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身上哪些部位可以做成回鍋肉?

2025-05-06 15:35:07 字數 5494 閱讀 9949

1樓:網友

<>12就是坐墩肉。

其他部位名稱及用法。

1、豬頭肉:裡面包括牙頜、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豬頭肉皮厚、質地老、膠質重。適宜涼拌、滷、醃、燻、醬臘等。

2、梅花肉(眉毛肉、鳳頭皮肉):此處肉皮薄,微帶脆性,瘦中夾肥,肉質較嫩。適宜滷、蒸、燒和做湯,或回鍋肉等。

3、頸肉(又稱朝頭肉、豬頰肉):其肉質地老乎早、肥瘦不分,宜於做包子餃子餡,或紅燒、粉蒸等。

4、前腿肉:這個部位的肉有肥有瘦,肉質較老。適宜做包子、涼拌、滷、燒、醃、醬臘、鹹燒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稱前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適宜涼拌、燒、制湯、燉、滷、煨等。

6、前腳(又稱前蹄、豬手):質量比後蹄好。此處只有皮、筋、骨骼,膠質重。適宜作燒、燉、滷、煨等用。

7、裡脊:此處肉質嫩、肥瘦相連。適宜滷、涼拌、醃、醬臘搏雀或做回鍋肉,肥膘可做甜燒白等。

8、正保肋:此處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質較好。適宜蒸、滷、燒、煨、醃,可烹製甜燒白、粉蒸肉、紅燒肉等。

9、五花肉(三線肉,二刀保肋):這個部位的肉因肥瘦相間,共有五層,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質較嫩,肥瘦相間,皮薄。量適宜燒、蒸、鹹燒白、紅燒肉、東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稱下五花肉、拖泥肉、軟窩等):其位於豬腹部,肉質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適宜做燒、燉、炸酥肉等。

11、臀尖(坐墩肉):肉質嫩、肥多瘦少。適宜涼拌(白肉)、滷、醃,做湯,或回鍋肉。

12、二刀臀尖(坐板肉、二刀肉):因為它是第二刀,顧名思義,就稱歲銀雀為二刀肉,靠近後腿的那塊肉,有肥有瘦,肥瘦搭配,而且瘦多肥少,標準回鍋肉的用料,肥3瘦7的回鍋肉吃起來才能會肥而不膩嘴,瘦而不塞牙。

13、後腿肉:此處肉好、質嫩,有肥有瘦,肥瘦相連,皮薄。適宜做白肉(涼拌)、滷、醃、做湯,或回鍋肉等。

14、 後肘(又稱後膀):質量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5、後腳(又稱後蹄):質量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6、豬尾:皮多、脂肪少、膠質重,適宜作燒、滷、涼拌等。

2樓:沁香一片又一片

豬身上除了內臟,豬頭外,其餘帶皮部分的豬肉,都是可以用來做回鍋肉的。

回鍋肉選哪個部位的豬肉

3樓:蝴蝶眨幾次眼

正宗的四川回鍋肉一定要選用豬臀肉,而且最好是選用與豬尾巴相連的那一小塊五花肉,每頭豬僅能提供2~4斤左右。

那麼,為什麼一定非要選豬臀肉呢?因為,豬整天沒事的時候都在搖它的尾巴,甚至包括其進食時都在搖尾巴。因此這個部位的肉因運動而變成「活」肉,吃起來的效果就跟豬蹄(腳)上的肉是同樣的,肥而不膩。

其實,除了豬臀肉外,豬的後腿肉也是用來炒制回鍋肉的好食材。要當天宰殺的鮮豬肉,最好是肥瘦相間的豬後腿部位巴掌大的那塊肉,後腿二刀,肥四瘦六寬三指,太肥則膩,太瘦則焦,太寬太窄都難成型。

但是,現實生活中,上述兩種肉都是比較難求的。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一般都選用好一點的五花肉。

回鍋肉最好選用豬的哪個部位做?又需怎樣做才好吃?

