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戰先算,多算取勝應該要怎麼理解?

2025-05-23 12:10:01 字數 1141 閱讀 6084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出自何處?

1樓:乾萊資訊諮詢

意思是: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軍形篇》。

節選原文: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譯文: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敗敵人而普天下都說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這就好像舉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見太陽、月亮不算眼明,聽見雷霆不算耳聰一樣。古代善於作戰的人,總是戰勝容易戰勝的敵人。

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既沒有卓越過人的智慧,也沒有勇武顯赫的名聲。他們進行戰爭的勝利不會有差錯,之所以不會出現差錯,是因為他們作戰的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是戰勝了在氣勢上已失敗的敵人。

善於作戰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進攻敵人的機會。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祥此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善於用兵的人,必須修明政治,確保法制,就能夠主宰戰爭勝負的命運。

如何理解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2樓:督蒙

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軍形篇》

意思就是: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

用現在的話勝利之師不打無準備之仗。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出自何處?

3樓:匿名使用者

本句出自---孫子兵法-形篇》

可以譯成---處於勝利地位的軍隊通過先製造勝利的態勢然後向敵人挑戰進攻,處於失敗地位的軍隊被迫先行作戰然後設法謀求勝利的態勢轉向防守。

7先算乘得再算減得

計算17x3時,可以先算 7 乘 3 再算 10 乘 3 最後把兩個 積 相加得 51 希望能幫到你 先算5乘5,得25,再算25減7得18 先算5 5得25 再算25 7得18 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計算5乘 36減29 先括號,再乘除,後加減 5 36 29 先計算括號內的,36 29 7...

為什麼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數學是先算乘除還是先加減

對呀,這個就是全世界公認的嘛,這個在數學上就是規定一個公式,要先算乘除,然後再算加減,這樣算是不會錯的。乘除是相較於加減的高階運算。以乘法為例,n個相同的數a相加,就是na.本身就隱含了括號的意思。理解的話,可以從定義出發,我們是如何定義加法的,如何定義減法,接著又引出了乘法和除法。這個有關內容可以...

口算32 3時可以先算3再算3最後算

2x330x3 90 6 30 3再算2 3最後算90 6得96 30290 6 96 口算45 3時,可以先算 3再算 x3,最後算 得 口算45 3時,可以先算 40 3再算 5 x3,最後算 120 15 得 135 口算32x3時可以先算多少乘三,再算多少乘3,最後算多少 多少,得多少?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