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經典,為什麼要學國學經典

2021-05-19 22:01:18 字數 5265 閱讀 5981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學國學如何明白何為中華文化、何為中國人(華夏苗裔)、何為人生以及怎樣在中國的人事環境中待人處事接物。

為什麼要學國學經典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處在記憶力最佳狀態的孩子,即使不引導他們記住有價值的經典作品,他們也會去背誦廣告詞,流行歌曲。因為重點不在理解,而在記憶,而前者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意義。

最最重要的是,現在小學、初中的教材把國學內容增加到30-35%了,考試也大大增加了國學知識的比重,所有孩子從小學開始,不學也得學了!

另外,國學經典有益於人格智慧的培養、對歷史文化的瞭解和對文學造詣的訓練。讓孩子自小就接觸有價值的書,這些內容不僅會存入大腦記憶,而且會烙印在潛意識裡,能直接地、自然地影響人類的思維和行為。

所以孩子看國學書,選擇古代聖賢的智慧精華是正確的。因為假以時日,讀經的人多少都會受到經典的潛移默化,陶冶性情,使心性向善、向上。

如果是小學生看,我推薦三字經、**規,還有(小學生小古文200課)系列,四冊書內涵蓋所有經典的古文、詩詞,**並茂的形式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加強記憶,孩子也真的喜歡看。

3樓:棋盤上的小棋子

當代教育家,著名國學專家、讀經教育實踐家、累積式教育法創始人、育心經典讀經教材主編、全家踐行經典的楷模賴國全老師認為:

學習經典的目的是單單為了修心養性、完善人格、和諧社會嗎?怎麼才是完善的人格?怎麼才能和諧社會?

我們來看一段《易經》的文字,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幹,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什麼叫富有?很多人說,精神充實就是富有。這正是近千年知識份子的誤區。

近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學四書,認為精神充實就是富有,其實大錯特錯。精神要不要充實?當然要。

但是不要忘了,你首先要解決的,是安身立命。所以《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之終也。

」如果只是精神充實,自以為是,如何能夠做到立身行道?千百年來,知識分子滿足於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上乃至於窮困潦倒,不以為憂,反以為喜。《易經》上說:

「舉而錯諸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你一個人精神充實,**算事業?!舉天下皆精神充實,庶可謂之事業。

而要實現舉諸天下,沒有一定的物質、經濟基礎,你做得到嗎?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大業未舉,先明大義。而所謂義者,《易經》上說:

「井以辯義。」為什麼是井,而不是杯呢?因為杯水車薪,不足道也。

而往來井井,則可以無窮也。所以真正的義,不是一個人的義,乃是天下人的義。

什麼是德,什麼是大德?日新之謂盛德。日新,《尚書》中有「日新其德」。

《大學》裡也有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什麼叫「新」?

我們好好看一看太陽,每天出來一次,就叫新。日日都新,久成盛德,這不就是累積法嗎?太陽也不是每天都能見到,因為會有烏雲,也會偶爾擋住太陽。

每一件事皆如此,讀經也是,日日都讀,就是新,日新其德,日積月累,乃成盛德。

什麼是「生生之謂易」呢?易就是變化的,是自然萬物的必然規律。第一個生,是動詞,變化出,實現。

第二個生,是名詞,新的,新鮮的東西,事物,包括思想。我們每天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思考,也每天不斷地努力,編寫新的教材,錄製新的錄音,這就是生生不息。太陽,她的陽光,是生生不息的,是萬物生長的動力,是成就萬物的源泉,所以「成像之謂乾」,成就萬物,就是乾,「效法之謂坤」,坤是效法,不是生生,如同月亮,她是把太陽光反射過來,不是自身生髮的,太陽的生生不息,與井水的源源不斷,是真正的大義,是利萬物而不絕的大義。

回到千百年來的讀書人,自己都養不活,還自我安慰,說是精神滿足?這樣是自欺欺人的大話。真正的讀書人,是能夠做到大義,生生不息,善利萬物,富有天下,這才是大業,而不是小家子氣。

讀的書都停留在嘴上,不能實現生產力,不能做到自強不息,那個不是大義,乃是小義,甚至是偽義。這個就是我們學習經典,要學到的基本智慧。如果我們的孩子通過學習經典,將來一貧如洗,我相信沒有人願意我們的孩子讀經典,讀出這麼個狀態。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富有天下,但不為物質所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善利天下,自身不絕,才是真正的大義!

