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陳的名人都有誰,歷史上姓楊的名人有誰?

2021-03-19 18:33:11 字數 6893 閱讀 9480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歷史上姓陳的名人,例舉如:

1、陳勝(?-前208),秦末農民起義領袖,與吳廣在大澤鄉發動戍版卒起義,提出「大權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民戰爭。

2、陳平(?-前178),西漢王朝開國功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宰相之一。秦漢初謀略家,始投魏王,繼屬楚五頂羽,後離楚歸漢,佐漢王劉邦,一匡天下,終成漢室名相。

3、陳壽(233-297),西晉史學家。晉滅吳後,他廣泛收集三國時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國志》,分成三書,即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條分縷析,平行敘述,在斷代史中別創一格。後人推重他的史學和文筆,把《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列,稱為四史。

4、玄奘(602~664),名陳禕,更名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世稱三藏法師。

5、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是唐詩革新的前驅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更是千古名篇。

歷史上姓楊的名人有誰?

2樓:匿名使用者

楊子:即楊朱,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 楊雄:

西漢著名文學家。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著名文學家。 楊彪:

(142~225)字文先,弘農華陰人,東漢光祿大夫,臨晉侯。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人,東漢丞相主簿,是楊彪之子。

楊儀:(?~235)字威公,荊州襄陽人,官至蜀漢中軍師。

楊洪:(?~228)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楊大眼:北魏名將。 楊纂:

北周名將。 楊堅(541-604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開皇之治」。

楊廣(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 楊素:

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楊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楊巨源:唐代詩人。 楊國忠(?

-756年),:唐朝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楊玉環:

唐玄宗的貴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體態豐盈,容貌美豔。 楊行密:

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986年):

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之首。 楊延昭(958—2023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第二代。

楊文廣(?-1074):北宋抗夏名將,「楊家將」第三代。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楊么:

南宋農民起義領袖。 楊輝:南宋傑出數學家。

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時:

南宋思想家,洛學大家。 楊文:南宋抗蒙名將。

楊璟:明開國將領,封營陽侯,後追封芮國公,諡武信。 楊憲:

明初名臣。 (明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朝前期三大楊姓政治家,文學家;「仁宣之治」時期的治世名臣;「臺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楊」。

楊洪:明朝前期戍邊名將。 楊昺(bǐng):

明朝永樂壬辰進士,歷任廣西、福建、山東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楊一清:明朝中期軍事家,戍邊名將。

楊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文學家。 楊慎: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楊璉: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楊鶴:

明末崇禎時將領,任職三邊總督。 楊遇春:清朝前期戍邊名將。

3樓:六月晴天的大雪

楊朱,楊廣,楊堅,楊萬里,楊雄,楊玉環,楊震……

4樓:匿名使用者

楊戩 楊廣 楊家將系列 楊靖宇

5樓:匿名使用者

楊玉環!!!!!!!

6樓:匿名使用者

今生今世呵呵剛剛打個****

歷史上姓陳的名人有哪些?

7樓:遊戲君疊疊醬

歷史上姓陳的名人有:陳完、陳

勝、陳平、陳湯、陳寔、陳琳、陳登、陳宮、陳群、陳震、陳壽等等。

1.陳勝

陳勝(?—前208),字涉,秦末陽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後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伕刺殺而死,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2.陳平

陳平(?-前178年),漢族,陽武戶牖鄉(今河南省原陽縣)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史記》稱之為陳丞相。

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漢高祖死後,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與王陵併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後陳平擢為右丞相,但因呂后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

呂后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漢文帝)。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於職守,受到文帝讚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

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順平東),死後諡獻侯。

3.陳湯

陳湯(?—約前6年),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託聖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後,追諡陳湯為破胡壯侯。

4.陳宮

陳宮(?-199年2月7日),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

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

但此後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並遊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呂布戰敗後,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決意赴死。

5.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

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8樓:喵喵喵

1、陳完

春秋時齊國大夫。即田敬仲。陳厲公子。

前672年,陳宣公殺其太子禦寇,他與寇相友善,恐禍及身,出奔至齊。齊桓公使為工正,列為大夫。自入齊後,由陳改姓田氏。

死後諡敬仲,為田齊始祖。

2、陳勝

秦朝末年反秦義軍的首領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3、陳霸先

南朝陳建立者。陳高祖,保衛了漢文明和漢文化,讓飽經戰亂的南國大地脫離了水火,有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階段開創了我國江南文化經濟繁榮發展的歷史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動亂時期。陳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亂」, 是樑朝末年,東魏降將侯景發動的一場反叛樑朝統治的戰爭。公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樑朝都城建康,樑朝皇帝被困餓死。

4、陳後主

(553-604),南朝陳皇帝。即陳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嫡長子。

天嘉三年(562)立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宮室,親信佞臣,不理政事。

恃長江天險,不設邊防。禎明三年(589)隋軍直入建康,被俘至長安。隋仁壽四年卒於洛陽,追封長城縣公,諡號煬。明人輯有《陳後主集》。

5、陳碩真

(620—653),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莊裡(今浙江淳安縣梓桐鎮)人,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義軍的女首領。自稱文佳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女人。

6、陳堯諮

(970—1034),四川南充人,字嘉謨,陳省華第三子。鹹平三處(公元2023年)庚子科狀元,歷任將作監丞、通判、團練副使、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工部郎中、永興軍節度使、安**節度使、武信軍節度使等職。

7、陳文龍

(1232—1277),莆田人,莆田玉湖陳,宋代抗蒙古軍隊民族英雄,保衛莆田,陳文龍全家殉城,滿門忠烈,其從叔陳瓚、弟陳用虎,族人陳吊眼皆忠貞不屈,為國捐軀。

原名子龍,字剛中,號如心。宋鹹淳四年(1268)考取狀元,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授鎮東節度判官,有「不屈不撓,不可幹以私」之譽。

