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型別的中子星具有怎樣的特性,黑洞能被觀察到?

2023-03-22 14:35:07 字數 3468 閱讀 4355

1樓:花花就是我

其實不同型別的中子星它所具有的電荷是不一樣的,而且電子性質也是不一樣的,黑洞確實能被觀察到。

2樓:戀綸vs布草

不同型別的中子星外形差異大,而且在宇宙中的存在形態不同,有些探測類的中子星是能夠觀察到黑洞的。

3樓:青熒火

不同型別的中子星,他所具備的物理性質都是不同的,而且它所具備的力量也是不一樣的,黑洞是能夠被觀察到的。

µ±ºú¶´óöµ½öð×óðçê±£¬äü¹»°ñöð×óðçíìã»âð£¿

中子星、黑洞、白矮星、黑矮星的形成有什麼不同?

4樓:八哥說科技

1、恆星演化程度不同:

白矮星的內部不再有物質進行核聚變反應,因此恆星不再有能量產生。黑矮星 (black dwarf) 是類似太陽質量大小的白矮星(或質量較小的中子星)繼續演變的產物,其表面溫度下降,停止發光發熱。

同白矮星一樣,中子星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它也是在老年恆星的中心形成的。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恆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

2、形成表現不同:

當老年恆星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約8~2、30倍時,它就有可能最後變為一顆中子星,而質量小於8個太陽的恆星往往只能變化為一顆白矮星。黑洞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區。黑矮星處於冷簡併態﹐不再發出輻射能。

3、組成機構不同:

黑洞核心坍縮,物質不可阻擋地向著中心點進軍,直到最後形成體積接近無限小、密度幾乎無限大的星體。白矮星的密度雖然大,但還在正常物質結構能達到的最大密度範圍內:電子還是電子,原子核還是原子核,原子結構完整。

中子星就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黑矮星(black dwarf)是中小質量恆星演化的最後期,以碳為主和少量塵埃構成。

5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都是恆星殘骸。它們的不同就在於原來恆星的質量。

恆星都是質量很大,會發光發熱的星體。它們放出能量是因為在進行劇烈的核反應。也是由於這種「**」使它們維持著較大的體積。

而任何反應都象燃燒一樣,總有把燃料燒盡的一天。核反應也不例外。當燃料燒盡它就「熄滅」了。

這時由於它巨大的質量,根據萬有引力,在相應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就開始「坍縮」。所有的物質向中心擠壓。中心的密度越來越大。

最後把物質的原子也壓垮了。又進一步壓縮。由於星體質量不同,引力大小不同。

最後的結果也不一樣。

象太陽這樣質量的星體最後壓垮了原子。把原子核壓到了一起。這樣的恆星「殘骸」就是白矮星。

白矮星能量繼續衰減後就成了紅矮星、褐矮星、黑矮星。這些其實是一類。不同階段而已。

如果象太陽質量10倍這樣大的恆星。最後引力會把原子核也壓碎。而把中子擠在一起。這樣的就是中子星。

再大。象太陽質量30倍以上的恆星。最後把所有的基本粒子通通壓爛。成了一粒「夸克糊」,幾乎沒有體積的一個「點」。這就是可以結束時間,吸進任何東西包括光的,神秘的黑洞。

6樓:遠超光速

我這樣和你說。

先分出一個總體,定為1,1是塵埃和氣體的原始恆星雲在引力吸引下坍縮並形成一個恆星。

1可以轉變為2,3a,3b,3c,其中2是最低質量恆星(褐矮星)出現並直到其燃盡之前保持不變。3a,3b和3c是主序星在核中燃燒氫元素。在分別說明一下。

3a是一個太陽的質量,3b是10個至30個太陽的質量,3c是30個太陽質量以上。3a又可轉變為4,4是當氫燃料被耗盡氦核形成,一個氣體的外層開始膨脹。3b和3c也可以轉變為4。

3a轉變的4後又轉變成5,5是具有一個太陽質量的紅巨星有一個碳核,碳核被一個燃燒氫的殼和氣體外層所包裹。5之後可以轉變為7,7是具有一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坍縮為一個白矮星。3b和3c轉變成4之後又轉變為6。

