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no1. 電子管,使用機器語言和組合語言,用於科老伏學工程計侍陪攜算。
no2. 電晶體,使用高階語言,用於資料處理。
no3. ssi,msi,出現os和資料庫。
no4. lsi,vlsi,基本是現在的家用pc機了。
不過對於日益的數亂純據資訊化,以後會著眼於計算機的智慧型型。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通常是按計算機所採用的什麼來劃分的
2樓:家居小能手就是我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通常是按計算機所採用的電子器件來劃分的。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型電子裝置。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孫飢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則亂返軍事科研應用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範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資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的不同階段,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陪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計算機。
計算機發展階段通常採用什麼劃分
3樓:風松的
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是根據電子元件來劃分的。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儲存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儲存器、磁鼓、磁芯;外儲存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組合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螞握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電晶體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面的作業系統、高階語言及其編譯程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效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積體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msi、ssi),主儲存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拿物含靠性有了顯著提高,**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書處理和圖形影象處理領域。
第4代:大規模積體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嚮物件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臺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
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一、主要特點<>
1、運算速度快:
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準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複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
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消笑。
2、計算精確度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飛彈之所以能準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位)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計算機的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什麼 什麼 什麼和什麼。
第一階段 電子管。計算機 年 主要特點是 採用電子管作為基本邏輯部件,體積大,耗電量大,壽命短,可靠性大,成本高。 採用電子射線管作為儲存部件,容量很小,後來外儲存器使用了磁鼓儲存資訊,擴充了容量。 輸入輸出裝置落後,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沒有系統軟體,只能用機器語言。和...
計算機發展階段的劃分依據是什麼,計算機四個發展階段的劃分依據是什麼
第一代計算機 1946年 1957年,主要元器件是電子管。運算速度較低,耗電量大儲存容量小,電腦只能在少數尖端領域中得到運用,一般用於科學,軍事和財務等方面的計算。第二代計算機 1958年 1964年,電晶體代替了電子管。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 重量輕 壽命長 效率高 發熱少 功...
劃分計算機發展的階段的主要依據是
1.第一代計算機 1946年 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電子管。2.第二代計算機 1958年 1964年 用電晶體代替了電子管。3.第三代計算機 1965年 1970年 以中 小規模積體電路取代了電晶體。4.計算機 1971年至今 採用大規模積體電路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主要依據 電子元件的分類 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