8、陳友定

福建人 ,男,元朝福建行省參知政事和軍事將領,參加平定 福建 福州 、莆田、泉州等地的亦思法杭兵亂。

9樓:明朝的神機

陳勝(?-前208),秦朝末年反秦義軍的首領之一

陳平(?-前178),西漢王朝開國功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宰相之一。

陳湯,漢族,西漢山陽瑕丘人,漢帝國大將。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保衛西漢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陳琳(?-217),漢末文學家。字孔璋,東漢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建安七子」之一。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陳宮(?-198年),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謀士、大將,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

陳群(?-236),三國時魏國大臣。字長文。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初任劉備別駕,後投奔曹操,徵召為司空西曹掾屬。

陳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荊州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

陳壽(233-297),西晉史學家。又作長壽,字承祚。蜀國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著《三國志》。

陳霸先,南朝陳建立者。陳高祖,保衛了漢文明和漢文化,讓飽經戰亂的南國大地脫離了水火,有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階段開創了我國江南文化經濟繁榮發展的歷史時期。

陳後主(553-604),南朝陳皇帝。即陳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嫡長子。

陳慶之(484-539),南朝梁將領。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西南)人。幼從梁武帝(蕭衍),頗受信任。

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弓弩,但深得軍心。梁武帝大通二年(528),魏北海王元顥降樑。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顥回北方。

次年,入洛陽(今屬河南),計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無不勝利。未幾,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創下七千對五十萬的神話,***主席曾有極高評價。

不過真實情況有待考證。後歷任北兗州(今山東兗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職。卒,諡武。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陳褘,洛川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

陳文龍(1232—1277),莆田人,莆田玉湖陳,宋代抗蒙古軍隊民族英雄,保衛莆田,陳文龍全家殉城,滿門忠烈,其從叔陳瓚、弟陳用虎,族人陳吊眼皆忠貞不屈,為國捐軀。原名子龍,字剛中,號如心。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出身漁家,曾為縣吏。

參加徐壽輝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一年(1351)從倪文俊起義,為徐壽輝軍薄掾,因功升為元帥。十七年殺倪文俊,兼得其眾,任平章。

後連克江西,福建諸郡。至正十九年挾持徐壽輝遷都江州(江西九江),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建都江州,自立為帝。

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二十三年率軍與朱元璋戰於鄱陽湖,大敗,中箭死。

陳圓圓,明末清初人。本姓邢,名沉,字畹芬。蘇州妓女。吳三桂納為妾。

陳永華(?-1680),鄭成功謀士。字復甫,福建同安人。明末秀才。

陳名夏(1601-1655),清臣。字百史,江蘇溧陽人。明崇禎進士,官修撰。後降李自成。福王時列從賊案。順治初降清復官。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青年將領,後期軍事統帥。

陳化成:(1776-1842)是鴉片戰爭時期,守衛吳淞,英勇抗英著名將領。

陳獨秀(1879-1942),安徽懷寧人。中國新文化運動發起人和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總司令,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行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

陳濟棠(1890—2023年),陸軍一級上將,1935國民**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一集團軍總司令。

陳紹寬(188910.07-196907.30),前國民黨陸軍、海軍一級上將。

**(1901-197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陳賡(1903-1961),湖南湘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中共第七屆**候補委員,第八屆**委員。

**(1905.06.13-1995.04.10),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

***1915.1-1999.6.10,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湖北省紅安縣人。

陳再道(2023年-2023年),湖北麻城人,上將軍銜。武漢軍區原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是**軍委委員,第

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會常委會委員,政協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委員,**顧問委員會委員。著有《陳再道回憶錄》。

陳寅恪(1890-1969):江西義寧(今為修水)人。國學大師,中華**時期就是全國著名的教授、歷史學家、詩人、學者。

曾任清華大學國學院導師;解放後,陳先生曾任中山大學教授、**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等職。著有《陳寅恪集》等。

陳垣(1880.11.12-1971.

6.21),漢族,廣東新會(現廣東省江門市境內)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藥商家庭。

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鑑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

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主席稱他是「國寶」。[3]

歷史上姓崔的名人都有哪些,歷史上姓崔的名人

崔氏在中國百家大姓中排行第七十四位 崔浩 清河東武城 今山東省武城西 人,後魏時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筆,因暴露 國惡 而遭滅門之災。崔巨集 南北朝時清河東武城人,官至吏部尚書,曾執掌機要,參與草創過各種制度。崔鴻 今山東平原人,著名史學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職,後遷黃門侍郎,加散騎常侍 齊州大中正。...

歷史上姓譚的名人有哪些歷史上姓譚的名人分佈

歷史上姓譚的名人 譚峭 860或873 968或976 字景升,唐末五代著名道家學者,從小愛好黃老諸子後長大成為道士。泉州府清源縣 今屬莆田市華亭 人。幼而聰慧,博聞強記。及長辭家出遊,足跡遍及天下名山,後隨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後入南嶽衡山修煉,煉丹成,又隱居青城山。其說多本黃老道德之旨...

歷史上有幾個姓湯的名人,歷史上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湯姓沒有出過皇帝,湯姓的由來 湯姓最早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由於商朝歷經七次遷都,故商代湯姓已遍河南 山西 河北及周圍一帶中原地區。秦漢時期,湯姓尤以河北一帶繁衍最旺,故在湯姓的發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陽郡兩大郡望。此期亦有湯姓南遷於交趾。史載,漢武帝時,南越歸順,武帝派湯璋於交趾,職刺史。魏晉南北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