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2021-05-01 12:45:40 字數 5669 閱讀 1449

1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是由語言文字組成的充滿生命活力的課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所以,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對學生的語言訓練,是值得**的。本文結合語言文字訓練的歷史和現狀,重點闡述語言文字訓練在現今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能有效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一、語言文字訓練的歷史及現狀。

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曾經是語文教學家族中重要成員的語言訓練,歷經滄桑幾十載,似乎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時至今日,竟跌至了破敗落魄的邊沿。自《新課程標準 》 實施以來 ,語文教學在繁榮的背後出現了不少值得憂思的現象 ,其中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就是語言文字訓練的削弱。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 ,很多教師重視了「自主、**、開放 」 等閱讀形式 ,語言訓練的內容越來越少。老師帶領學生紮紮實實地學詞寫字 ,切出大塊時間進行默讀、 複述、 背誦等語言訓練的現象越來越少。即使有這樣的訓練 ,也因為過分強調了自主而使得訓練不到位;缺乏表達的規範性;說寫的交流只重視內容的反饋 ,忽略了語言的形式 ,且經常得不到時間的保證;教學中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逐漸淡化。

二、語言文字訓練——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石。

語文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薰陶漸染的過程,宜於採取不斷反覆,螺旋式上升的訓練方式,企圖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學生學習語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葉聖陶指出:「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

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葉老這段論述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如果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能真正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習語言的規律,讓學生對每篇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眼看、口讀、心想,用儘可能多的時間讓他們參與語言文字的訓練,長此以往,學生定能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

小學語文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就是要「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由此可見,語言文字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它就是語文教學的主幹。

那麼,如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呢?

三、有效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方法。

(一)正確理解語言文字訓練的定義。

有些教師為應付考試而搞題海戰術,讓學生機械地抄抄寫寫,死記硬背,這樣的做法被很多人誤認為就是語言訓練。要有效進行語文文字訓練,必先正確理解其定義。就語文教學來說,訓練是為了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而進行的語言實踐活動,這裡所說的訓練,主要著眼於語言的積累,在於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著對語言知識的領悟和語言規律的發現。

語言文字訓練不同於工匠式的簡單重複,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由簡單到複雜,由粗放到精確的遞進式活動。

(二)抓好閱讀教學中的三個環節。

備課時要找準訓練點,做好預設;課堂上不放過訓練時機,做好生成;根據學段目標做好常規訓練,這是抓好語言文字訓練的三個環節。三個環節的成功操作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熟練掌握,也考驗教師的語言文字功底。

1、 找準訓練點,關注針對性。

備課時選好訓練點並據以設計出訓練程式是做好訓練的基礎。有時,一個的訓練點一旦選定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如在《月光曲》裡寫貝多芬走近茅屋時琴聲突然停了,屋裡傳來了兄妹倆的對話。

這段對話的最後一句是妹妹說的話:「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教師問:

「隨便說說」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後,教師讓學生找出「隨便說說」指的是剛才說的哪句話。學生指出是「這首曲子多難彈啊!

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接著再問:盲姑娘是真的這樣隨便說說嗎?

學生回答說:因為曲子非常難彈,她非常渴望能親耳聽到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教師接著問:

既然不是隨便說說的,尋她為什麼又說「隨便說說罷了」呢?這說明了什麼?這一問,學生眼睛亮了,紛紛舉手發言,說得很深刻,很全面。

這樣,聯絡上下文,找準訓練點,步步深入,使學生感知了詞句的豐富內涵,體會了人物的複雜心情,同時也進行了思維訓練。

2、抓準訓練時機,關注課堂生成。

課堂上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出現了精彩的發言或發言中露出語言缺陷,這些都是訓練的好時機,也是寶貴的課程資源。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問:「山上的積雪融化了」為什麼不用「溶化」?