4樓:葭萌關下客

1、文化傳承。

2、啟發思維,國學基本上都是哲學經典,各派的世界觀都不一樣,對事物的看法各異,然後都有道理。

5樓:想你的

做中國人,學中國文,不是應該的嗎?

6樓:戈墨徹春辛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祝你學業成功

為什麼要學習國學經典

7樓:焦淘**貝

國學經典中有豐富的當代價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教育、中小學教育對一代代國民基本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最為關鍵。我們現在最缺乏的是生動活潑的、適合不同學齡孩子的性情教育與生命教育,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觀、做人做事底線,以及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這對於國家民族的長久利益,對現代法治社會、公民社會的建構,意義十分重大。

就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層面來說,梁啟超說過,《論語》《孟子》等經典,「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我們既做這社會的一分子,總要徹底瞭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閡。」這就是說,《四書》等國學經典表達的是「仁義禮智信」等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是中國曆代志士仁人與普通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們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是打通了的,國學具有平民化與草根性的特點。中國的民間流傳著的諺語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些來自中國經典的精神,通過蒙學讀物、民間諺語與故事、戲文、***、家訓、家禮、善書等,通過家教與民間社會生活與信仰,滲透到世世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軌範。

中國的傳統文化及其對一代又一代民眾的養育是中國的實際。國家的興盛與國學的復興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國學是軟實力。

在文化小傳統中,勤儉、重教、敬業、樂群、和諧、互信、日新、進取的觀念,無疑是經濟發展過程的文化資本。「誠敬」「忠信」思想有助於整頓商業秩序,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並改善外部形象,提高效率,促進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儒釋道三教的價值觀、義利觀和人格修養論,有助於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坑蒙拐騙的行為。

在這個意義上,經典中有當代價值。

經典中有治國理政的經驗與智慧

國學經典中的治世經驗與智慧,首先是富民教民,制民恆產。

孔子以「庶、富、教」為治國方略,強調養民、富民,富而後教。孟子的民本思想以解決民生為急務,即所謂「民事不可緩也」。孟子明確提出「恆產恆心」「制民之產」說,主張**一定要解決黎民百姓基本生產與生活資料的保障問題,此為養民安民的基礎。

百姓的生計解決了還不夠,還須施以教化,如此方能調治民心,和諧人倫關係,安定社會秩序。

第二是禮樂刑政的相互配置。古代禮樂刑政的配置,禮樂是文化,有價值。在「禮」這種倫理秩序中,包含了人道精神、道德價值。

荀子推崇「禮」為「道德之極」「治辨之極」「人道之極」,因為「禮」的目的是使貴者受敬,老者受孝,長者受悌,幼者得到慈愛,賤者得到恩惠。禮樂文化不僅促進社會秩序化,而且有「諧萬民」的目的,即促進社會的和諧化,並提升百姓的文明水準。

就現代生活而言,在外在強制的法律與內在自覺的道德之間,有很大的空間,即包含社會禮俗在內的成文與不成文的規範,這就是「禮」。提高國民的文明程度,協調群體、社群的關係,促成社會健康、和諧、有序地發展,不能沒有新時代的禮儀文化制度、規矩及與之相關的價值指導。我國曆來是禮儀之邦,今天我們仍然面臨提高國民的文明程度的任務。

在這一方面,禮學有深厚的資源。

第三是擴大社會空間,提倡社會自治。傳統中國是儒家式的社會,是小**大社會的典型。傳統中國的社會管道、中間組織很多,例如以宗族、家族、鄉約、義莊、行會等,這些血緣、地緣性的自然團體及擴大化的社會團體,以民間禮儀、節日與婚喪祭祀活動,村社活動,學校、書院講學活動,士農工商的交往等為契機,在一定意義上實現社會自治、地方自治。

