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孔子曰:"君子有九做叢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2、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純陪櫻亂或道得之。
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
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4、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
6、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樓:網友
第一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告凱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第二則 子曰:"液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第三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第四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
思而不學則殆。"
第五則 心之官則思,思則襪埋喚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第六則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第七則 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第八則 以修身自強,則配堯舜。
3樓:沈本竇雪卉
先秦之子論德八則的感受。
諸子百家:德者,性之端也
4樓:哲哥聊歷史
本文介紹】德者,性之端也」選自《樂記·樂象》中的一段。本文講表現在表面上的東西,有可能是內在根源的真買反映,也有可能是虛假的掩飾。情感深厚就會文彩鮮明,氣度巨集大就會變化神奇,和順的情感聚積在心中,就會有美好的神采表現在外表。
只有樂才不可能偽裝出來。
德者,性之端也(1)》
不可盡信「樂為心聲」
原文】德者,性之端也(2);樂者,德之華也(3);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4)。
足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5)。唯樂不可以為偽。
註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象》。②端:正。(3)華:光華。(4)氣:同「器」。(5)英華:光華。這裡指美好的神采。
翻譯】德是人性之正,樂是德之光華,金、石、絲、竹是樂的工具詩抒發內心志意,歌吟唱心中聲音,舞表演內心姿態、侍、歌、舞都源本於內心,然後用樂器來伴隨。所以,情感深厚就會文彩鮮明,氣度巨集大就會變化神奇,和順的情感聚積在心中,就會有美好的神采表現在外表。只有樂才不可能偽裝出來。
解讀】表現在表面上的東西,有可能是內在根源的真買反映,也有可能是虛假的掩飾。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現象。比如言語,完全可以不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可以花言巧語,言東指西言不由衷,故作姿態,也可以沉默不語,言行不一,所以古人說「言為心聲」,這話是不可盡信的。
比較謹慎的態度是聽話聽音,鑼鼓聽聲。自己多乙個心眼兒,不要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
**與內心有著直接的聯絡,或者說,**就是內心的鏡子內心的迴音壁。**所表達出來的喜怒哀樂不大可能偽裝出來。更多《禮記》解讀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禮記解讀欄目。
一般來說是這樣。但是,是不是同言語一樣,也有不表達內心的時候呢?其實「為賦新曲強作愁」的情形也確有發生。
在所謂的「流行**」中太多了。明明活得有滋有味.偏要做出一副飽經滄桑的愁容;明明是昨日黃花的豐老徐娘,偏要做出天真少女模樣;明明是拼命追名逐利之徒,偏偏要貼上滿不在乎的瀟灑標籤。所以,現在聽樂,也得多乙個心眼兒。
《先秦諸子論德八則》的啟示
5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諸子論德八則》選自《論語》、《孟子》、《老子》、《荀子》和《墨子》等先秦經典著作,這八則短小精煉而寓意深長的哲理是先秦時期的一些先哲對「德」的論述,是先人智慧與品行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八則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出自《老子》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功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衝擊堅強的東西沒有什麼能夠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水本是柔弱至極的,可為什麼「功堅強者莫之能勝」呢?又為什麼森返「以其無以易之」呢?我認為,水正是以其至柔至弱的特性,才能攻破一切。
滴水穿石」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一滴水起不到作用,兩滴水起不到作用,但千千萬萬滴柔和至極的水連堅硬的石頭也能砸穿。
細讀這句話,可以感受到水有著兩種重要的品質:持久的恆心與一致的團結。少量的水不足為患,但若長久地堅持聚集在一起,將形成巨大的力量。
水滴不停,可洞穿堅石;水聚不斷,可排山倒海。滾滾不息的長江黃河,源頭不過是涓涓細流,經過無數水流的彙集,卻形成了洶湧澎湃咆哮奔騰之勢。水的這些品質,正是「柔能克剛」最好的證明。
人做事亦如此。「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乙個人只要有恆心、有毅力,不斷朝自己的目標拼搏,還能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努力,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只要我們擁有持久的恆心和一致的團結,也會有滿懷的希望和無畏的力量。
人們認為水是柔弱的,很容易被強大的外力摧毀,所以對於看似柔弱的水不以為意。而實際上水卻蘊涵了無窮的韌性,「抽刀斷水水更流」,對於這樣的至柔至弱,暴力反而起不到任何作用。這不是與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的「道義」十分相似嗎?
古時的讀書人多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面對敵人的侵略時,挺直脊樑站到最後的永遠都是心中奉道義為第一位的讀書人。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對異族鐵蹄毫不畏懼,面對榮華富貴決不動搖,這「威武不能屈此賀飢,貧賤不能移」的高潔氣節始終未曾被抹黑一點,這「讀聖賢書,所為何事?」的鏗鏘字句遠隔千年仍然錚錚作響,正是那來自心靈的力量——道義,它微弱而強大,溫和而堅忍。
看似平淡無奇的一滴水,它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拍圓也許會令我們受益終生。
諸子百家簡介,諸子百家有哪些
諸子百家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為您問題。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諸子百家包括有道家 兵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陰陽家 雜家等。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老子 莊子 孫武 墨子 韓非 李斯 鄧析 惠施 公孫龍 桓團 鄒衍 蘇秦 張儀 呂不韋等。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據 漢書 藝文志 的記載,數得上名字...
諸子百家有哪些,諸子百家都有哪些?
諸子百家包括有道家 兵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陰陽家 雜家等。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老子 莊子 孫武 墨子 韓非 李斯 鄧析 惠施 公孫龍 桓團 鄒衍 蘇秦 張儀 呂不韋 等。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 道家 墨家 儒家 陰陽家 名家 雜家 農家 家 縱橫家 兵家 醫家。中國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
諸子百家的思想是什麼,諸子百家分別是哪些 以及代表人物和主張的思想
處於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為了發揚 推廣自己的文化學說及思想理論,一是要得到人民的理解,二是要得到奴隸主階層的支援,以鞏固自己的學說地位,得到統治者的保護。所以他們的思想主張基本上都有要求人民安分守禮,服從統治的思想,所以諸子百家思想本質的共同點是維護奴隸制度,鞏固奴隸主統治。這是時代特徵的體現,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