教師利用這個提問進行一系列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首先讓學生查字典,查出三個讀音相同的詞語:「溶化」、「融化」、「熔化」,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弄明白三個詞的不同點和共同點。都有「化開」的意思,但化開條件不同,每個詞語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寫法也有所不同。

類似的詞語訓練,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彙積累,而且潛移默化地滲透了語素、詞義和漢字知識的教學。

3、重視常規訓練,把握適度有效。

教學中我們必須非常重視常規訓練,常規訓練主要是指傳統語文教學經常採用的、基礎性的語言文字訓練,如學習生字生詞、領會重點詞句、複述大意、劃分段落、概括段意、歸納中心思想、加標點符號、語速測試、讀寫結合,應當根據學段目標,教材特點和課後練習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現在的問題是,這些行之有效的、傳統的訓練方式沒有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其實《語文課程標準》對這些常規訓練有明確規定。

(三)注重閱讀教學中的讀、複述和比較訓練。

加強讀的訓練,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就要讓學生優充分接觸語言文字,多讀課文。讀:有默讀、朗讀、背誦。

默讀,是理解詞語,熟悉句子、感知內容的好方法。朗讀,既是吸收語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積累語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誦,是大量積累語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學習效率。

重視複述訓練,經常進行復述聯絡,是促進學生消極語彙轉化為積累語彙的有效手段。

抓好語言的比較訓練,也可從文字的比較,詞的比較,句式的轉換等方面加以訓練。語言文字訓練,相當的一部分要學生學習詞語的運用,語文中有大量的詞彙。能否正確、流利、優美地使用語言,關鍵是看學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詞彙,詞語的教學始終貫穿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語文教學中詞語的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葉聖陶先生曾說:「語文方面許多專案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捨,養成習慣,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另外,語言跟生活有著天然的聯絡,我們只有將語文教學延伸到校外,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讀寫實踐機會,才能促成所學語言的全面內化,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2樓:

長流水,不斷線,每天檢查落實。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3樓:匿名使用者

一、 語言訓練的現狀《新課程標準 》 實施以來 ,語文教學在繁榮的背後出現了不少值得憂思的現象 ,其中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就是語言訓練的削弱.隨著新課程的實施 ,很多教師重視了「自主 」、 「合作 」、「 ** 」、「 開放 」 等閱讀形式 ,語言訓練的內容越來越少.我們很難看到老師帶領學生紮紮實實地學詞寫字 ,也很難看到老師切出大塊時間進行默讀、 複述、 背誦等訓練.

即使有這樣的訓練 ,也因為過分強調了自主而使得訓練不到位;過分強調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缺乏表達的規範性;說寫的交流只重視內容的反饋 ,忽略了語言的形式 ,且經常得不到時間的保證;教學中逐漸淡化了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二、 《語文課程標準 》 的有關理念《語文課程標準 》 中明確指出了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 ,「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 .語言是工具 ,對工具的掌握、 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技能.

語言技能的形成必須經過訓練.這種訓練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 有步驟的練習.既有明確的目的 ,又要有科學的方法.

其實傳統的語文教學進入誤區主要原因是 ,對學生的訓練太呆板、 太僵化、 太機械 ,學生學習知識是完全意義上的被動接受者 ,並且主要為應試服務.在新的課改實踐中語言訓練不能取消 ,而需重新構建 ,語言訓練不僅是指語文智慧的培養 ,而且浸透了語文情感.在內容和目標上 ,既包括外在語文行為的訓練 ,又是指導包括內在態度和價值觀的培育.

二者是相互轉化和相互建構的 ,是統一的.三. 在閱讀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1、向教材借修辭手法,讓自己的語言更生動小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是稚拙的,同時又是可塑的.

新教材在編排上增加閱讀量,增加了經典詩文、優美詞句的積累.許多課文都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讓文章更優美生動.我們要結合具體的語境,讓學生體會修辭的表達效果,繼而尋求寫作中可供借鑑的突出點,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修辭手法,讓自己的語言更生動.