民間組織與民間自治,士人的積極參與,以及儒學傳統所倡導的公共品德,是公民社會的人的成長與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現代性政治的基本內容。儒家的人禽之辨、公私義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天理與人慾之辨,是當代公民道德重建,並以此美政美俗的重要資源。

為什麼中國人必須要學習國學經典

8樓:匿名使用者

1、學了國學後 孩子更懂禮貌

益謙文化的老師稱孩子學國學,強調的是孝道、禮儀,一些孩子從原來的不太懂禮貌變得有禮貌了。孩子們通過學習經史子集,以讀經為主,平時給孩子講孝道的故事,培養孩子的禮儀,培養孩子恭敬之心、感恩之心。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學國學後,都變得有禮貌了。

2、學會了孝順父母

一些家長說起學國學後孩子們的變化,有家長說孩子有禮貌了,也有家長說孩子的識字量增加了,記憶力增強了,還有家長說孩子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學會了體貼父母,尊重他人。

3、學習經典的主要方式是誦讀,學習過程中眼到、口到、心到,可以促進智力的多方面發展,同時可以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國學是一個不易下定義的概念。只能大體理解為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簡稱。

文化從最寬泛的意義上來界定,文化既包含資訊、知識和運用工具,也是資訊、知識和運用工具

的載體。其實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文化最重要的特質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文化是一個生命體,一代代的國民從文化中獲得自己的民族意識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又向文化體系中不斷注入時代的資訊。如果用空氣比喻文化是再貼切不過了,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們不僅接受了環境的影響,同時又將環境的資訊不斷地注入於原有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歷史中沉澱出具有了環境特色的文化。

在現在看來,這種特色文化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已形成和成熟完善,對現代的人來說只是在享受著傳統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與環境相適應的思維方法,而成為這一方土地的主人。

文化它是社會生活環境的映照。有了民族的文化,我們才對祖國有認同感,文化它給予人們民族感、歷史感和自豪感,我們才真正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和人在世界各民族之中的地位。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它又是全世界總文化的一個部分,文化作為人類認知世界和認知人類自身的生命體,它包含了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

如果能從文化、民族和地域(國家)的層次來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就會明白文化才是民族的生命!這在歷史上是有例證的。

古印度是由於外族的入侵帶來了外族的文化,外來文化的入主,本民族的原有文化被擱置不用,原有文化失去了生命力而在歷史上迅速消亡,雖然種族還在,但民(種)族隨著文化的變遷而發生了轉變,為了區分這個變化,只能把外來文化入主以前的印度稱之為古印度,以區別現在的印度民族,是「亡族先亡史」的例證。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民族烙印!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我為什麼要推廣國學經典,為什麼要學習國學經典

畢竟國學有其獨特的魅力和作用,值得一學 你為什麼要推廣國學經典,別人怎麼可能知道!難道你的腦袋是長在別人身上的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復興中華 為什麼要學習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中有豐富的當代價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教育 中小學教育對一代代國民基本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最為關鍵。我們現在最缺乏的是生動活潑...

為什麼學國學能讓孩子聰明,為什麼學國學能讓一個孩子聰明?

儒家思想禍害女人和孩子厲害。老蔣就是讀儒家治國,像日本賠償不要,日本就不老實。為什麼讀經可以讓一個孩子聰明?經典傳統文化深度濃縮在四書五經中,孩子能全盤接受,沒有排斥反應,長大後可慢慢消化吸收。這樣的孩子有儲備 有根基,所以會更聰明。比如魯迅 胡適 李政道 從小都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真正讀經可以讓...

學校為什麼要軍訓,中國學校為什麼要軍訓?

您好,樓主,我認為軍訓的主要目的鍛鍊自己的意志,培養團結意識,懂得和同學相處 提前認識同學,熟悉學校環境 看韓劇麼?或者聽說過麼?韓國每個男人到一定時候就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去服兵役,如果不去的話就是違法了,總結,因為他們的人口很少,可以很大力度的去要求人民服兵役,鍛鍊人民的整體素質以及團結心,還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