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詩句中的佳節指的是什麼節日

2023-03-14 10:35:06 字數 4154 閱讀 7672

1樓:匿名使用者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裡的佳節指的是重陽節。

唐代有個大詩人叫王維。他才十五歲,就一個人離開了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一晃兩年過去了,在異地他鄉,王維十分思念家鄉的親人。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王維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了。

王維想,以前在家鄉的時候,每逢重陽節,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登高遠眺。大家在一起,是多麼高興啊!如今卻天各一方,不能和他們相聚。

兄弟們在登高的時候,一定也在思念著我。或許他們正西望長安,無限深情地說:「不知道王維一個人在長安過得怎麼樣……」

王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提筆寫下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樓:武全

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詩句中的佳節指的是重陽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全詩內容是什麼?這首詩說的是中秋節嗎?

3樓:秋狸

這首詩不是關於中秋節,是關於重陽節,全詩如下:

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註釋: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

2、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市),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3、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4、茱萸(zhūyú):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4樓:q王小年

全詩: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說的是九月九日重陽節。

意思: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註釋: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

2、憶:想念。

3、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4、佳節:美好的節日。

5、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6、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寫下。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詩歌開篇一句就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在代表團圓的節日裡不禁想到了家鄉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詩人在家鄉時的美好回憶,寫出了許多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後兩句詩人從直抒胸臆,轉筆寫到自己對親人團聚的聯想,遙想兄弟們在重陽佳節登上高山,身上插著茱萸,該是多麼的快樂。然而詩人想到的不只是歡樂,而是自己沒有在家鄉和親人們歡度佳節,所以親人在插茱萸時也會發現少了一個人,收句後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表現了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5樓:覀覀覀瓜瓜瓜

1、全詩內容: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這首詩說的不是中秋節,是重陽節。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6樓:一邊倒的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說的是重陽節。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

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指的是什麼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佳節指的是什麼節日?

7樓:匿名使用者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佳節」指的是:美好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指的是?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是什麼節日都適用嗎

8樓:高興的就是快樂的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不是節日都適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是重陽節。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

首句就用了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卻別有滋味地渲染出在異鄉做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從「每逢」二字來看,加倍的孤獨感不是這個節日才有,以前的諸多節日已有過。正是孤獨感久受壓抑,於今尤甚的情形下,詩人把凝聚在內心深處的佳節思親情結一吐為快。

獨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佳節指的什麼節

9樓:禰的生活小幫手

佳節:原意指美好的節日(詩中指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重陽節,即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為吉祥之日。

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10樓:一兩清歡一壺酒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應該是重陽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

王維長年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尤其是重陽節,在家家戶戶都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的日子裡,王維怎能不想起在家是和親人手挽著手,頭插著茱萸登高遠眺的情景呢?這個佳節更勾起詩人思念家鄉,想念家鄉親人之情。

全詩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是:我獨自一人在他鄉做客,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現在人們常用這兩句詩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11樓:誠信為本

這是唐朝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的佳節指的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九月九日指農曆,九在《易經》中為老陽,兩九相逢,稱為重陽。

12樓:匿名使用者

告訴你吧,親,一般人我可不說的咯:重陽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句詩句是什麼意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來每逢佳 源節倍思親。意思是 我獨自一人在他鄉做客,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現在人們常用這兩句詩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中的名句。全詩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什麼意思,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的意思

該詩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原文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該詩白話譯文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

句子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前面一句是什麼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山東的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前一句是什麼?九月九日是中國的重陽節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