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古文中怎麼用,你在文言文中怎麼說?

2021-03-19 18:22:50 字數 6665 閱讀 7823

1樓:之何勿思

女(汝),爾,若,乃,而,子

汝:[ rǔ ]

解釋你 :~輩。~等。~曹。~將何經。

姓。組詞

1.汝帖 :[ rǔ tiē ]

基本解釋

法帖名。

汝器 :[ rǔ qì ]

基本解釋

汝窯所產的瓷器。

汝曹 :[ rǔ cáo ]

基本解釋

你們。2.爾:[ěr]

詞性為代詞、助詞或語氣詞,相當於"地"、"然"

可以解釋為你,你的

組詞桌爾:[ zhuó ěr ]

基本解釋

高高直立的樣子。多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學問及成就超越尋常,與眾不同率爾:[ shuài ěr ]

基本解釋

急遽貌。

隨便。3.若:[ ruò ] [ rě ]如果,假如 :~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如,像 :年相~。安之~素。旁~無人。置~罔聞。門庭~市。

你,汝 :~輩。「更~役,復~賦,則何如?」

約計 4.乃:[nǎi ]

才 :今~得之。「斷其喉,盡其肉,~去」。

是,為 :~大丈夫也。

竟 :~至如此。

於是,就 :「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時」。

你,你的 :~父。~兄。「家祭無忘告~翁」。

5.而:[ér]    [néng]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6.子:[zǐ]    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女。~孫。~嗣。~弟(後輩人,年輕人)。

[zì]    暫無釋義

造句1. 團結要是真正的團結,爾詐我虞是不行的.

2. 他真的十分厭惡如此勾心鬥角,爾詐我虞的情況,偏偏卻又身不由己地深陷其中。

3. 五界飛花,刀光劍影,笑裡藏刀;談笑風聲,爾詐我虞,棉裡含針。

4. 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小市民窩,自私自利,爾詐我虞。

5. 再來,女人走到三陪這路上以後,一定要傍個體麵人物假手於人,這才在爾詐我虞的環境裡草間求活。

「你」在文言文中怎麼說?

2樓:**噴氣機

爾汝女若乃而

1.我指 : 吾、餘、予、愚、鄙人、在下

2.先秦以前:寡人

3.皇帝:朕、寡人

4.皇后、太后:哀家

5.老頭:老朽、老夫

6.老婦:老身

7.出家人:灑家

8.官人:下官

9.女子:妾、區區、奴、奴婢

10.讀書人:小可、不才

11.下人:奴才、老奴

12.「女」是「汝」的通假字;「而」是「爾」的通假字。

3樓:白紅郯問筠

爾:文章教爾曹

汝(女):吾與汝畢力平險

卿:卿卿我我

君:君自故鄉來

足下:有害足下之義。

4樓:

汝。你:[nǐ]

「你」通常用來稱對方,多稱指一個人,有時候也指很多人。

可以組成詞語如下:你好、迷你。當表示對一個人的尊敬時,可以替換成您。

共七筆。

你在古文中用什麼來代替?

5樓:

你在古文中用「汝、爾」來代替。

「你」的解釋:

1、形聲。從人,爾聲。本義:稱說話的對方。

如:你咱(你);你懣(你們);你老(對尊長的敬稱);你那(你老人家);你佇(您);你等(你們)。

2、不明確指明的集團中的某一個體:任何一個;一般的一個。如: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說話。

3、泛指任何一個人:無論什麼人;無論哪一個人。如:他的才學叫你不得不佩服。

6樓:匿名使用者

女(汝)、爾、若、而、乃、

注意:女(汝)、爾、若 可以作 主語、定語、賓語。/ 而、乃 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你,用文言文怎麼說?? 10

7樓:道峰山營

「你」是第二人稱,而文言文中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女」、「爾」、「若」、「而」、「乃」。

1、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女:用法同「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4、若: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5、而:古同「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6、乃:可譯作「你」、「你的」。 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注: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而、乃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7、子:在古代專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相對而言,稱「君」比較寬泛。

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8、乃:可譯作「你」、「你的」。

8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文言中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梳理一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第二人稱代詞;一大類是對話中形成的對人的敬稱,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固定的說法,一種是約定俗成的專用稱呼。

具體分列如下:

1、常用的第二人稱代詞:

(1)汝: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湯問》)

(2)女(「汝」的通假字):逝將去汝,適彼樂土。(《詩經·魏風·碩鼠》)

(3)爾: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4)而: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國語·魯語》)

(5)若:無翁即若翁。(《史記·項羽本紀》)

(6)乃: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漢書·翟義傳》)

2、對人的敬稱:

(1)君:君知其一,不知其二。(諸葛亮《答法正書》)

(2)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3)公: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4)先生:

(5)夫子:水府幽深,寡人闇昧,夫子不遠千里,將有為乎?(唐李朝威《柳毅傳》)

3、常用的其他對人的敬稱:

