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比喻和比擬

2021-05-17 08:18:08 字數 5802 閱讀 3740

1樓:n筞竭

內容提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已經滲透了相關的修辭手法的教學。如比喻、誇張、比擬、反問、設問、對偶、排比等。

比喻句和比擬句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也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修辭內容。什麼是比喻?什麼是比擬?

有比喻詞的句子就是比喻嗎?有人的句子就是擬人句嗎?如何判斷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比喻與比擬的修辭手法,是我們小學教師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比喻與比擬的概說(一)比喻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這種修辭手法叫比喻。 ①由此而言,構成比喻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如「我腳底彷彿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不能夠成比喻,因為它不符合本質不同這個條件。

而「我心裡彷彿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小學語文第六冊《一束鮮花》)②就能構成比喻。2、甲乙之間必須有恰似點。

例如:「這隻貓像一條魚。」不能構成比喻,因為它們沒有恰似點。

而「這隻貓像一隻小老虎」。就能夠成比喻。比喻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詞語)組成。

比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成許多型別。教學上,一般根據比喻的構成特點分成明喻、暗喻、借喻三類。比喻在文中可以起到化平淡為深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 簡潔的作用。

例如:(1)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小學生語文第十一冊《桂林山水》)(2)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場雪》。(3)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場雪》)上述例句,例(1)是明喻,把灕江水的綠比作一塊無暇的翡翠,比喻詞「彷彿」。

例(2)是暗喻,把雪後的萬里江山比作粉裝玉砌的世界。暗喻詞是「變成了」。例(3)是借喻,本體柳條兒句中直接用「銀條兒」代替。

(二)比擬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想象的手法,故意把物當作人,甲物當乙物來描寫的修辭手法,叫比擬。③比擬一般分為擬人、擬物兩類。擬人,即把事物當人來描寫,使它們具有人的言行、思想、情感。

擬物即把人當作物或者把甲物當作乙物來描寫。比擬在文中可啟到色彩鮮明、描繪行象、表意分明的作用。例如:

(1)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林海》。(2)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賣火柴的小女孩》)。(3)敵人夾著尾巴逃跑了。上述例句,例(1)是擬人,把興安嶺當作人來寫。

例(2)、例(3)是擬物。「風」不是吹進來,而是「灌進來」。「敵人」有「尾巴」,是把甲物當乙物,把人當物寫。

二、比喻和比擬的辨析有比喻詞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嗎?有人的句子就是擬人嗎?比喻與比擬這兩種修辭方法在小學階段學生常常容易混淆,因而,正確地辨析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比擬,把握與區別好比喻與比擬的句子,對我們小學教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1、有比喻詞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嗎?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單看有沒有比喻詞。前面我們提過,一個比喻句必須具備本質不同而有必須有恰似點這兩個條件。

下列幾種情況,雖有比喻詞,但不是比喻句。(1)同類相比。例如:

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小學語文第六冊《畫楊桃》。有一天,像往常一樣,我隨著父親去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上釣魚。

(小學語文第七冊《釣魚的啟示》)(2)表示猜度。例如:門吱嘎一聲,彷彿有人近來了。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窮人》)院子裡靜悄悄的,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小學語文第六冊《院子裡的悄悄話》)(3)表示想象。例如:

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小學語文第十二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

(小學語文第六冊《趙州橋》)天,彷彿格外的藍;陽光,彷彿更加燦爛。(小學語文第三冊《難忘的一天》)(4)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

社會主義的中國,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2、比喻句和幾種句式的區別。比喻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打比方,由於形式較多,容易與其它的句式相混淆。

我們不防採用下列方法來區別。(1)縮句找特徵。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比喻詞」構成。

簡單的比喻容易找,如「太陽像個大火球」。本體是太陽,喻體是大火球,比喻詞是像。但句子長了就比較難判斷,我們就可採用縮句找特徵來判斷。

例如: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梁的根,它不但在我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而且在高梁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著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麼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地,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小學語文第九冊《高梁情》)例句中,我們看到了三個比喻詞「像」「像……一樣」「彷彿」。