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第二自然段時,引導學生體會「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這句話所運用的比較手法後,繼而引導學生體會「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中排比句式的妙用.然後讓學生**九寨溝錄影後,出示句式:我聽說過---------------的壺口瀑布,看見過-------------的廬山瀑布,遊覽過----------------------的黃果山瀑布,卻從沒看見過九寨溝冬天的瀑布.

九寨溝的瀑布真-----------啊,------------------------;九寨溝的瀑布真-----------啊----------------------;九寨溝的瀑布真-----------啊,------------------------.有了語文教材這個例子,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於是一段段精彩的段落呼之欲出.如「我聽說過驚濤駭浪的壺口瀑布,看見過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遊覽過雄渾瑰麗的黃果樹瀑布,卻從沒看見過九寨溝冬天的瀑布.

九寨溝的瀑布真純啊,純得找不到一絲斑點;九寨溝的瀑布真奇啊,一個個冰條如潔白的竹筍;九寨溝的瀑布真靜啊,湖水冰凍了,岩石冰凍了,連空氣似乎都冰凍了.」這正是由於教師深度挖掘了教材,找準讀寫訓練點,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讓學生樂於動筆,有效地借鑑了修辭手法.2、抓住教材中語言空白點進行補白訓練文字結構中存在著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處,甚至每一個句子中都有未寫出的地方,一次文字就像一張佈滿空間的漁網.

讀者把文字作為自己的物件,在物件化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經驗和想象的東西注入到文字的描寫之中去,使原本只是符合抽象物的文字變得具體了.文字描寫中空白、省略、模糊和模稜兩可之處,在讀者的想象和聯想活動過程中,被填補、補充、清晰化和明確化了.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空白點」,開展創造性閱讀活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例如:《去年的樹》一課中「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這裡的兩個「看」就可以作為語言訓練和人文薰陶的落腳點,讓學生想象鳥兒的內心世界.有的學生說:

「我是不是唱得還和去年一樣好聽?我會一直想念你的!」有的學生說:

「親愛的樹啊,我的朋友,我會永遠記住你的!」通過品讀、想象、感悟,訓練學生的語言,在文字特定的情境中還原並經歷文字表現的生活,從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受到鳥兒「信守諾言,珍愛友情」的情感薰陶.3、向教材借表達方法葉聖陶先生提出: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優美生動的教材,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精美,學習如何運用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達上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學習作者的運用語言的方法.

這樣一來,教師就不是純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來教」了.如學習《花鐘》這篇課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寫「牽牛花吹起了小喇叭,薔薇綻開笑臉,睡蓮醒來,萬壽菊欣然開放-----」等等讓學生感受同樣是「花開了」作者卻用了不同的表達,還讓我們從中讀出各種花的不同姿態、不同性情,可見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告訴學生這正是我們寫作中所缺乏的.同時強調學生平時要善於觀察身邊的事物,抓住它們的特點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學完這段後我要求學生回憶平時在校園裡和公園裡看見過的花,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來仿寫一段話.語言文字的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不是孤立分開,而是相互交叉滲透.無論是哪一種的方法,都離不開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離不開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技能訓練.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利用教材,以一法為主、多法為輔或多法並用的方式,進行最優化、最有實效的語言文字訓練,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切實提高,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如何在教學中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課上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 灌輸 為 樂學 興趣的激發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我個人認為,語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要關注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積累,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發散

擴大閱讀量,其實也是在積累語言。呂淑湘先生說 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力於課外閱讀。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發散 語文教學過程是教給學生語言文字知識和對學生進行啟智思維的過程,也是使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迴圈往復,思想認識不斷豐富和深化的過程.在語文教學 中,教師要主動引導.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體體現。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貫徹落實三維目標,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 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 語文新課程標準 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行有效教學,落實三維目標,我認為在教學中,必須做好三維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