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有關的成語故事和時間有關的成語典故都有哪些?

2021-05-25 18:54:36 字數 4694 閱讀 5019

1樓:一生摯愛車

【成語】: 夸父逐日

【拼音】: kuā fù zhú rì

【解釋】: 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成語故事】:

傳說遠古的時候,神中的巨人——「地之子」夸父是個很了不起的英雄,可是他有些不自量力,想要去追赴太陽,和太陽賽跑。

有一天,他一直追到太陽入山的地方。火紅的太陽烤得夸父嗓子像冒了煙似的,他口渴得恨不得馬上找到水。終於他來到黃河邊,見到了滾滾的黃河。

夸父一口氣喝乾了黃河水,可他覺得還沒解渴,於是又跑到渭河邊,又喝乾了渭河水。夸父剛想繼續去追趕太陽,可還覺得口渴難忍,於是他打算到北方的大湖澤去喝水。沒想到,還沒走到北方,夸父就渴死在半路上了。

快要嚥氣的時候他放下自己心愛的手杖,用他的血肉浸潤它,後來這裡居然變成一片茂密的桃樹林。

這句成語後來用以比喻人的不自量力。也用來比喻人矢志不移、努力不懈、頑強拼搏。

2樓:武夷山大道

補天浴日

【拼音】: bǔ tiān yù rì

【解釋】: 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後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

【成語故事】:

上古時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

共工大敗,氣得向西方不周山一頭撞去,把不周山撞壞了。

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了一大塊,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時,山林**,洪水橫流,世界發生了可怕的災難。

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媧(女媧是邯鄲市涉縣人,媧皇宮就坐落在涉縣境內),在大江大河中挑選了許多五彩的石子,架**來,把石子煉成熔液,然後用這種熔液去修補破壞了的天。

她又殺了一隻大得無法形容的烏龜,斬下它的4腳,作為4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還利用大火後遺留的蘆草灰,堵住了洪水。一場大難,始告平息。

太陽女神羲和,生有10個兒子,也就是10個太陽。

他們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那裡有一棵大樹,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

這棵大樹有幾千丈高,10個太陽,就住在這棵大樹上。

他們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

早上,不論哪個太陽值班,都由他們的媽媽羲和架車伴送。這輛車子很壯觀,是由6條龍拉著的。

從起點湯谷到終點蒙谷,共有16個站,正好一天的路程。

車到第14站悲泉,太陽就得下車步行,媽媽羲和架著空車趕回湯谷,為伴送明天值班的兒子去作準備。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陽離開扶桑,登上龍車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裡洗一個澡。

羲和還常常帶著兒子們在東南海外的甘淵一塊洗澡,甘淵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兒子們一個個都洗得乾乾淨淨,明明亮亮。

平常人們形容無可比擬的極大的功績時,就借用「女媧補天」和「羲和浴日」這兩個故事來作比喻,稱為「補天浴日」。

3樓:匿名使用者

夸父逐日 [ kuā fù zhú rì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kuā fù zhú rì ] 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趕太陽。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 處 《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

和時間有關的成語典故都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zrp【白駒過隙】bái jū guò xì 白駒:原指白色駿馬,後比喻日影.隙:空隙.形容時間流逝迅速.(《莊子·知北遊》)

【百代過客】bǎi dài guò kè 比喻光陰.指時間永遠流逝.(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尺璧非寶】chǐ bì fēi bǎo 璧:中間有孔的扁圓形玉器.也泛指美玉.意思是說不應當看重珍寶,而應當珍惜時間.(南朝·樑·周興嗣《千字文》)

5樓:歐蘭中國

日久天長  成語解釋:時間長,日子久。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

《紅樓夢》第六十九回:「日久天長,這些奴才們跟前,怎麼說嘴呢?」  2.