4樓:不是所有的認真都對

回鍋肉最好選用豬後丘來做,而且是靠近尾巴的那個地方,這樣的肉吃起來比較活,就像豬爪一樣,肥而不膩。掌握了正確的烹調方法,回鍋肉非常好吃,先把豬肉放到水裡煮熟,一定要放上調料,帶著皮,煮到九成熟,撈出來過涼水切成薄片,再放上一些調料,迅速翻炒。

回鍋肉首先是選肉是很關鍵的,選用豬後丘的肉,豬臀尖的肉回鍋肉要選用那種五花三層的,一定要帶皮,吃的就是帶肉皮的這個味道。所以在選取豬肉時候很關鍵,一定要選豬臀尖的肉,也有說是豬後丘的肉。因為這個地方的肉是最靠近豬尾巴的地方,豬是一種最閒適的動物,沒事的時候就搖搖尾巴,那麼靠近尾巴的肉也就是最活的,口感非常好。

回鍋肉要先把豬肉煮一下,九成熟撈出來過涼水做回鍋肉第2步的關鍵就是把豬肉煮一下,豬肉帶皮放到鍋裡,煮到九成熟,這時候給撈出來,過涼水,這樣可以去血水,也更加酥軟。如果不煮一下,那麼這個肉就發硬,影響口感,做回鍋肉就不好吃。

回鍋肉第三步是把豬肉炒一下,兩面都變色打卷,放入郫縣豆瓣醬做回鍋肉這一步也是很關鍵的,要把切好的豬肉片放到鍋裡面炒一下,讓兩面都變顏色,然後打卷,這個時候放入郫縣豆瓣醬,再放入一些青椒,白糖醬油放進去,再放一些蔥,菜就可以出鍋了。可以稍微悶一會,這樣如果牙齒不好的人也可以咬動。回鍋肉我好久沒吃了,自己乙個人很少做菜,真是嫌麻煩,所以我覺得遇見乙個好廚子真是不容易。

做菜好不好吃在於自身修煉,同時也在於選材和火候,調料一定要放足,千萬別捨不得。否則就會影響口感,大家有時間一起交流美食吧。

5樓:職場導師陳元芳

回鍋肉最好是用豬腿肉做比較好。首先把豬腿肉放入鍋中焯水,然後撈出來切成片。再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把豬肉放進去。

再加入一些生抽,老抽,食鹽,翻炒均勻。然後再加入一些包菜,木耳,大火猛炒,等炒入味即可出鍋。

6樓:白珍全全全

用豬的肚子上那一塊肉非常的好吃,首先我們把肉清洗乾淨,切開起鍋燒油,把配料放入鍋中翻炒,倒入適量的清水,再把切好的豬肉也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調味品,等到出鍋以後就可以享受這道美食了。

7樓:來戰小生

回鍋肉選用豬腿肉最好,肉不算太肥,需要加入適當辣椒和麻油,回鍋肉味道更佳。

回鍋肉用什麼部位的肉

8樓:房前法桐

回鍋肉是一種四川傳統菜式中家常菜餚的代表菜餚之一,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色香味俱全:色澤亮紅,鹹鮮微辣,略帶回甜。

豬肉是大家日常肉食中最常吃的食材之一,它適合多種烹飪方式,味道好吃。但是豬身上不同部位上的肉,特點不一定,對應的做法也不一樣。豬前腿肉適合家常小炒,包子餡,餃子餡。

豬後腿肉多用於滷肉,燉湯,做肉丸子。裡脊肉更嫩些,煎,炸,熘,爆都可以。五花肉可炒也可做紅燒肉,粉蒸肉,梅菜扣肉。

川菜回鍋肉用的是後臀肉,香而不膩,越吃越好吃。

9樓:海蝶輕唱

回鍋肉用什麼部位的肉,回鍋肉最好選用五花肉。吃起來口感好,特別香。

豬肉怎麼做成回鍋肉?

