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的事例簡短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021-05-31 08:12:31 字數 4677 閱讀 3046

1樓:匿名使用者

臥薪嚐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張衡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當時朝廷政治上的打擊,對他降職使用。別人也嘲笑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但他不為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所動搖,依然的研究,努力鑽研,最後獲得了成功。

2樓:楠_楠

事件我聽說過愛迪生

的一個故事。一天,老師讓每個同學做一張小板凳。當老師看到愛迪生交上來的那個小板凳的時候,問他:

「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差的小板凳嗎?」愛迪生老實地回答:「有。

」說著把他做的前兩個板凳拿出來。最後,愛迪生成了世界上很偉大的發明家。這也說明失敗是成功的踮腳石,它可以為成功積累經驗,激勵我們向前進。

名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事例!簡短!

3樓:第n次抗日戰爭

以下五則,任選其一

1、  臥薪嚐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2、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樊市.一說為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

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

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

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3、  哥倫布:

當時,人們都是通過歐洲大陸來到東方。可是,到了哥倫布時代,由於歐洲大陸受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不易通過,於是,人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茫茫無際的蔚藍色的大海。要是能夠從海上航行到達東方,該有多好!

為此,哥倫布特地請教了義大利的地理學家,得知沿著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也能抵達東方。

於是,哥倫布制定了一個遠航計劃,希望能夠得到封建君主們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援。首先,葡萄牙國王拒絕了他的建議;接著西班牙王后召見了哥倫布,表示出對遠航計劃的興趣,但沒有給予實質性的答覆。

一直拖到2023年底,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才接見哥倫布。經歷了幾番周折之後,他總算答應支援哥倫布遠航。

不過,所有的水手都不願隨哥倫布遠征,他們都擔心在半途中葬身魚腹。後來,國王只好從刑事犯中挑選了一批人給哥倫布當水手。另外,國王給了哥倫布幾艘破舊的帆船。

2023年8月3日清晨,哥倫布帶領87名水手,駕駛著3艘帆船,離開了西班牙的巴羅斯港,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壯舉。

4、  張衡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當時朝廷政治上的打擊,對他降職使用。別人也嘲笑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但他不為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所動搖,依然的研究,努力鑽研,最後獲得了成功。

5、  世界著名科學家、大西洋海底第一條電纜的設計者威廉.湯姆遜教授(凱爾文勳爵)曾:"有兩個字最能代表我50歲前在科學進步上的奮鬥,這就是『失敗』。……失敗當然會產生憂慮的,可是,對於從事科學的人,天賦的才能常會帶來一種特別的興致,藉此使他不致十分失望,也許反會使他的日常生活格外快樂。

"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過重大的挫折。

4樓:瑟瑟繁音

臥薪嚐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樊市.一說為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

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

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

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哥倫布:

當時,人們都是通過歐洲大陸來到東方。可是,到了哥倫布時代,由於歐洲大陸受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不易通過,於是,人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茫茫無際的蔚藍色的大海。要是能夠從海上航行到達東方,該有多好!

為此,哥倫布特地請教了義大利的地理學家,得知沿著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也能抵達東方。

於是,哥倫布制定了一個遠航計劃,希望能夠得到封建君主們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援。首先,葡萄牙國王拒絕了他的建議;接著西班牙王后召見了哥倫布,表示出對遠航計劃的興趣,但沒有給予實質性的答覆。

一直拖到2023年底,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才接見哥倫布。經歷了幾番周折之後,他總算答應支援哥倫布遠航。

不過,所有的水手都不願隨哥倫布遠征,他們都擔心在半途中葬身魚腹。後來,國王只好從刑事犯中挑選了一批人給哥倫布當水手。另外,國王給了哥倫布幾艘破舊的帆船。

2023年8月3日清晨,哥倫布帶領87名水手,駕駛著3艘帆船,離開了西班牙的巴羅斯港,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壯舉。

張衡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當時朝廷政治上的打擊,對他降職使用。別人也嘲笑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但他不為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所動搖,依然的研究,努力鑽研,最後獲得了成功。

世界著名科學家、大西洋海底第一條電纜的設計者威廉.湯姆遜教授(凱爾文勳爵)曾:"有兩個字最能代表我50歲前在科學進步上的奮鬥,這就是『失敗』。……失敗當然會產生憂慮的,可是,對於從事科學的人,天賦的才能常會帶來一種特別的興致,藉此使他不致十分失望,也許反會使他的日常生活格外快樂。

"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過重大的挫折。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可能並不是成功之母,很多家長信奉挫折教育,但其實這種打擊可能帶來習得性無助。不能簡單理解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善於總結者,能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途徑.但不去總結經驗教訓者,永遠都只有失敗 不嚐嚐失敗的痛苦,就不會了解成功是多麼地甜了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 這是誰說的名言?失敗乃成功之母 是一個詞語...

失敗乃成功之母 名人事例,有關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事例三個

失敗乃成功之母 你不會對這句話感到陌生。愛迪生開始試驗作為燈絲的材料,他以極大的毅力和耐心,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用炭條 白金絲,還有釕 鉻等金屬作燈絲,都以失敗而告終。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鬥,愛迪生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發...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之母,對嗎?

失敗是成功之母,對嗎?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擦除失敗給我們帶來的陰影。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有成功的時候,而在成功的背後則是多次的失敗。做人一定要屢戰屢勝,而不是屢戰屢敗。失敗的背後總是一大堆數也數不清的希望!記得在五年級的一堂科學課上,科學蔣老師讓我們每個人都嘗試一下 觀察一下,豆芽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