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豆豆寶寶
行測題型及分值分佈:
行測分值分佈是:數字推理每道題目是分/題,語言理解分/題,判斷推理題(圖形推理分/題,演繹推理分/題,定義判斷分/題),常識分/題,資料分析分/題)
總題量135題,常識判斷35題,言語理解35題,數量關係15題,判斷推理30題,資料分析20題。
行測答題須知及注意事項:
1.時間要管理好。考卷開啟後,不要忙於做答,先把卷子瀏覽一遍;瞭解總的題量以及大概難度情況,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題所用的時間,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答題過程中靈活掌握。
2.解題順序要靈活。千萬不要在難題上花太多的時間,先保證把會做的題目做完,否則得不償失。遇到難題時,在上面劃乙個記號,而後跳過它們,若答完所有題時尚有時間可以再思考這些題目。
3.學會放下不糾結。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時想不起來,有一種話到口邊卻說不出來的感覺,心理學中稱為「舌尖效應」。
在行測考試中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要緊張,可以暫時把題目放在一邊,先做其他的題,過一會再回過頭來思考這個問題,也許就會想出答案。
行測數量關係常考題型及解題技巧有哪些?
2樓:我叫蕭笑
提起數量關係,很多同學都很頭大,尤其是數學不好的同學,看到數字很容易被繞暈,更別提快速解出正確答案了。今天先分享五種題型的技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和倍問題。
問題描述:已知兩數之和及倍數關係,可快速得出這兩數。
秒殺公式:大+小=和;大=倍×小, 則:小=和÷(倍+1);大=倍×小=和-小。
2、差倍問題。
問題描述:已知兩數之差及倍數關係,可快速得出這兩數。
秒殺公式:大-小=差;大=倍×小,則:小=差÷(倍-1);大=倍×小=差+小。
3、和差問題。
問題描述:已知兩數之和及兩數之差,可快速得出這兩數。
秒殺公式: 大+小=和;大-小=差; 則:大=(和+差)÷2;小=(和-差)÷2
4、日期問題。
問題描述:若2017年7月10日星期三,則2018年8月10日星期幾?
秒殺公式: 平年:365=52×7+1 平過1; 閏年:366=52×7+2 閏過2。
5、植樹問題。
問題描述: 在乙個路段上植樹,植樹方式不同,棵數和段數的關係不同。
秒殺公式: ①不封閉路段:兩端植:棵數=段數+1;一端植:棵數=段數, ②兩端都不植:棵數=段數-1; ③封閉路線:棵數=段數。
以上就是教給大家的數量秒殺技巧,是不是很簡單呢。其實數量題目都不難,只要你掌握方法,記住秒殺公式,做起來會省時省力不少哦。
行測數量關係複習技巧
3樓:帳號已登出
行測數量關係複習技巧如下:
行測數量關係題型包括:計算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排列組合、概率問題、容斥原理問題、平面幾何問題,函式影象問題、日期年齡問題、盈虧問題、抽屜原理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和定極值問題。
數量關係題目難度較高,無法在短時間作答,主要考察考生基礎知識掌握得是否牢固。熟悉簡單的題型是難度提公升的關鍵前提。
考試所涉及到的考點,萬變不離其宗,考生可以通過對簡單題目的熟悉掌握,以不變應萬變,來更好地應對難度更大的題目。
解題技巧如下:一是多練。把數學基本題型——過一遍,這是數量關係複習的重中之重,平時對於敏世數量題,一定要多練,侍數掌握所有基本題型,提高解題速度。
二是學會放棄。數量題有的題目確實難度比較大,尤其是對一些專業偏文科類的考生和一些藝術類的考生。如果看到一道題目感覺很複雜,頭腦中一點思路都沒有,就要果斷選擇放棄思考,然後選擇自己第一感覺對的那個選項。
三是做題順序。數量關係的題目,儘量放在前老拿首期做。後期做容易恐慌。也不要放在第乙個部分做。
行測數量關係做題技巧有嗎,行測裡數量關係題有什麼技巧嗎?
數量關係是行測五個專項中分值最高的,但也是難度最大的,所以很多考生雖然很想在數量關係上有所突破,但都會被它的難度所阻礙,其實如果想要在數量關係上有所提升,除了掌握常考題型和常用的解題方法之外,還需要學習的就是分析解題路徑,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通過幾道題目來學習一下如何分析解題路徑。例題1 某鋼鐵廠...
國考行測 數量關係?公務員考試行測題目數量關係
在行測考試中,數量關係這一專項是大多數考生最頭疼的一部分。有的考生甚至直接跳過 無視這部分題,讓數量關係坐了多年的冷板凳。但是數量關係真的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嗎?例 商場銷售某種電腦,第乙個月按 的利潤定價銷售,第二個月按 的利潤定價銷售,第三個月按第二個月定價的 進行銷售,第三個月銷售的電腦比第...
浙江行測題數量關係數字推理7,8,10,12,14答案為什麼
我也想不明白啊 按照上面的規律,很明顯是等差數列,答案應該是16才對的。估計需要官方給出解釋啦!行測數列題8,10,14,18,括號選什麼?附原因。a 24 b 32 c 26 d 20 答案 26。原因 從左至右,兩數之差依次為2 4 4 8 8 預計此數列的規律即是相鄰兩數之差 2 4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