」無形而不可見,「有」指「道」雖無形而實存。

《道德經》中的「道」,是指宇宙,是本體和萬物的根源;也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人的行為準則,如果這樣理解是否是老子的原意,就須透過「無」和「有」的解說來領悟了。也就是說,只可領悟,而無法言明和講透徹,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故此,歷來的史學家和哲學家,都稱老子的「道」學為玄學,但是「道」學又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無為」思想的內容

要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應該說必須從老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生體驗、哲學觀點、政治主張等等多方面去進行綜合考察和思辨,必須要從《道德經》的五千言字中去品讀和領悟。

老子所闡述的「無為」思想的三層含意:

1、順應自然「不妄為」。「道法自然」,這是「無為」思想的根基,即「有生於無,無生於有」。

2、遵循自然規律去「為之」。老子倡導「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的結尾語,也可以認為是老子在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3、老子著《道德經》所倡導的目的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這是老子按自已的政治主張來設計的治國方法,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統治者而言而著的。

三、現代人應如何對待並運用到企業管理中的態度

***提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和「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和政策,是非常適用於去閱讀老子的《道德經》和辨析他的「無為而治」思想內涵的。這可以說,這是總的指導思路。

同時,應該根據新時代的要求,剔除在小農經濟和封建**基礎上所形成的消極因素,對「無為而治」思想的道德觀念以及其中的管理內容,進行創新思維並賦予時代的內涵。這樣才能使「無為而治」思想在傳統道德觀念和管理思辨上具有生命力與價值,也就能在新時代的企業管理中得以繼承與弘揚,當然這也針對性的,主要是企業的領導層。

綜上所述,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如能辨證地析思,吸精華而於企業管理中還是具有一定「無之以為用」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道」,就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天道、天命」。說白了就是「自然法則——自然發展規律」。

「道」講陰陽,陰陽乃食物的兩面,而又彼此是變化的相對的。好比南與北,好與壞,外與內,南會變北,北會變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參照變了)。陰陽是萬物的根本,陰陽通過的變化產生新的食物,新的食物變化又產生更新的食物,新的食物變化也可能變化最初的陰陽。

現在的化學就是最好的證明。

「道」講人的是「人是萬物之靈,人性是善良的」萬物都在順應大自然整體的發展規律。只是被外相所矇蔽而誤入歧途。

「道」是更注重做事情的過程的,從「過程」開始就要順應天命,順應自然,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從過程裡不斷地進行自我修正和調整,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如果不遵從道、不順應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必定受到老天的懲罰。

例如汙染與自然災害,溫室效應,動植物滅絕、生物鏈的破壞與害蟲的泛濫。

無為而治:

現在很多人把「無為而治」長掛於嘴邊,當成道的精髓。但真正理解的人不見得理解其精髓,「無為而治」其實不是用什麼都不做來治理天下治理企業。而是站在有能力治理的角度上,通過善於識人用人,並善於通過一個完善的良性系統來監督下屬。

4樓:意外的藏寶圖

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須要弄清楚老子的「道」與「無為」的內涵: 一,「無為而治」的思想觀點是什麼 老子首倡「無為」的道家觀點,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世界本源的思想,認為萬物產生於「道」又復歸於「道」,而「道」是永恆的;還認為「道」是普遍法則,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

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講:「無,名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這是老子為「無」和「有」的闡釋立下的原則,也就分別指出了「道」的兩種特性,「無」指「道」無形而不可見,「有」指「道」雖無形而實存。

《道德經》中的「道」,是指宇宙,是本體和萬物的根源;也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人的行為準則,如果這樣理解是否是老子的原意,就須透過「無」和「有」的解說來領悟了。也就是說,只可領悟,而無法言明和講透徹,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故此,歷來的史學家和哲學家,都稱老子的「道」學為玄學,但是「道」學又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無為」思想的內容 要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應該說必須從老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生體驗、哲學觀點、政治主張等等多方面去進行綜合考察和思辨,必須要從《道德經》的五千言字中去品讀和領悟。 本人認為,老子所闡述的「無為」思想的三層含意: 一是順應自然「不妄為」。

「道法自然」,這是「無為」思想的根基,即「有生於無,無生於有」。 二是遵循自然規律去「為之」。老子倡導「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是《道德經》的結尾語,也可以認為是老子在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是老子著《道德經》所倡導的目的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這是老子按自已的政治主張來設計的治國方法,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統治者而言而著的。

三,現代人應如何對待並運用到企業管理中的態度 ***提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和「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和政策,是非常適用於去閱讀老子的《道德經》和辨析他的「無為而治」思想內涵的。這可以說,這是總的指導思路。 同時,應該根據新時代的要求,剔除在小農經濟和封建**基礎上所形成的消極因素,對「無為而治」思想的道德觀念以及其中的管理內容,進行創新思維並賦予時代的內涵。

這樣才能使「無為而治」思想在傳統道德觀念和管理思辨上具有生命力與價值,也就能在新時代的企業管理中得以繼承與弘揚,當然這也針對性的,主要是企業的領導層。 綜上所述,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如能辨證地析思,吸精華而於企業管理中還是具有一定「無之以為用」的。 相互交流。