10樓:網友

回鍋肉的材料一般是:豬後腿二刀肉(在臀尖肉斜下方)或者五花肉。

做法:1.肉的初步熟處理:冷水下肉,旺火燒沸鍋中之水,再改中小火煮至斷生(剛熟之意),撈起用帕子搭在肉上自然晾涼。

注意:煮肉時應該加入少許大蔥,老薑,料酒,精鹽,以便去腥)

2.青蒜苗的處理:將其蒜苗頭(白色部位)拍破(利於香味溢位),白色部位切馬耳朵型,綠色葉子部位切寸節(約3cm)

3.肉的刀工成型:肉切成大薄片(一般長約8cm*寬5cm*厚。

4.回鍋工藝:

4-1.鍋內放少許油,下白肉,煸炒,肥肉變的捲曲,起燈盞窩。

製作方法(14張)

把肉鏟到鍋邊這個是懶人的做法!呵呵!其實應該是把肉先剷出來在炒豆瓣醬的)

4-2.下豆瓣醬和甜麵醬,炒香上色(看到油色紅亮)

4-3.先下青蒜苗頭(白色部位),略炒聞香在下蒜苗葉(綠色部分)同炒。

4-4.調味加入少許豆豉(需剁碎),白糖,味精,即可。(鹹味可根據此時菜餚具體鹹度或個人口味酌加)

5.注意事項:

5-1:肉要冷後再切否則易碎(要的匆忙可以用自來水沖涼)

5-2:嚐嚐豆瓣的鹹度才好確定用鹽量。

5-3:甜麵醬用水按1:2比列進行稀釋後再用。

5-4:甜麵醬和醬油起到調色和增香之用,適量。

11樓:井家的露寶

主料:五花肉半斤,尖椒乙個,青蒜4-5根。

輔料:白糖2茶勺,生抽1湯勺,鹽2克,雞精5g,料酒5g,薑片兩片,蔥段三段,蒜片兩瓣,郫縣豆瓣醬1湯勺。

做法:1、青椒切菱形段,青蒜拍一下蒜頭,切寸段。蒜頭和蒜葉分開放。

2、預先處理過的五花肉切薄片,越薄越好。俺就這刀工了,算比較厚的啊。

3、蒜拍碎(沒拍),郫縣豆瓣剁成茸(碎點兒好看也好吃)。

4、處理好的肉片下油鍋,旺火煸炒。直至肉片打卷,變得焦黃。

5、將超好的肉片撥至一邊,下入蒜末和郫縣豆瓣,用小火炒出紅油。

6、倒入尖椒段和青蒜蒜頭,烹入糖,生抽,鹽。注意:郫縣豆瓣醬和生抽均有鹹度,鹽一定要酌情放。

7、待尖椒和蒜頭香味出來,放入青蒜葉及雞精兜勻。青蒜葉熟的很快,這個步驟只需要30秒或者更短,只要看到青蒜葉被油裹住就可以了。

12樓:網友

就是先把整塊肉煮,然後在加配料炒一下,至於怎麼炒就隨便你了。

13樓:慶民於

帶皮豬肉(肋條)每塊半斤。洗淨焯透。炒鍋打底油,下大料、蔥結、姜塊略炒下肉塊烹料酒加白糖大火燒開,小火燉至八成熟。撈出晾涼改刀2公釐厚的大片。

另置炒鍋,打底油,8成熱蔥姜公尺熗鍋,烹料酒生抽加肉片翻炒片刻。下精鹽、味精、白糖、蒜苗、水發木耳略燜出鍋裝盤。

14樓:網友

主料:豬肉。

輔料:青蒜 植物油 甜麵醬 醬油 料酒 白糖 郫縣豆瓣 豆豉 姜 蔥。

做法:1.將豬腿肉洗淨,鍋中放入適量水和薑片、蔥段,水開後放入肉煮至剛熟(約10分鐘,用筷子能戳透肉),撈起用冷水稍浸,瀝乾2...這就是網上說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直接在網頁上搜回鍋肉的做法,很詳細的。