第一個像是同類相比,不是比喻。我們可以把這個長句縮成「高梁的氣根像鷹爪一樣抓住他,彷彿擒住一個龐大的活物」。它的本體、喻體、比喻詞特徵就顯而易見了。

(2)換詞法。用「是」作比喻詞的比喻句,與有「是」字的句子容易混淆。我們就可以用換比喻詞的方法加以區別。

一般來說,用「是」作暗喻的比喻句,我們是可以換成明喻的。而不是暗喻的句子,就不能換,一換句子就變了。如「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可換成「我們像祖國的花朵。」是比喻句。而「我們是學生。

」若換成「我們像學生。」句意就變了,不是比喻句。其它的暗喻也同樣可試著採用換詞法來判斷。

如「雪後的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可換成「雪後的萬里江山像粉裝玉砌的世界。」而「這一張紙變成了一架飛機。

」就不能換成「這一張紙像一架飛機。」(3)去詞法。比喻句中的比喻詞「好像」是不能去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

如:「柿子樹上掛著許多大柿子,好像一個個的紅燈籠。」去掉「好像」就不通了,是比喻句。

「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他。」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讀通,不是比喻句。(4)加詞法。

有的比喻句不用比喻詞,我們就可採用加上比喻詞來辨析它。如:「花兒一樣的臉。

」加上「像」後就變為「像花兒一樣的臉。」是比喻句。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加上「像」後就變成「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3、有人的句子就是擬人嗎?比喻與比擬兩種辭格都有一個「比」字,構成了它們字面上的相似。

而比喻重在「喻」,比擬重在「擬」,則又造成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比喻與比擬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二者的構成基礎不同。

比喻構成的基礎是相似性,比擬構成的基礎是仿照性。比喻要求兩事物有相似點,而比擬倒是著重兩事物之間的不同點。例如: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的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小學語文第六冊《我愛故鄉的楊梅》)例句中,「細雨如絲」是說細細的雨和絲在這一點上是相似的,是比喻,而說楊梅樹貪婪的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是把「楊梅樹」當成具有人物的貪婪、吮吸的行為來寫,是擬人。另一方面,二者的結構形式不同。

運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還是借喻。喻體必須出現,不能省略,本體不一定出現。運用比擬,本體(被比擬的事物或人物)必須出現,擬體(比擬的事物或人物)一定不出現,一出現就成了比喻。

比擬只是臨時把擬體的某種品格賦予本體。例如:(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只有一個地球》)(2)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小學語文第三冊《看雪》)例(1)是暗喻,喻體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如改為「地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就變成了擬人。例(2)是一個排比,擬人兼借喻的句子。樹上披著銀裝,「披著」很明顯的是擬人。

用「雪毯」和「銀裝」來比喻雪後的地上和樹上,本體隱藏,是借喻。

三、小學教材中部分疑難句子解析④1、門前的路面溼漉漉的,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小學語文第八冊《古井》)這是一個在小學教材中讓老師們爭議不休的句子。有的人說這是一個比喻句,就像「老師是辛勤的園丁。

」「我的心像刀絞一般。」其實,從構成比喻的條件來看,它們是不一樣的。「老師」和「園丁」的本質區別是職業的不同,相似的是「培育」性。

因而是比喻。同樣,「我的心像刀絞一般。」中,本質的不同是心是沒有人拿到來絞的,而用「刀絞」來比喻,就可以把心痛這種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例句中,門前的路面溼漉漉的,指的是井水灑在路面上,春雨也是水,它們是本質相同的兩種事物,所以我認為不能構成比喻。2、那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小學語文第七冊《觀潮》)有人說這個句子是用「白色戰馬」來比喻錢塘潮的,也就是說,本體是「錢塘潮」,喻體是「白色戰馬」。這樣的分析不太符合作者的本意。

從句子所處的上下文來看,整個自然段是從形狀、顏色、氣勢、聲響四個方面來描寫錢塘潮的。這一句描寫的是錢塘潮向人們湧來的氣勢,比喻的本體是「那浪潮越來越近」的氣勢,比喻的喻體是「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只用「白色戰馬」是表現不出錢塘潮的氣勢的。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樣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小學語文第九冊《草原》)這是一個比喻兼比擬的句子。用「中國畫」來比喻小丘柔美的線條。而句中的「流」字又使本句具有了比擬的特徵。

