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科舉制對當時的社會有什麼重要影響?那麼三省六部的產生對

2021-05-29 10:22:59 字數 5231 閱讀 3437

1樓:何日夢醒

科舉制的影響:

1>穩定地方:唐朝是在隋末群雄割據的基礎上統一起來的,所以初始各

地區對唐王朝還沒有形成向心力,但是通過科舉制來網羅各地方的士子為朝廷所用可以緩和地區衝突,鞏固**.

2>招攬人才: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曉得

3>壓制武將,平衡權力:唐朝是以武力取得天下,武將勢力充斥朝野地方,所以統治者通過科舉網羅文人充實權力機構,以此來制約牽制武將集團,平衡權力

三省六部的影響:1>進一步加強了君主的**集權: 君主將權力適當下放到各部門,但是君主掌握最後的決策權,讓各部門互相牽制,無法形成威脅君權的勢力.

2>分工合作,加強機構辦事效率:三省六部制度非常清晰的劃分了朝廷各個部門的權責範圍,讓人能各行其事而不受干擾牽絆.

唐朝的科舉制對當時的社會有什麼重要影響

科舉制的創立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什麼積極影響

2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隋文帝當皇帝后,發現「九品中正制」都被玩壞了。幾百年來,朝廷**基本是根據門第、關係來推薦的,魚龍混雜。

於是,他對大臣們說:「你們推薦的人到底有沒有本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那就通過考試來篩選吧。」

這就是科舉制的雛形。

此時的科舉是先進行推薦,然後通過考試來過濾,基本還是在小圈子裡玩。

南北朝時,士族族譜是選任**的重要依據。唐朝初年,舊士族雖已沒落,但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數家所謂「山東士族」,仍憑藉起祖先的影響,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這些家族編寫族譜,標榜為華夏「高門」,自詡「家風」優良,相互間通婚。

唐初那些以軍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與他們通婚視作榮耀。

直到宋朝,因為書籍的大規模傳播,寒門通過讀書科舉來提升階層,才真正得到實現。此後千年,再也沒有門閥士族產生,也沒有數百年的**。

……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為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科舉制更有利於提升社會文化水平。

(2019·黃石)與提示資訊「十年寒窗,連中三元,金榜題名」相關的制度是科舉制。

(2017·黃石)2023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週年,高考制度有利於國家人才的選拔。歷史學者威爾·杜蘭特在《世界文明史》裡評價我國古代某制度曾寫道:「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混戰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現象」。

他稱讚的是中國古代的科舉制。

(2012·鄂州)在我國,**、國家機關公****有「國考」之稱。這種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國古代稱為科舉制。

3樓:角落裡的楊梅

積極影響: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唐朝的科舉制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什麼好處?

4樓:

鞏固了中國的封建統治。

具體來說,首先為什麼中國的封建統治會持續兩千多年呢?而歐洲的封建統治卻早早的結束了呢?歐洲實行的是世襲制,也就是說生來是貴族就是貴族,是平民就是平民,不可改變。

這使得中下層階級對貴族奢侈行為相當不滿,社會矛盾突出而得不到解決,唯一的方法就是武力。而中國則不然,唐朝設科舉制,無論平民還是貴族要想出仕做官就得通過科舉考試,當了官才有權利,有了權力才有利益,例如范仲淹和歐陽修都是自幼苦讀,以致成為後人的楷模。

5樓:※菰ㄠ煋※淚

讓更多的有識之士通過平等的手段為國家效力

不必侷限與身份、等級的要求

也鞏固了封建統治者的對當時中國的統治

使得國家更加穩定

在科舉制度的基礎下,才有了唐朝的兩大「盛世」的出現

科舉制度的確立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6樓:潘泠

打破了舉薦制的傳統氏族選拔任體制。對有了一個向上流動的好機會。打破了社會固化社會體制發展。

7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隋文帝當皇帝后,發現「九品中正制」都被玩壞了。幾百年來,朝廷**基本是根據門第、關係來推薦的,魚龍混雜。

於是,他對大臣們說:「你們推薦的人到底有沒有本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那就通過考試來篩選吧。」

