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魏武帝文的介紹
1樓:道看道
晉元康八年(西元二九八年),作者陸機,剛剛以臺郎出補著作郎,有機會在秘閣翻閱舊時的各種文獻,有一次讀到魏武帝曹操的遺令,其中既有關於政事的指示,也有許多關於家事財產的細碎囑咐。作者心有所感,寫了這篇弔文。文章充皆肯定了曹操一生巨大的業績和巨集偉的氣魄,但又對他過分牽掛身後的瑣事提出批評,認為這不是乙個通達的人所應持的態度。
本文辭藻華麗,卻又很有情韻,是一篇佳作。
吊魏武帝文的作者
2樓:小尛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好遊權門,與賈謐親善,為「魯公二十四友」之一。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
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我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其實陸機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我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陸機出身名門,祖父陸遜為三國名將,曾任東吳丞相,父陸抗曾任東吳大司馬,領兵與魏國羊祜對抗。父親死的時候陸機14歲,與其弟分領父兵,為牙門將。20歲時吳亡,陸機與其弟陸雲隱退故里,十年閉門勤學。
晉武帝太康十年(西元289年),陸機和陸雲來到京城洛陽拜訪時任太常的著名學者張華。張華頗為看重他們二人,說:「伐吳之役,利獲二俊。
使得二陸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三張」指張載、張協和張亢)。陸機曾為成都王司馬穎表為平原內史,故世稱「陸平原」(漢置平原郡轄十九縣,晉為平原國,諸侯國不設丞相而設內史負責政務)。
司馬穎在討伐長沙王司馬乂的時候,任用陸機為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率領二十餘萬人。《晉書》本傳稱:「列軍自朝歌至於河橋,鼓聲聞數百里,漢魏以來,出師之盛,未嘗有也。
陸機與挾持了晉惠帝的司馬乂戰於鹿苑,大敗。宦人孟玖等向司馬穎進讒,陸機遂為司馬穎所殺。臨終時嘆道:
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遇害於軍中,時年四十三。二子陸蔚、陸夏同時被害。
所著文章三百餘篇,並行於世。洛陽遇害,還葬雲間,現墓周河套尚存遺址,仍可辨認。弟陸雲、陸耽也隨後遇害。
陸機被譽為「太康之英」。流傳下來的詩,共104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代表作有《君子行》、《長安有狹邪行》、《赴洛道中作》等。
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子建士衡,鹹有佳篇。」鍾嶸《詩品》捲上評:
晉平原相陸機。其源出於陳思。才高詞贍,舉體華美。
氣少於公幹,文劣於仲宣。尚規矩,不貴綺錯,有傷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
張公嘆其大才,信矣!」
魏文候從諫文言文答案,《魏文候從諫》文言文是什麼?
原文魏文侯使樂羊伐中山,克之 以封其子擊。文侯問於群臣曰 我何如主?皆曰 仁君。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 仁君。文侯曰 何以知之?對曰 臣知之聞君仁則臣直。曏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譯文魏文...
魏驥字仲房文言文翻譯
明史 魏驥傳 原文及翻譯 明史原文 魏驥,字仲房,蕭山人。永樂中,以進士副榜授松江訓導。常夜分攜茗粥勞諸生。諸生感奮,多成就者。用師逵薦,遷太常博士。宣德初,遷吏部考功員外郎,正統三年,召試行在吏部左侍郎,屢命巡視畿甸遺蝗,問民疾苦。八年改禮部,尋以老請致仕。吏部尚書王直言驥未衰,如念其老,宜令去繁...
蒙驁伐魏文言文譯文,蒙驁伐魏文言文中信凌君為什麼能成功救魏
秦將蒙驁率領軍隊攻打魏國,佔領了高都和汲。魏軍屢戰屢敗,魏王為此而憂慮,便派人到趙國請信陵君魏無忌回國。信陵君懼怕歸國後被判罪,不肯返回,並告誡他的門客們說 有膽敢向魏國使者通報訊息的,處死 於是,賓客無人敢規勸他。毛公 薛公拜見信陵君說 您所以受到各國的敬重,只是因為強大的魏國還存在。現在魏國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