即把「翠色」當作會流的物體(水、油等)來寫。擬體是可以流動的物體,但沒有出現。4、在這境界裡,連俊馬和大牛都有時侯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小學語文第九冊《草原》)回味著草原的樂趣,很明顯是人才具有的思想,是擬人。而句中雖有「好像」但我們去掉「好像」一詞後,意思仍然讀通。這裡的「好像」只是表示想象的意思,不是比喻句。

5、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單薄,簡直像一陣風就能把她吹倒似的。(小學語文第八冊《古井》)句中有比喻詞「像……似的」,但我們不能把「一陣風」或「一陣風就能把她吹倒」說是喻體。說把女的比作一陣風,也不符合文意,說把女的比作一陣風能把她吹倒,它們的本質都是「她」,也不能構成比喻。

而再單薄的女子一陣風也不能真的把她吹倒。這應該是一個誇張句。6、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勃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子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小學語文第八冊《貓》)說貓「溫柔可親」,是把貓當作人來寫,是擬人。「小梅花」是指貓在稿紙上留下的腳印,不用腳印而直接寫「小梅花」,是借喻。

7、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而一面又把那激盪、跳躍的光輝,投向兩岸陡立的峭壁。(小學語文第九冊《三峽之秋》)「群峰披金甲」,「陽光跳躍」,「長江熱烈」,「光輝投向」這一連串的描寫是比擬,而「像一條金鱗巨蟒」則是比喻。8、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匆匆》)「日子如輕煙,如薄霧。」「像遊絲樣的痕跡。

」是比喻。把日子的匆匆流逝比作輕煙被吹散,薄霧被初陽蒸融;把痕跡比作遊絲,形象而又生動。初陽不說晒乾薄霧,而用「蒸融」,是把初陽當作火來寫,擬體是火,是擬物。

9、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鳥的天堂》)顏色是不能「照耀」人的眼睛的,這是把顏色當著能發光的物體(太陽、燈光等)來寫,即把甲物當著乙物來寫,是擬物。10、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著遠方長吼;有的低著頭,好像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子的懷裡,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身後,好像在做有趣的遊戲;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小學語文第七冊《盧溝橋的獅子》)句子用了四個「好像」,學生會誤以為是比喻。

但我們用去詞法就發現「好像」去掉後,句子的意思仍能讀通,且我們在句中找不到喻體,因而不是比喻。但把柱子上雕刻的獅子說成「長吼」「專心」「偎依」「藏」「做遊戲」「淘氣」「按」等一系列有思想,動作行為的人,是比擬,也是排比。 11、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小學語文第六冊《火燒雲》)雲從西邊「燒」到東邊,是把雲當作火來寫,擬體是火,沒有出現。「好像是天空著了火」,是把紅彤彤的雲比作火。這是一個比擬兼比喻的句子。

12、風掀起她的圍巾,卷著被刮斷的什麼東西敲打著鄰居小屋的門。(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窮人》)「掀起」「卷著」「敲打」,這一系列的詞語就明顯看出這是一個比擬句。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比喻與比擬的修辭手法講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地**新的規律,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積累更多的經驗,把我們的教學工作搞得紮紮實實,有聲有色。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情感教育

工具性bai與人文性的統一 du是語文 課程zhi的基本特點。dao語文課程是極具思想內涵的版特殊工具。對權於語文教育教學來說,教師的感情投入,較之其它學科更為重要。語文教材本身也頗具情感性,可以說,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 是靈魂。本文筆者針對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作了一些具體的嘗試。旨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美

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心理因素影響占主導地位。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 心理特徵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願意學 主動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美 南城縣實驗小學 餘 戈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語道出人們對美的需求,美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美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享受,一...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進行拓展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 bai指出 語 du文課程應該是開放zhi而富有創新活力的,dao應拓寬語文學版 習和運用的領域,權注重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在加大思維容量的同時,擴大有效資訊量的傳遞,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