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後哪些保險可以退到,單位上班辭職可以退保險嗎

2025-07-11 11:01:17 字數 1795 閱讀 4338

1樓:匿名使用者

1、養老保險有個人賬戶,身份證號就是帳號,辭職後不能退,可以有三種處理方式:一是停止交費,形成繳費年限中斷,個人賬戶積累停止,但只要時間不長對今後影響不大;二是由個人全額繳納,即不中斷繳費把過去連同企業繳納的部分一併自己繳納顫叢,但這樣個人負擔較重不太合算;三是如果到外地謀職可以辦理保險轉移手續,到新的就業地區。不管哪種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單位按原帳號繼續繳費即可,不用補交,但就是不能退。

2、醫療保險,也有個人賬戶,辭職後處理方法基茄梁櫻本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的錢可以在當地繼續使用,但目前暫不能轉移,國家已經出臺了有關轉移辦法,今年7月1日以後等各地方**出臺了實施細則就可以實施。3、工傷保險渣如、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都沒有個人賬戶,辭職後保險自動解除,但失業保險只要繳費滿一年,不是個人原因造成的失業,就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不存在退的問題。

4、住房公積金,有個人賬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費用,全部形成個人賬戶總額,就如同銀行的零存整取所有權屬個人,辭職後只不過停止了存錢,但賬戶的錢還是你的,只要符合公積金提取規定,不管辭職與否,隨時可以提取,以後也可以續交,永遠不會作廢。

2樓:匿名使用者

自2010年以後,可以停 可以續 就是不可以退。

3樓:匿名使用者

單位都上過什麼保險 你的年齡多大 多少歲參加的工作。

單位上班辭職可以退保險嗎

4樓:

摘要。單位交的職工社保離職時候不能退,只有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養老保險繳納不足15年的一次性退還個人賬戶內餘額社保關係只能隨本人轉移,到新單位工作時職工社保由新單位繼續繳納。新單位與原單位在同一城市的,單位之間轉移,不需要個人辦理。

新單位在其他城市的,新單位開始繳納社保後,需要本人到原單位繳費的社保局開具轉移接續證明,交新單位繳費社保局後可以將兩地社保累計到一起如果離職後不再到其他單位就業,個人可以選擇不再繳納社保。或者個人也可以選擇在戶口所在街道社保所繳納居民社保,或者在存放個人檔案的人才中心繳納靈活就業社保。

不可以。單位交的職工社保離職時候不能退,只有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養老保險繳納不足15年的一次性退還個人賬戶內餘額社保關係只能隨本人轉移,到新單位工作時職工社保由新單位繼續繳納。新單位與冊消原單位在同一城市的,單位之間轉移,不需要個人辦理。

新單位在其他城市的,新單位開始繳納社保後,需要本人到原單位繳費的社保局開具轉移接續證明,交新單位繳費社保局後可以將兩地社保累計到一起如果離職後不再到其他單位就業,個橡弊人州如知可以選擇不再繳納社保。或者個人也可以選擇在戶口所在街道社保所繳納居民社保,或者在存放個人檔案的人才中心繳納靈活就業社保。

辭職之前單位給交的保險可以退嗎

5樓:創作者

以前單位交的保險,辭職後想自己交是可以的。個人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來繳納社保,但是一般只能繳納養老保險和醫保,其他的保險必須要由用人單位來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碧衫兄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塌棗本養老保險費。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悔襲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辭職後養老保險可以退嗎,現在辭職了,養老保險能取出來嗎?

首先肯定的是,養老保險是不能退的,只能轉移,你可以把養老保險轉移到新的工作單位,或者你自己辦理賬戶,轉移到你自己的賬戶上,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並且年齡到退休年齡,可以辦理領取手續。根據 社會保險法 規定,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餘額可...

員工辭職後,單位可以要求其承擔工作失誤的責任嗎?

員工離職後,如果本人在崗期間造成的重大錯誤,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的,是需要勞動者本人承擔起責任的,如果勞動者拒絕冊帆承擔起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州困雹障局 原勞動局 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 仲裁申請...

辭職後如何跟原單位要求補繳養老保險

你好,可以要求單位補繳保險,支付經濟補償金 加班費等。儘量協商要回,如果協商要不回,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內設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注意申請之前要組織好以下證據 1.勞動關係存在時間的證據,2.每月工資數額的證據。如需其他幫助,可來電或當面諮詢,本律師為您提供專業法律幫助,竭誠為您爭取最大利益!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