(1)執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

」杜預注:「言執事,不敢斥尊。」漢蔡邕《獨斷》捲上:

「陛下者,陛階也……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及群臣庶士相與言殿下、閣下、執事之屬,皆此類也。

」《明史·徐一夔傳》:「僕素謂執事知我,今自審終不能副執事之望。」

(2)足下:《韓非子·難三》:「今足下雖強,未若知氏;韓魏雖弱,未至如其在晉陽之下也。

」三國魏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昔稱吾於穎川,吾常謂之知言。」唐韓愈《與孟東野書》:

「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餘與足下俱系北大同學,而令戚又系餘之同鄉,彼此素無仇隙。

」(3)殿下:

(4)陛下:

(5)閣下:

4、另外的有規律性的對人的敬稱:

(1)稱對方的字、號

(2)稱對方的籍貫

(3)稱對方的官職

9樓:摩羯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你對應文言文:

爾:文章教爾曹;

汝(女):吾與汝畢力平險;

卿:卿卿我我;

君:君自故鄉來;

足下:有害足下之義。

10樓:匿名使用者

爾、乃、子、足下、先生

『『你』』在文言文中怎麼說?

11樓:文以立仁

或者的本義是「或」,連詞,用在敘述句裡,表示選擇關係。

古人在單指選擇關係的一方時,加上代詞「者」,就變成了「或者」。也就是說「或者」本來就是文言文的說法。例如:

或者其於道不遠矣。——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或者曰。——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古今「或者」的區別在於:現代的或者是一個詞,連詞,意思還是或:「他或來或不來」 /「他或者來或者不來」;文言文中的或者則是兩個片語成的片語,連詞「或」加上代詞「者」。

者,指代選擇的一方。

12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的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六個:爾、汝、女、若、乃、而。

其中前四個比較常用。「女」是「汝」的通假字;「而」是「爾」的通假字。

13樓:zjc**座

你1. 稱對方,多稱指一個人,有時也指稱若干人:你廠。你方。

2. 泛指任何人

〈代〉(1) (形聲。從人,爾聲。本義:稱說話的對方)(2) 同本義 。

武平元年童謠曰:「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隋書·五行志上》

(3) 又如:你咱(你);你懣(你們);你老(對尊長的敬稱);你那(你老人家);你佇(您);你等(你們)

(4) 不明確指明的集團中的某一個體;任何一個;一般的一個 。如: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說話

(5) 泛指任何一個人;無論什麼人;無論哪一個人 。如:他的才學叫你不得不佩服

14樓:科學普及交流

『『你』』在文言文是:

汝,或爾。

1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為: 爾 汝 女 若 乃

假如在句子中,尊稱對方 可以用 子 公

現代漢語中「你」 古文裡怎麼翻譯

16樓:任天高流雲飛渡

汝、女、爾、若、而、乃、你、君、子

一、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女」、「爾」、「若」、「而」、「乃」。

1、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2、女:用法同「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4、若: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5、而:古同「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6、乃:可譯作「你」、「你的」。

例:誰謂乃公勇者?(《史記·淮南衡山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7、你例:你,親人呼傍人之稱。(《廣韻·止韻》) 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隋書》)

注: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而、乃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8、君:尊稱,可譯作「你」、「您」。

例: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扁鵲見蔡桓公》);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冬景》)君不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將進酒》)

9、子:可譯作「你」、「您」。

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為學》);子不聞藏書者乎?(《黃生借書說》);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故事兩篇》)

注:「君」與「子」都是第二人稱代詞,而且含有敬意。「子」在古代專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相對而言,稱「君」比較寬泛。

二、尊稱代替第二人稱,主要有「卿」、「公」、「足下」。但尊稱不是代詞,而是名詞。

1、卿:可譯作「你」、「您」。表示尊敬或愛意。

例: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除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鬼言:「卿太重,將非鬼也?」(《宋定伯捉鬼》)

2、公:尊稱,可譯作「你們」,「公」後加「等」表示複數。

例: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

3、足下:可譯作「你們」。

例: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為在古文中的意思,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大概是以下 bai這些意思du吧 1 成為,變成。zhi例 此何遽不為福乎dao?處遂版改勵,終為忠臣。2 做。例權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3 作為,當作。例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基本字義 1.做,行,做事 人。時。難。不 己甚 不做得太過分 2.當做專,認...

高祖在文言文中得古意,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高復祖的 古意 高祖制置bai酒洛陽南宮。高祖曰 列侯諸du 將無敢隱朕,zhi皆言其情。dao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 王陵對曰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說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動 1 本義 用言語解說,開導,說明 說,釋也,一曰談說也。說文 說所以明也。墨子 經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 請說之。吾在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墨子 公輸 勾踐說於國人。國語 越語 注 解也。佐下軍以說焉。左傳 昭公九年 注 自解說。是欲以我為說於匈奴也。漢書 王莽傳 2 談說,講說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