這就是科舉制的雛形。

此時的科舉是先進行推薦,然後通過考試來過濾,基本還是在小圈子裡玩。

南北朝時,士族族譜是選任**的重要依據。唐朝初年,舊士族雖已沒落,但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數家所謂「山東士族」,仍憑藉起祖先的影響,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這些家族編寫族譜,標榜為華夏「高門」,自詡「家風」優良,相互間通婚。

唐初那些以軍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與他們通婚視作榮耀。

直到宋朝,因為書籍的大規模傳播,寒門通過讀書科舉來提升階層,才真正得到實現。此後千年,再也沒有門閥士族產生,也沒有數百年的**。

……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為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科舉制更有利於提升社會文化水平。

(2019·黃石)與提示資訊「十年寒窗,連中三元,金榜題名」相關的制度是科舉制。

(2017·黃石)2023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週年,高考制度有利於國家人才的選拔。歷史學者威爾·杜蘭特在《世界文明史》裡評價我國古代某制度曾寫道:「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混戰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現象」。

他稱讚的是中國古代的科舉制。

(2012·鄂州)在我國,**、國家機關公****有「國考」之稱。這種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國古代稱為科舉制。

8樓:超神方丈

積極影響: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科舉制度的確立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9樓:張敦揚小男神

1、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2、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3、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

4、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2023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

10樓:匿名使用者

積極影響: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唐代科舉制對當時唐宋時期社會的影響??? 20

11樓:醫理服人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在唐朝時,背離了隋朝建立的科舉制度的初衷,對唐朝歷史及以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以負面影響居多)。

唐朝的科舉制,背離了隋朝初創科舉制的本義,大概用了200年,走完了一條由皇權主宰的既背離民本意識又脫離社會現實的官本造仕之路。迄今,人們在談論科舉制時,總會習慣地認為,是唐朝承襲了隋朝形成的取士制度,使得科舉制幾經風雨,日臻完善,在自唐代之後清代以前的1300餘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歷代政治統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基本事實。

但科舉制在隋朝初創時的體系並不是後來這個樣子。實際情況是: 唐代的科舉制,除了通過考試選士用人的意圖和科舉制的名稱沒有發生變化外,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實質性的變異;隋朝「十科舉人」的選才標準被嚴重篡改,其中大部分重要科目被放棄;用人價值觀發生了根本變化。

概括性地講,隋朝的科舉制度是唯才是舉,而到了唐朝,卻流行所謂的「士大夫階層」,非常講究出身,朝中無人難做官,最後導致很多有才幹的人被排擠在外(如杜甫、李白、駱賓王等),導致腐敗滋生等嚴重不良後果。

到了宋代,這種情況還依舊存在,甚至遺毒至今,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12樓:蘋果二寶

科舉制度是相對公平的一種考試製度,他為統治階級源源不斷的輸送著人才,並且能很好的籠絡各個階層,使得一般百姓也有機會晉升到統治階層。

13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創與漢,建於隋,用於唐,興於宋,與多人都發跡於此也有天才在此被埋沒

不僅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也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為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成為中華帝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科舉制度是相對公平的一種考試製度,他為統治階級源源不斷的輸送著人才,並且能很好的籠絡各個階層,使得一般百姓也有機會晉升到統治階層。

14樓:瓦斯誒哦

不僅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也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為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成為中華帝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科舉制到明朝時期有什麼變化?對當時的社會有什麼影響

15樓:考拉的熊

八股取士,極大的限制了年輕知識分子的思維,使其成為統治者的工具~

科舉制在隋朝時期的重大影響,隋朝的科舉制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一直維持了1300年,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科舉制度就是從隋朝才有的。隋朝的科舉制對後世有什麼影響?隋朝的科舉制對後世的影響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 任職,促進了教育事業和文學藝術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選拔官吏的權力從地方集中到朝廷。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

科舉制度的實行,對當時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積極影響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一考試 做官三者聯絡,把權 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

唐朝科舉制度的發展的影響,唐朝科舉制度的影響有哪些?

科舉制度對唐朝,影響是微乎其微的。1 唐代科舉錄用人數非常少。唐朝武德年間,一年才錄取幾個人,少的時候才3 5人,多的時候也就20幾人。白居易中進士後題詩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也就是說他那一屆,才17人中進士。傳說中唐太宗說視察科舉時說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 的話,錄用的也就個位數。這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