地久天長  成語解釋:時間長,日子久。【描寫時間長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時間長的成語有哪些?。  積日累久  成語解釋:指經過的時間長。

  成語出處:《漢書·董仲舒傳》:「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為差,非所謂積日累久也。

」  3.喘息之間  成語解釋:喘一口氣的功夫。

比喻時間短。  成語出處:《後漢書·張綱傳》:

「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之間耳!」  以上就是第一***作文欄目為你帶來的《成語大全—和時間有關的成語》希望對你的寫作有所啟發,寫出好的作文。  例  句:

學習外語沒有什麼訣竅,只有靠日久天長地積累。  4.天長日久  成語解釋:

時間長,日子久。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

「但只是天長日久,盡著這麼鬧,可叫人怎麼過呢。」  5.積年累月  成語解釋:

積年:多年;累月:連月。

指經過的時間長  成語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後娶》:「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  6.白首相知  成語解釋:白首:

白頭髮,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成語出處:

明·孫仁儒《東郭記·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雲雨都常套,抵多少白髮相知,按劍同袍。」

6樓:匿名使用者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侍人

有關成語故事

7樓:韋敏敏

千里送鵝毛

出處徐謂《路史》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8樓:toma鬥

阿(e1)堵物

是六朝和唐代的常用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個」。《晉書 王衍傳》載:王衍,字夷甫。

此人標榜清高,從來不說「錢」字。他的妻子郭氏曾多次設法逗他說「錢」,都沒有成功。有一天晚上。

郭氏趁王衍熟睡,叫婢女把一串串銅錢,圍繞著床,堆放在地上,讓王衍醒來,無法下床行走。她以為這樣一定逼他說出「錢」字。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見此情景,就把婢女叫來,指著錢,說:

「舉卻阿堵物」(拿走這個東西)。

阿堵物,本意是這個東西。由於王衍的故事,阿堵物成了「錢」的別名,並帶有輕蔑的意味。

又以「口不言錢」作為成語,形容清高廉潔,不講錢財。

9樓:林大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裡。

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與和字有關的成語故事

10樓:匿名使用者

《將相和》。

《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故事介紹: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

「以後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儘量不與他相見。後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之後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成語: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1、完璧歸趙

讀音: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白話釋義: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璧留給秦國;城邑不給趙國,請讓我把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

2、負荊請罪

讀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負:揹著;荊:荊條。揹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白話釋義:廉頗聽到這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揹著荊條,由賓客引導到藺相如家的門前請罪。

11樓:君羨臣

八字沒見一撇 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八字開啟 象「八」字那樣,撇、捺向兩邊分開。原意是放著正路不走,卻走歪門邪道。也形容門路很寬。

八字沒一撇 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

白紙黑字 白紙上寫下了黑字。比喻有確鑿的文字憑據,不容抵賴或悔改。

不立文字 佛家語,指禪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經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

不易一字 不更動一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拆白道字 把一個字拆成一句話的一種文字遊戲。

待字閨中 字:許配;閨:女子臥室。留在閨房之中,等待許嫁。舊指女子成年待聘。

瓜字初分 舊時文人拆「瓜」字為兩個八字以紀年,即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句斟字酌 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緻,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金字招牌 舊時店鋪為顯示資金雄厚而用金箔貼字的招牌。現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義或稱號。也比喻名譽好。

片紙隻字 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片言隻字 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有關藝術的成語故事,有關於藝術的成語故事

才高八斗成語故事 才高八斗 解釋 比喻極有才華。出處 南朝 宋 無名氏 釋常談 鬥之才 文章多,謂之八斗之才。謝靈運嘗曰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鬥,我得一斗,天下兵分一斗。釋義 比喻極有才華。故事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稽 永嘉 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

和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和孔子有關的故事和成語

盡善盡美 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 韶 謂其 盡善矣,又盡美也 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 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侃侃而談 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所有和成語有關的人物,和成語故事有關的人物有哪些

與成語有關的主要人物 四面楚歌 項羽 初出茅廬 諸葛亮 投筆從戎 班超 畫龍點睛 張僧繇 完璧歸趙 藺相如 程門立雪 楊時 不恥下問 子貢 草木皆兵 符堅 程門立雪 楊時完璧歸趙 藺相如 共為脣齒 孫權 精忠報國 岳飛刻舟求劍 楚人 鞠躬盡瘁 諸葛亮七步成章 曹植煮豆燃萁 曹丕 襄瑩映雪 車胤 同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