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誡子文言文翻譯
1樓:掛在樹上的魚
原文:季漢王昶,字文舒。性謹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沉;名其子曰渾,曰深,曰淪,曰湛。
為書戒子曰:「吾以數者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
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德,弱以為強,鮮不遂矣。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諺曰:
救寒莫於重裘,止謗莫於自修。斯言信矣。」司馬懿薦其才德兼備。
譯文:季漢王昶,字文舒。性格謙謹仁厚,為他哥哥的兒子取名字都符合這個謙謹仁厚的作風,分別叫默,深。
自己的兒子分別叫渾,深,淪,湛。 他寫書信告誡子侄們:「我之所以給你們起這樣的名字,是想讓你們看見名字,體驗我對你們寄予的厚望,不至於違揹我的告誡行事。
萬物的道理:成就的快,敗亡的也快;成就的晚能夠善終;能委屈才能伸張,能謙讓才能成就德行,能顯示弱小才能真正強大,以這樣的原則行事,事情很少有不能達到目的的。如果有人批評誹謗你,應該擺脫激辯轉而提公升自己。
俗話說:抵禦寒凍就應該穿上厚裘襖,阻止他人的批評誹謗就應該不斷提公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行(把批評誹謗比喻成寒凍,把自身能力和品行比喻成裘襖)。這真是至理名言阿。
司馬懿因此向朝廷推薦王昶認為他才德兼備。
王修誡子書翻譯
2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翻譯:自從你走了以後,我悶悶不樂,為什麼呢?因為我確實老了,所依靠的就是你們了,但都不在跟前,使我很不安。
人生在世,很容易過去。所以時間非常寶貴。大禹不愛直徑一尺的玉璧而愛很短的光陰,是因為時間一過就不會回來,如同年紀大了不能變為少年一樣。
盼望你早有作為,不光是要讀好書,並且要學做人。
你如今離鄉背井,跋山涉水,離別弟弟,拋妻離子,是想看到你會做人行事,學習高士的遠大節操,聽到一就能得到三,立志做乙個有道德的人。你時時不可不慎重啊!善與不善的關鍵,就在這裡了。
你的行為舉止,對於別人,總要寬容為好。說話要經過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經過周密考查才能做,說話做事都要合情合理,違背這些就會失敗。父親想使兒子成材、向善,除了不能犧牲自己生命以外,其餘都在所不惜。
原文:自汝行之後,恨恨不樂,何者,我實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過,日月可愛也,故禹不愛尺璧,而愛寸陰,時過不可還,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讀書,並學作人,欲令見舉動之宜,觀高人遠節,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際也,行止與人,務在饒之,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煞身,其餘無惜也。
訓子書徐媛文言文翻譯,文言文《訓子》翻譯速度
文言文 訓子 翻譯速度 訓子 原文 富翁子不識字,人勸以延師訓之。先學 一 字是一畫,次 二 字二畫,次 三 字三畫。其子便欣然投筆,告父曰 兒已都曉字義,何用師為?父喜之,乃謝去。一日,父欲招萬姓者飲,命子晨起治狀,至午不見寫成。父往詢之,子患曰 姓亦多矣,如何偏姓萬。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畫著哩!翻...
孫武文言文,孫子荊與王武子文言文翻譯
孫子荊與王武子文言文翻譯 孫子荊與王武子 文言文翻譯為 孫子荊年輕時想要隱居,告訴王武子說 應該枕石漱流 錯說成 漱石枕流。王武子說 流水可以枕,石頭可以漱口嗎?孫子荊說 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乾淨自己的耳朵 之所以漱石頭,是想要磨礪自己的牙齒。孫子荊恃才傲物,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唯獨非常敬重王武子...
文言文《論語五則》和《誡子書》的全文解釋和重點字義及中心
原文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 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原文 子曰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 1 有道 2 而正 3 焉,可謂好學也已。譯文 孔子說 君子,飲食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