6是一個超巨星,這是質量從10個直到超過30個太陽質量的大質量恆星。6可以裝變為8和是具有10個太陽質量的恆星的引力坍縮形成一箇中子星。

9是具有30個太陽質量的恆星的引力坍縮形成一個黑洞。

我建議你畫一個箭頭圖幫忙理解。

7樓:匿名使用者

說簡單些,恆星的壯年階段叫主序階段,這時恆星叫主序星,主序星後期會演變為一顆紅巨星,幾乎每顆恆星都會變為紅巨星。然後紅巨星會繼續演變,當這顆恆星質量有太陽十倍大的話,這顆由恆星演變的紅巨星會爆發,這叫做超新星爆發,爆發後,紅巨星的核心將不斷坍縮,最終演變為一顆質量超大的中子星,中子星的質量為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竟為一億噸。然而,如果這顆恆星的質量大於太陽質量的三十倍,那麼紅巨星超新星爆發後,核心將坍縮的更厲害,直到小於這顆恆星的史瓦西半徑,連宇宙最快的速度也無法逃離它的引力,這時的天體就叫黑洞。

當然小於太陽十倍質量的恆星在變為紅巨星後,會在紅巨星內部形成一顆新的天體,這個天體叫白矮星,在形成白矮星的過程中紅巨星的外層會變為星雲,然後過很長的時間,白矮星的能源耗盡,它就會變為黑矮星,由於一顆恆星由形成至演變為黑矮星的生命週期比現今宇宙的年齡還要長,因此現時的宇宙並沒有任何黑矮星。

8樓:匿名使用者

它們的質量不一樣啦,不同質量的恆星坍縮後也有不同的形態,就形成上述幾種。

中子星,夸克星,黑洞誰密度最大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首先如果夸克星存在的話,它的密度會高於中子星。夸克星的設定是中子星在重力作用下繼續受到擠壓,強相互作用導致中子物質重組,形成更緻密的夸克星。

如果不考慮量子效應下電荷、自旋、色、味屬性的話,中子星可以被視作一個巨大的原子核,而夸克星則相當於一個巨大的中子。

當然,目前夸克星只是一個假設,尚無任何物理或天文實證能夠證實這個假設。

而理論上,夸克星也只是介於中子星和黑洞之間的一個狀態,並不一定能持續存在,很可能只是中子星向黑洞塌縮過程中的一瞬間。

最後說黑洞的密度,這個問題有兩個不同的角度。

黑洞的核心是奇點,也就是具有一定質量,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一個點,這個點不能用現有的任何常理來解釋,所以稱之為奇點。所以這個意義上講,黑洞的密度是無限大。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黑洞會產生一個區域,也就是自奇點周邊,一定距離的球體,這個區域內光也不可逃逸,這個區域的半徑被稱之為史瓦西半徑,也就是說史瓦西半徑以內不可觀測,很多情況下,大家也把史瓦西半徑作為黑洞的大小,從這個意義上講,黑洞又是有一定密度的。

數學上看,史瓦西半徑與黑洞質量成正比。理論上黑洞質量無上限(當然這個宇宙肯定是上限,另外某種意義上講,整個宇宙也可以視作一個黑洞~~這是別的話題了),所以隨著黑洞的質量增大,實際上密度是減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密度甚至會比地球周圍的稀薄太空都要小,這一點非常有趣。

10樓:呼樹花闞卿

黑洞,是已知天體中密度最大的。因為密度大的物體引力也大,黑洞的定義是光也無法脫離它的引力,這類光無法脫離的天體統一叫做黑洞。而中子星,都是肉眼可見的,由此可知,黑洞引力最大。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子星 黑洞可以認為是一個通道。

很不明白啊關於中子星,一個關於中子星的形成的問題

如果原子是一個不可壓縮的固態小球,那麼鋨應當是所有物質當中密度最大的了。這樣,一立方厘米物質的重量絕不可能超過一公斤,當然就更談不上會有幾噸重了。但是原子並不是固態的,紐西蘭出生的物理學家盧瑟福早在1909年就曾經證明,原子中的大部分空間是空的。原子的外圍只含有非常輕的電子,原子的99 9 的質量都...

能否利用中子星,白矮星或黑洞的形成來使胖子變壯漢

中子星,白矮星以及黑洞都是恆星衰變之後的產物,均為緻密天體。白矮星 恆星在核能耗盡後,如它的質量小於1.44個太陽質量就將成為白矮星。中子星 恆星在核能耗盡之後,如果它的質量在1.44 2太陽質量之間就會成為中子星。黑洞 恆星在核能耗盡後,如質量超過2太陽質量,則平衡狀態不再存在,星體將無限制地收縮...

不同型別花卉對光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 食物 的能源。花卉通過翠綠的葉片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礦物質和水分,在陽光的作用下,葉片將這些 原料 製造成生長髮育所需的 食物 供生長髮育之需。不同型別花卉對光的要求有所不同。1.陽性花卉 陽性花卉的特點是喜陽光而不耐廕庇,如陽光不足,則易於徒長,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