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戒子文言文翻譯
1樓:明炎薄滴憶
周成王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我還(常常)洗一次頭髮,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還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聽說,用恭敬的態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卑謙拆隱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就是高貴;用警備之心來保有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衫念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明。
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貴為君王,之所以擁有天下,是因為遵從了這些品德。不或御困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亡身,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
你)能不謙虛謹慎嗎?」
作者介紹。
戒子書的譯文
2樓:留溶溶
七年級上冊《誡子書》原文及翻譯如下: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陪漏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亂亂吵無法振奮精神。
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譁侍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誡子書》註釋。
誡:告誡,勸勉,勸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
養德:培養品德。
澹(dàn)泊:同「淡泊」,清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
寧靜:這裡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實現遠大目標。致,達到。
權子文言文,文言文《權子》全文翻譯
文言文 權子 全文翻譯 一 譯文。從前 有個人有 個 養魚池,原先總有一群鷺鷥偷偷啄食魚,就綁草做了個 假 人,披著蓑衣,戴著斗笠,手拿竹竿,放在魚池中用來威嚇它們。眾鷺鷥開始 在天空 迴旋飛翔不敢下來,後來漸漸注意觀察,飛 下來啄食。時間久了,鷺鷥 就經常飛到竹竿上面停著,很自在的樣子,不再被它所...
買肉啖子文言文翻譯,有屠人貨肉歸文言文翻譯
有屠人貨肉歸文言文翻譯 有屠人貨肉歸 出自文言文 狼 其一 譯文為 有一個屠夫賣完肉回家,已經是日暮時分了。忽然出現了一匹狼,狼窺視著擔子上的肉,好像口水就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夫走了好幾里路。屠夫感到 很 害怕,於是就拿著屠刀來 比劃著 給狼看,狼稍稍退縮了幾步,可是 等到屠夫繼續朝前走的時候...
投筆從戒的古文解釋,投筆從戎文言文解釋
原文 後漢書 班超傳 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 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 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