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如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2021-05-11 12:01:39 字數 5812 閱讀 9738

1樓:匿名使用者

堅持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第一節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

一、主要任務和目標

積極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建立健全居民收入增長長效機制,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質量與全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一五"時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

二、主要政策措施

(一)建立城鎮居民增收長效機制。改進和完善職工收入與經濟效益協調增長機制,完善企業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制度,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離退休人員待遇。積極擴大就業,加快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所有制中小企業;規範勞動力市場秩序,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促進多種形式就業,增加城鎮居民收入。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適時提高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積極扶持生活困難群體自主脫貧。繼續完善和規範公務員工資制度。

(二)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讓農民在農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積極發展專用糧食和蔬菜、林果、畜牧水產等高收益產業,促進農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附加值。

加快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健全營銷網路,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帶動農民增收。培植規模化特色產業叢集,促進農村分散生產要素向特色產業和城鎮聚集,拓寬農民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積極探索鄉鎮管理體制改革,治理亂攤派、亂收費,減輕農民負擔。

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家庭工資性收入。

(三)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堅持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緩解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完善年薪制、職工持股、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入股等分配製度。合理調節行業收入分配,加強對壟斷行業和收入過高企業的工資內外收入的監管。規範職務消費和公務消費,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福利待遇貨幣化。

規範個人收入分配秩序,治理整頓不合理收入,依法取締非法收入。加大監察力度,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禁止拖欠、剋扣工資等侵害職工利益的行為。加強對城鎮低收入群體的扶助,發展和完善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開發式扶貧機制。

認真解決好低收入群眾的醫療、子女就學困難等問題。強化個人所得稅徵管。

第二節改善居民消費結構

一、主要任務和目標

加快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促進以住房、交通、通訊、衛生保健消費為熱點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加快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由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高檔需求轉變,由重視生活水平提高向重視生活質量提高轉變。

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主要趨勢是:恩格爾係數穩步下降,2023年,城市將穩定在35%左右,農村將穩定在38%左右。積極推進公眾營養改善行動,優化居民膳食結構,促進食品消費向營養型、健康型發展;積極促進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推進綠色環保、節能性耐用消費品的普及;鼓勵提高服務性消費,擴大教育培訓、醫療保健、文教娛樂、旅遊休閒等服務消費和休閒消費;健全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社會保障性經濟適用住房為輔的住房**體系,2023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31平方米,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有較大改善。

積極推進通訊、計算機的普及,鼓勵節能環保轎車進入家庭,2023年,城市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小轎車15輛。鼓勵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多層次、個性化消費需求。

二、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積極拓寬消費領域。加強巨集觀調節,加大投入力度,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努力增加商品房供給,控制商品房**過快**,保障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面積和質量有較大改善。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更好滿足人們健康醫療消費需求。

大力發展民間辦學等各類教育,抑制教育收費過快增長。加快旅遊業發展,倡導積極健康的娛樂休閒方式,提高人們精神生活質量。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完善法定節假日休假制度。

積極促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落戶定居城市,壯大城市消費群體的規模。

(二)更新居民消費觀念。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和城鎮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啟動和擴大消費需求。引導消費預期,增加即期消費。

通過健全公共服務、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發展商業保險等措施,努力解除居民擴大消費的後顧之憂。積極倡導信貸消費,簡化貸款手續,擴大消費信貸規模,拓寬消費信貸領域,延長貸款償還年限,支撐和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加強消費政策引導,著重發展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通訊、教育、醫療、金融、保險、房地產、商業、家庭服務、諮詢等服務行業及計算機網路、軟體等高科技資訊產品產業的發展,為居民消費結構向更高層次發展提供條件。

(三)強化消費市場監督管理。加強對教育、醫療、住房等產品和服務的**監管,遏制**過快**。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降低居民消費風險。

提高消費者素質,建立科學、健康的消費觀,積極運用**工具,宣傳消費知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意識,把消費結構引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方向。

第三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一、主要任務和目標

統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和社會救助制度;積極推進保險制度的改革,構建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相互促進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依法強化資金徵集,加快"金保工程"建設,逐步做實個人賬戶,提高統籌層次,合理確定保障標準和方式,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十一五"時期,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以最低生活保障、災民救助和"五保"供養為基礎,以醫療、教育、住房、法律等專項救助為輔助,其他救助和社會幫扶為補充、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得到完善和加強。

二、主要政策措施

(一)健全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加快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完善社會統籌機制,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建立企業年金,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保險,形成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逐步將基本養老保險擴大到城鎮所有從業人員,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建立適合不同人群特點和滿足多層次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體系,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建立補充醫療保險,規範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運作;健全完善生育保險制度。