供思考。

5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與道的**400字

如何評價老子本人及其思想

6樓:康姆勒發電機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國古代

的大哲學家大思想家。由於他生活在奴隸制沒落、新興封建勢力成長時期,反映在思想領域中的是重民輕天思想的高漲,作為擔任過周守藏史的老子,雖然一方面篤信天命鬼神,另一方面又以極大的勇氣,廢黜了天帝鬼神的神聖權威,提出了一個新的宇宙本體棗道。在他看來,「道」是「萬物之宗」、「象帝之先」、「為天下母」,是第一性的,宇宙萬物是從它派生出來的,是第二性的,道於是取代了上帝,成了宇宙萬物老祖宗。

在老子看來,道是經常無為的,但它卻能創造一切,統治者只要聽其自然,無所作為,實行較為溫和的政策,人民群眾就會服服貼貼地服從統治,出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第三七章。)那樣一種局面。顯然,老子的「無為而治」的實質,就是要維護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秩序,不願看到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為了真正做到「無為而治」,老子一方面反對統治階級「有為」而治,以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老子》第三章。);奉勸國君「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同上。);反對各大國爭霸和兼併戰爭,認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一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老子》第三○章。);另一方面又主張實行「愚民」政策,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所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第六五章。),只有實行「絕聖棄智」、「絕仁棄義」,才能收到「民利百倍」、「民復孝慈」(《老子》第一九章。

)的效果。他還鼓吹:「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老子》第三章。)

這就是說,民眾只有成為愚昧無知的勞動工具,才便於統治者實行統治,這才是「聖人之治」。所以老子在教育問題上也是採取虛無主義態度的,說什麼「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老子》第二七章。)。

「善人者」和「不善人者」是相對的,「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復歸於同一,這就無所謂教育不教育了。一方面是「使民無知無慾」,另一方面又「不貴其師」,這個社會「雖智大迷」,卻得其「要妙」了。?老子在「無為而治」的思想指導下,又進一步提出了「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藍圖。

這樣的社會,車、船、軍隊、**、文字等等都被廢止了,人們無知無慾,永不遷徙,老死不相往來,所謂「生而不有」(雖生產而不私有)、「為而不恃(雖勞動而不據有勞動成果)、「長而不宰」(雖有長者卻不擁有權力),一句話,「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第八一章。),完全回到氏族制社會。可見,老子目睹現實,深為紛繁的社會關係所困擾,看不見社會發展的趨勢,最好的辦法還是回到原來結繩記事的時代中去,這與「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是完全一致的。

應該說,老子不滿當時奴隸主貴族統治的殘暴性與虛偽性,指斥他們為「盜竽」,是有進步性的,但他又看不慣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所作所為,鼓吹向後看開倒車,嚮往人類社會的開端,則是一種沒落的階級意識,完全是行不通的。老子的從「無為而治」到「寡國小民」社會的描繪,是他所處時代與現實環境的產物。除了春秋時代這一大歷史背景給老子思想以深刻的影響外,老子的故鄉陳國,地處中國,一直為楚國北上爭霸及其他中原大國爭奪的焦點,人們深受其害,統治者也惶惶不可終日。

在這一特定環境氛圍下,老子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以及厭戰反戰、「寡國小民」思想就不是偶然的了。老子的天道觀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卻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因素。老子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看到客觀世界變化無窮,認識到天地萬物都存在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並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如他所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老子》第二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第五八章。

)等等。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老子還進而提出了「柔弱勝剛強」的思想。他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老子》第七八章。)又說: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第三六章。)要想**對方,自己則先讓一步,以後發制人。

無疑的,這一弱勝強思想,大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兵家思想,具有積極的意義。?

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性,老子對事物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如他認識到事物的轉化,卻無視事物轉化的條件與質的區別,事物的發展和轉化,只停留在迴圈往復上面,「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反者道之功」,最終導向了形而上學,為相對主義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他還強調「聖人不行而知」,隔絕了實踐與認識的關係,說什麼「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老子》第四七章。),顯然,這是一種唯心主義先驗論。

老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完整宇宙觀的哲學家,且思想豐富,給後世以深刻的影響,在中外哲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經營管理是無為而治,更是無為而不治的含義

這其實就是 無為而治 的思想,這是老子的思想,只是,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回 做,而答是要靠萬民的自為實現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實現無治無不治。這基本和順其自然是一個道理,屬於古代樸素辯證法的範疇,即尊重客觀規律,是體現辯證法思想的,如在國家治理中,國家或機構只需做好自己應有的服務即可,而實現人民...

老莊哲學講什麼?什麼是無為而治,老莊哲學中的無為而治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隨處可見的問題,無處可見的回答 老莊哲學中的無為而治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道家的 無為而治 的含義,自從 道德經 問世以來,被不斷實施,現摘取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羅列如下 1 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老子 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慾而民自...

老子的無為思想是指什麼,老子主張的無為思想是什麼意思?

老子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只有無才符合道的原則,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無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張。無為,即 不為物先,不為物後 順乎自然以為治。無為是實現無不為 無不治的前提和條件,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的哲學並不是一種西方意義上的知識學體系,而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一種對 道 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