回鍋肉是用哪個部位的肉來弄的

16樓:網友

用的是五花肉。

回鍋肉主料。

五花肉500克 青蒜苗250克。

郫縣豆瓣醬1湯匙。

輔料生薑一塊 花椒10數顆 醪糟(料酒)1湯匙 鹽少許 白糖少許 生抽1湯匙。

回鍋肉的做法步驟

1. 五花肉洗淨。

2. 加入生薑和花椒(花椒用紗布包好),放入溫水中煮約30分鐘,以能用筷子輕鬆地插入肉皮為好,撈起放涼後;

3. 切成薄片。

4. 蒜苗斜片成段(這樣片成的蒜苗易熟且入味),並儘量將蒜白與蒜青分成兩部分;郫縣豆瓣醬剁細;

5. 醪糟一湯匙(可用料酒和白糖替代)

6. 炒鍋燒熱,放少量油,放花椒和乾紅辣椒熗鍋,至花椒稍焦撈起(如果不能吃辣,只用花椒);放入肉片翻炒至微卷,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勻,加醪糟炒出香味;根據口味放少許鹽或生抽調味;再下蒜白部分略炒至六成熟,最後放蒜青部分快速翻炒至變色即可。

7. 再炒個包菜配的回鍋肉,這回不用醪糟,用料酒和白糖替代。

8. 包菜用手撕成片(包菜杆子和菜心可以做泡菜原料,或另炒);

9. 青椒、紅椒、大蒜切片;郫縣豆瓣醬剁細;因為沒有用蒜苗,就要切些蒜片替代提味!

10. 重複步驟6的做法,將肉片炒至微卷,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勻,根據口味放鹽或生抽,因為郫縣豆瓣醬本身很鹹,要特別注意不能放多了!然後烹入料酒,加少量白糖(這個環節替代了醪糟);再依次放入蒜片、青、紅椒片翻炒片刻,最後放入包菜葉,略炒至菜葉變軟,調味後裝盤即可。

因為配的蔬菜比較多,調味要比蒜苗回鍋肉略重些才入味。

11. 煮肉的湯不要浪費了,加點青菜或別的什麼蔬菜就是乙個很不錯的湯。比如:冬瓜肉元湯或蘿蔔湯……有肉,有菜,還有湯,相當豐盛的一頓飯!

製作香菇土豆回鍋肉需要準備哪些食材?製作方法是什麼?

製作冊陵敬香菇土汪茄豆回鍋肉,要準備香菇,土豆州慎調料,瘦肉。蔥花蔥薑蒜,將香菇,土豆還有其他全部都洗乾淨,切好。肉先焯一遍水。然後放到砂鍋裡燉。需要香菇,土豆,豬肉。還有一些配料製作方法是把豬肉,土豆,香菇還有一些配料放在鍋裡炒制。土豆香菇烹調方法 土豆香菇燒肉是一道很容易就能做好的簡單家常菜。選...

回鍋肉都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做法?哪一種做法最容易上手?

回鍋肉要做好,一般需要注意幾點,第一點是回鍋肉的去腥去膩,第二點需要豆瓣醬,第三點需要蒜苗。做法是將五花肉冷水下鍋,焯水後撇去血沫,加入蔥薑蒜料酒,煮治定型筷子能扎透撈出,晾涼放入冰箱冷藏備用,鍋中燒油加入蔥薑蒜炒香倒入豆瓣醬,把切好的五花肉片,放入鍋中翻炒出油,匯入切好的青蒜苗,超出香味,調味後即...

想要做出正宗回鍋肉,需要掌握哪些關鍵技巧?豬肉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回鍋肉是四川的一道家常特色菜,在川菜系中屬於代表菜。在四川家家戶戶都會做回鍋肉,招待客人或逢年過節,各家各戶都會做這道一菜。想要做出正宗回鍋肉,需要掌握哪些關鍵技巧?豬肉的處理方法是什麼?因為要把豬後腿的二刀肉煮熟後再回鍋炒,所以叫回鍋肉。此菜色澤紅亮,肥而不膩,頃裂香辣美味,特別的下飯。要當天宰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