建立失業保險待遇與繳費適當掛鉤的機制,健全和完善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功能。以高風險行業和進城務工人員為重點,發展工傷保險,實行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事故預防相結合,逐步形成統一制度。探索建立農村保險制度,以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為重點,穩妥推進農村養老保險,發展和鞏固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二)加強基礎管理工作。統一建立社會保險行政管理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監督機構,規範業務程式,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管理制度、服務標準和考核制度,逐步形成社會保險**籌集、運營、給付的良性迴圈機制,提高社會保險事業綜合管理水平。建立網路互聯、資訊共享、安全可靠的統一社會保險資訊服務網路,優化業務處理模式,建立規範的業務管理體系、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和科學的巨集觀管理體系。

建立和完善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依託社群開展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制,將全市所有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社群管理。認真做好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工作。

(三)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按照"應保盡保、分類施保"的原則,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合理增長機制,確保城鄉低保物件的保障水平與全市經濟發展和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相協調。將"五保"供養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建立"五保"供養長效機制,實現由農村集體福利事業向社會福利事業轉變。

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政策,逐步提高對困難戶的醫療救助水平。完善教育救助制度,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權力。進一步落實住房保障制度,通過建立城市廉租房等措施,確保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居住條件。

積極做好法律救助工作。建立和完善市、縣(市)區、鄉(鎮)、村(居)四位一體的社會救助機構,確保救助政策落到實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事業。

(四)加強社會福利事業建設。加大**對公共福利設施的投入力度,提高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水平,建立健全社會福利事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積極發展殘疾人和社會慈善事業。

認真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完善優撫保障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福利事業,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扶貧濟困,提高社會救助能力,推進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化。

如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2樓:復讀的孩子

一、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

1、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

要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採取信貸、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創業規模。健全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促進就業相結合的機制,創造平等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

2、加強宣傳培訓,拓寬就業途徑。

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的導向作用,引導擇業者轉變就業觀念,樹立自立自強、自謀出路,不依不靠的競爭意識,實現多形式就業。加強創業培訓,將有創業願望和培訓需求的人員納入培訓範圍,鼓勵並幫助人民自主創業。

3、完善就業補貼政策,推動就業服務建設。

完善稅收減免、崗位補貼、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技能鑑定補貼等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二、規範勞動力市場,構建和諧勞資關係。

1、規範勞資關係合同制,建立勞資協商調節機制。

應初步建立勞動關係雙方自主協商、**依法調整和監察的勞動關係調整新機制。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率應達98%以上,勞動爭議處理和勞動保障監察覆蓋所有適用《勞動法》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爭議三方辦案機制實現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

2、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提升勞資案件處理效率。

應當加大勞動力市場監管、勞動保護和勞動執法監察力度,規範用工行為,落實勞動標準,勞動爭議和勞動監察案件按法定時限辦結,保持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

3、增加勞動津貼補貼,建立收入考核激勵機制。

加強勞動定額標準的研究,對涉及職工工資分配的工時管理、定額確定,艱苦崗位津貼等問題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在兌現國家增資政策的基礎上,逐年增加地方性津貼和補貼。適時提高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和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標準。

三、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1、加快產業化組織建設。

以提高農業規模效益為中心,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組織制度,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農產品,大力發展農產品行業協會和各類專業合作組織。

2、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和管理體系。

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各個環節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服務主體,推進服務組織實體化,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提高農產品深化加工,實現農業生產外環節的多次增值。加大對重點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為有效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打好基礎。

擴充套件資料: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具體措施:

1、實施小微創業者激勵行動,

鞏固註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成果,深入推進「多證合

一、一照一碼」「證照分離、先照後證」等登記制度改革。

2、實施基層幹部隊伍激勵行動,

完善工資激勵制度。落實基本工資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正常調整機制。

3、實施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激勵行動,

推進產業扶貧脫貧。牢牢把握城鄉產業發展要素,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社群經濟組織、市民經濟組織)+農戶(市民)」扶貧行動計劃,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推進村社合一,實現貧困戶參加合作社全覆蓋等。

4、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激勵行動,

完善省屬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激勵方式。完善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合理確定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等。

5、建設城鄉居民收入監測平臺,

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資訊系統。在確保資訊保安和規範利用前提下,多渠道、多層級整合歸集居民和非居民收入、財產等相關資訊,運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創新收入監測方式方法和分析手段,提升居民收入資訊監測水平。

人民網-千方百計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有何經濟意義

1.利於緩解社會矛盾。2.利於促進消費水平的提高。3.利於促進社會生產水平全面提高。4.利於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城市化程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分擴大是當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有利於穩定農村勞動力,保障農業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 有利於農村人口收入的提高,從而有效拉動內需,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的...

購買城鄉居民醫保的好處,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有何益處?

第一次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有觀察期。1 職工醫療保險當月購買次月就生效 2 居民醫療保險在每年的的9 11月購買,次年的一月一日生效。連續購買就永久有效。3 居民醫療保險如果購買的時間錯過以上購買時間就要有3個月的等待期 一是參保人患病特別是患大病時,一定程度地減輕經濟負擔。二是參保人身體健康時...

如何管理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

一 服務物件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 36個月兒 童 孕產婦 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二 服務內容 一 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訊 健康體檢 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 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 性別等基礎資訊和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