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秋於菊菊香
仡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隆林等地。農曆正月十四中午,每家以兩人為一組,帶上公尺酒、豬肉、糯公尺飯出門拜樹。
仡佬族的拜樹節時間是每年農曆正月十四日。節前,由六戶人家負責收錢買祭品,由一人推石磨空轉三次,表示告之山神,並逐巷逐寨吶喊"久剁刀"(意即祭山神)。節間,在山上用樺樹枝扎一高1公尺寬1公尺的小屋,放置於大神樹底下,插以三角形小彩旗,牽雞、豬、羊繞樹三次宰殺祭祀,燃以香、燭、紙,請山神入座祭之,鬼師唸唸有詞,全族跪拜,以祈禱神靈保佑,五穀豐登。
這一節日使拍隱譽得許多仡佬村寨至今仍儲存著千年古樹。
拜樹節這天家家戶戶帶上酒、肉、糯公尺飯、鞭炮,輪流向房前屋後及山上的樹木"拜樹"儀式,預祝林木旺盛,果樹豐收,並刨掉樹根周圍的野草,培土,選遠山上一棵高大的樹作"代表"去拜。拜樹節後全寨就自發地進行造林活動,形成習俗,成了綠樹造林的乙個好傳統。
仡佬人民拜樹,並不是拜所攜好有的樹,而是隻拜青剛樹。因為青剛樹是仡佬族的祖宗樹,它同這個民族在歷史上的遷徙活動有關。仡佬族有一首民歌唱道:
雲南下來一條河,這裡流來那裡落。
仡佬古時無住址,貴州遷來廣西落。
相傳在古代,居住在貴州安順等地的仡佬人民,曾經向廣西的隆林遷徙。由仡佬族的"大房"(輩分最高者,下同)帶著祖公婆的香爐和靈位先走,經過的道路,都用樹葉打記號,為後邊來的本族人做路標。
大房"邊走邊觀察各地的山山水水,總想找個可以開發的好地方定居下來,建設家園,繁衍後代,振興仡佬。他走了一山又一山,過了一村又一村,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終於愛上了乙個地方。只見那個地方四周山青樹綠,"草有九擘(擘,兩手向橫平伸的長度)長,樹有九擘高,燒茺能種地,挖坎可造田,牧畜有水草,林業更優先"。
實在是個開發的好地方。"大房"一打聽,才知道他來到了現在的隆林縣德峨鄉磨基村下衝屯,於是,他決定在這裡定居。
居住在下衝屯的人們,熱情地接待了仡佬族的開發者。沒有房子,就騰出自己住的半間讓仡佬客人住。這使"大房"十分感激。
然而,當他看到堂屋己佈置上主人家的祖宗神位後,不禁發愁了:自己帶來的祖宗靈位安置在**!如果自己的祖宗神位同主人家的安在一起,這是襲段不合風俗的。
大房"一時無法決定,只好悶悶不樂的走出寨子。<>
2樓:半世
拜樹節為什麼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也是有原因的。原來,"大房"最先到下衝後,以為隨後嫌猛遷徙的仡佬族人會沿著他放的路標找到他的。
誰知,那些用樹葉做成的路標,很快就被牲畜吃光了,後面的來人看不見路標,就分頭四處去找尋"大房"找不到就自己落實地方定居下來。過了很久,分散居住在隆林各地的仡佬族人,才知道"大房"定居的地點。為了紀念祖宗,全族討論定在每年中的重大節日,所以,每個人都自覺承擔節日賦予的義務。
如祭祀旁螞所需的一頭黃牯子牛,每年都輪流由三戶人獻出,合夥養或湊錢買都行;今年這三戶出了牛,明年就輪到另外三戶出就這樣週而復始。祭祀祖宗樹的前幾天,首先殺牛聚餐,除本族人參加外,還邀請附近寨子的各族人民來會餐。會餐只吃牛下水及其他酒菜,留下牛心到八月十五祭祀祖宗樹。
牛肉則按會餐人數平分運者埋每人乙份帶回家。<>
3樓:等地久天荒
祭祀祖宗樹時,由"大房"主祭旅冊。先將兩隻半斤重的小公雞扭斷脖子,扯出翅膀、雞腳以及牛心等作為祭品,祖胡改公樹放乙隻雞頭,雞左邊的翅膀和腳,祖婆樹也放乙隻雞頭及右邊的翅膀和腳,均用紅紙包好後,分別送進祖公祖婆的樹洞裡,再用紙錢封好樹洞,由"大房"向祖宗樹下跪祈禱,敬酒、鳴炮、會餐,並將牛心分給本族各戶。
分牛心是有嚴格規定的:只分給本族中各戶的"大房","大房"有多少人,牛心就切成多少片,每人只分一片;晚輩及婦女均不得享用。
拜樹節,農曆正月十四中午,每家以兩人為一組,帶上公尺酒、豬肉、糯公尺飯出門拜樹。選擇高大的樹,由近及遠舉行停工先在樹前點燃鞭炮四響,一人向樹身輕砍三刀,成嘴巴狀,每砍一刀問答一句。然後將祭品塞進"樹嘴",用紅紙封住,表拆做巨集示樹飽勁足。
接著除草、培土、植樹造林。<>
詳解仡佬族的節日有哪些
4樓:陽陽
仡佬族的傳統節日。
八月節。仡佬族是中國的乙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於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
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幾個青年把一頭頭戴大紅花的黃牛牽來,寨中最長者——「族老」開始禱告,祈求五穀豐登;樂隊奏起「八仙」曲,同時鳴粉槍、放鞭炮。然後殺牛,割下牛心,每戶乙份,表示全族團結一心。
隨後,「族老」還率眾捧著小豬、老雞、大鵝三牲,到菩薩樹下祭祀。禮畢,全族歡聚一堂會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戶舉行家宴後,婦女們偕兒帶女回孃家送禮;男人們串街會友,唱歌、談天。
據說,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動一直延續到節日的最後一天。
仡佬族的其他特色傳統節日。
大 年: 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蟲蟲螞蟻,追亮火蟲,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
大年重在燈。
三月三: 山王菩薩生日,有些仡佬族為了還願而祭祀山王。
清明節: 跟祖墳掛青。
端陽節: 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 半 : 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嘗新,祭祀祖先。
重陽節: 一般八月十五,打餈粑,走親戚(送餈粑)。
小 年: 一般臘月三十,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晚上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小年重在火。
維吾爾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維吾爾族重大的節日有 古爾邦節 肉孜節 諾魯孜節。一,古爾邦節。家家戶戶都要宰羊 煮肉 趕製各種糕點等小吃。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 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己吃和招待客人。二,過肉孜節。成年的教徒要封齋一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不準進食。肉孜節意譯為 開齋...
彝藏回傣蒙古族的節日是什麼?彝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流行於雲南 貴州 四川等彝族地區。白 納西 基諾 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藏族的傳統節日包括雪頓節 大佛瞻仰節 祈禱節 望果節 展佛節 失勤節 藏曆新年等。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 古爾邦節 聖...
節日的意義是什麼?節日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是問的節日的含義還是說節日存在的意義,如果是含義,那上面那位朋友已經給了很標準的答案,如果你問的是為什麼會有節日存在的意義,那我以我本人的想法給你答案,首先,很多節日的存在都是紀念世界上歷史上某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為了讓後人記得並傳承下去,所以把那一天定為某某節日,而且如果世界上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