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兩個體系建設,如何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2021-03-19 18:34:24 字數 3505 閱讀 8467

1樓:ofweek人才網

一、 細化分解內容,明確落實「兩個責任」的分工定位

二、健全工作機制,把握落實「兩個責任」的具體抓手

2樓:彩塞哥

安全生產雙體系驗收標準全套資料657575419

如何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3樓:安小姐的夏天

國家創新體系是融創新主體、創新環境和創新機制於一體,在國家層次上促進全社會創新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進創新機構之間相互協調和良性互動,充分體現國家創新意志和戰略目標的系統。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是黨和國家在新時期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的基礎性工作,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技術瓶頸」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原始性創新能力不足不利於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主動參與國際競爭。當代新技術革命對我國提出了嚴峻挑戰,以資訊和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經濟格局。

創新能力已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創新資源成為當今國際競爭的焦點。研究表明,世界科技發展的不均衡性要遠大於世界經濟的不均衡性,當代絕大多數領域的技術制高點被發達國家所控制。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在全球r&d投入中,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佔86%;在國際技術**收支方面,高收入國家獲得全球技術轉讓和許可收入的98%。

在生物工程、藥物等領域,美國、歐盟和日本擁有95%左右的專利,包括我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僅佔4~5%。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國與發達國家及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在科學積累和技術水平方面不僅存在著巨大差距,而且在一些重要領域的差距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競爭態勢相當嚴峻。

我國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正進入新的階段

面對各種新的形勢和要求,我國科技創新戰略需要進行重大的調整:一是調整科技創新戰略的指導思想,更加強調原始性創新,力爭實現科學技術發展的跨越;二是調整科技創新的管理體制,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三是調整科技創新的工作方針,下決心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四是調整科技創新模式,從注重單項技術創新轉變到更加強調各種技術的整合,強調在整合基礎上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五是調整科技創新的動員機制,充分調動和組織全社會各方面力量投入和支援科技創新。

一個國家的整體創新能力不僅來自於企業和研究機構內在活力的增加,更來自於科學的制度安排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當前,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將進入到在國家層次上進行整體設計、系統推進的新階段。發展環境的變化,要求我們在多年來改革與發展的基礎上,以增強國家整體創新能力為目標,加速建立一個既能夠發揮市場作用,又能夠根據國家戰略有效動員和組織創新資源,既能夠激發創新行為主體自身活力,又能夠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效整合的國家創新體系。

在這一體系中,**將發揮更加積極和有效的作用,產學研的結合更加緊密和協調,社會資源將得到更加廣泛和充分的利用,體系的對外開放程度更為擴充套件和延伸。根據這一思路,新時期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應具有三個突出特點:(1)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與強化**巨集觀調控功能相結合;(2)激勵微觀創新機構自身活力與推進總體結構調整和系統整合相結合;(3)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與強調科技、教育、經濟體制改革聯動相結合。

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是巨集觀調控問題。目前我國在創新活動組織、創新資源配置和創新制度供給方面缺乏有效的巨集觀調控及戰略協同機制。突出地表現在:

一是有關部門、各地方之間在創新活動組織中彼此分割、相互脫節,重複現象仍然比較突出,無法真正做到集中力量辦大事;二是軍民兩大研發及產業體系之間長期處於分離狀態,造成兩大創新體系相當程度的割裂、封閉。一些重要的研究開發活動往往在軍民兩個體系間重複進行,不適應當今軍民技術日趨融合、高新技術兩用化的趨勢。

二是創新體系結構問題。目前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結構總體上趨於優化,但創新機構之間相互作用的網路體系遠未形成。同時,我國國家創新體系還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結構性缺陷亟待加以彌補和完善。

一是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大中型工業企業約有一半的企業沒有技術開發活動,40%左右的企業研發機構沒有穩定的經費**,眾多中小企業難以獲得必要的技術支援。二是公益性科研機構和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十分突出。

農業、衛生與健康、資源與環境、標準等領域的公益性研究,都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三是中介服務機構不健全的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有關科技中介服務的法律法規不健全,針對中介機構的綜合性指導意見和扶持性、規範性政策幾乎空白。

一些中介機構服務能力不足,對**的依賴性較強。經濟欠發達地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更為滯後。

現階段主要任務

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3年,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國家創新體系,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創新體制和創新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重點領域的原始性創新能力實現大的飛躍。到2023年,建立比較完善的國家創新體系,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國家科技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

未來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要著重發揮科研機構和大學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核心作用。建立以公益類院所為主體的國家公共科技供給和服務體系。加強中國科學院創新能力的建設。

要通過進一步推進和深化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學科佈局,形成一支精幹、高效的科學研究隊伍,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基地、培養造就高階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其主要功能是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目標,承擔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並與企業、大學及其他科研機構形成相互開放、分工合理的結構佈局,在國家層次上實現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創新成果的充分利用。進一步發揮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

在未來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大學應繼續深化科研體制改革,重點開展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同時還應新建和組建一批多學科交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圍繞國家目標的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並向社會提供公共科技產品及服務。通過聯合承擔國家科研任務和開放實驗室等,加強與科研機構之間的結合。通過加強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建設,大力培養優秀創新人才,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的深入融合。

此外,大學還應當成為區域研究開發中心,並不斷通過向產業的技術轉移和擴散,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同時,要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已進入創新主導的發展過程,企業發展將由重點提高生產能力轉向重點提高創新能力,企業技術需求和技術投資能力也大大提高。因此,國家應當採取積極的措施,為各種型別的企業提供公平有效的創新支援,真正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企業應當成為技術創新投入和組織的主體,在全社會r&d投入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並利用和整合企業內外的各種要素和資源,解決企業乃至行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性問題。當前的重點工作應當是:進一步加強國有大中型企業技術創新機構和能力的建設,發展以企業為主導的工程技術中心,引導企業調整、制訂創新發展戰略,加大對創新的投入;進一步發揮民營企業在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的積極作用,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計劃;進一步引導轉制科研機構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增強持續創新能力,在相應產業領域發揮先導和支撐作用;進一步鼓勵外資企業在我國設立研發中心,開展本土化的創新活動。

同時大力促進產學研的結合與互動,支援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通過共同建立實驗室或研發機構、共同承擔國家任務等形式,加強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推動企業廣泛建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公司安全生產雙體系,是指哪兩個體系是如何辨識?

生產安全雙控體系又稱雙重預防機制體系。雙重預防機制分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兩個方面。不同行業領域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大體相同,基本都包括機制建設 辨識評估 分級管控等,只是在具體內容方面體現出行業領域差異。如煤礦領域安全風險辨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制度機制。煤礦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分階段...

如何提高居民對社群文化建設重要,如何搞好社群文化建設

一 將社群文 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一是對社群文化建設必須提高思想認識,根據社群文化生活的特點,強化社群文化建設的意識,不斷將社群文化推向更高層次。相關部門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做出切實可行的規劃,真正抓出成效。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各社群的優勢,從本社群的實際出發,把社群文化建設作為一項主要工作,精心安排,周...

如何搞好基層民兵組織建設,如何加強民兵組織建設

民兵應急分隊是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是應對突發事件的一支拳頭力量。近年來,後備力量戰線按照 政治可靠 隊伍精幹 機動快速 作用明顯 的要求,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民兵應急分隊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有必要採取更為有效的舉措,切實抓好這支應急力量的建設。編實編強隊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