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菜的起源及含義,川菜的起源是什麼?

2021-07-14 23:35:16 字數 3139 閱讀 8226

1樓:匿名使用者

齋菜的由來

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佛門美食天下無雙佛跳牆。

一個小和尚難得把師傅師兄吃剩下的下腳料收集在一起,裝在一個大罈子裡一起燉煮,稱為「燕子歸巢」(此菜佛門**目前仍多享用,時間為盛大節日過後的兩三天裡),誰知奇香無比,引得黑心的飯店老闆起了不良居心,把美食搶了去。小和尚急忙去奪,去又被旁觀的世人誤以為是攔路打劫,所以美其名說:佛跳牆。

當然,故事多屬傳說,其真實性值得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齋菜的歷史由來已久。

齋菜,原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及豆製品為主的素食菜餚,故又稱「寺院菜」、「素菜」。齋菜的最大特點是不使用動物性原料,就連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鹹菜等也在禁用之列。其實說到齋和素,原本就不是一回事。

吃素是指普通人日常飲食中不吃動物性食物,面吃齋,則原指佛家**的修持行為,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中國。齋是佛家**在中午以前所進用的食物,除不許吃動物性食物外,還包括所謂的小五葷或五辛(大蒜,小蒜,阿魏等)。佛教認為午後應禁食,否則就不是清淨身心了。

隨著當時佛教的迅速發展,從吃齋到不吃動物性食物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漢族佛教所持守的戒律,吃齋與吃素也就成為了同一意思,及至今日,提到了吃素,人們還 禁要問:你是不是信佛?

2樓:匿名使用者

「羅漢齋」從宋代廣州的「飯僧設供」流傳到今天,已經成為廣州人餐桌上一道普通的素菜,既帶著佛門的清香,也帶著塵世的快樂。

佛家注重修行,

其實吃得還是相當簡樸,曾與廣州一位高僧出遊,因為要搭乘渡船,耽誤了午飯時間,我們都是在到岸後才吃午餐,而那位僧人嚴守「過午不食」的規矩,就不再吃午飯了,可見他們的清簡。

在光孝寺、六榕寺和出家人一起吃齋,就會發現那裡的素菜和素菜館的素菜相比,要清淡許多。所謂羅漢齋、如來齋,大多還是素食館對素菜的演繹,廣州素菜中最著名的「鼎湖羅漢齋」,還是由廣州的葷菜館最先推出的。

廣州的羅漢齋和全國各地的羅漢齋比起來,是以「十八羅漢齋」聞名,勝在用料豐富講究,不過這道菜在今天卻也不多見了,過於奢華,既不是佛教的精神,也不是素食館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與其他餐館競爭的原則。

普通羅漢齋的做法,廣州的幾家素菜館大致相同,全國各大菜系區別也不大,但在民間,卻各有各的做法,相去甚遠。富貴人家,自然是「三菇六耳」,樣樣齊全,而普通百姓,三五樣材料,也是一道羅漢齋。這樣的精神,是來自佛家的。

至於羅漢齋的吃法,普通的廣州家庭大年初一中午一定要做上一盤,既有敬佛之意,也有祈盼來年日子富足,不用吃素的願望在裡面。這樣的狡黠,是來自普通市民的。

羅漢齋是素菜的一個代表,素菜取材自齋菜,由齋菜到素菜,形式變化不大,但意義就這樣悄悄地轉變著。

素菜在廣州也有新派素菜和舊派素菜的區別,新派素菜打的是「健康食品」和「綠色食品」的招牌,與舊派的素食相比,除了烹飪手法的不同,在內涵上也是有區別的。

舊派的素菜館,比如菜根香、佛有緣、佛世界,當然也向時尚做一些妥協,會做些健康食品的宣傳,但在骨子裡,還是在佛的精神上。

比如老牌素菜館「菜根香」,最初聽到這個名字,普通人的理解可能是店名取自「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一語,這話說得樸素,但精神上還是入世的,和佛教出世的傳統有所不同,心裡還會有幾分詫異,後來才知道,原來「菜根香」三字另有出處,佛經有云「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果然是出世的,於是對這個名字憑空又多了幾分好感,坐在菜館裡吃東西,就顯得比吃普通的綠色食品,多了幾分修行的感覺。

佛教的精神滲透在俗世中,有時候就是有這種感人肺腑的力量。

前世今生 羅漢齋表現出的「隨緣」精神

有資料稱,羅漢齋大致源於禮佛之風興盛的唐朝,沒有得到證實。

「羅漢齋」是「寺院菜」的代表菜式,並非廣州特有。據說淮揚菜系中也有「羅漢齋」,北京菜系有「羅漢全席」,湖北菜系也有「羅漢全齋」。據素食館的師傅介紹,各地的羅漢齋,都是以「三菇六耳」作為原料,區別應該不大。

羅漢齋一般用料在十種左右,如多達十八種,則稱「十八羅漢齋」。廣州是以「十八羅漢齋」著稱的,意即十八羅漢,一個不少,以示隆重之意。歷代人士在佛門設素席時,無不備辦此菜。

但我們在採訪中瞭解到,今天的羅漢齋,已經成為素菜中相當普通的一道,「羅漢全齋」在技術上不難辦到,但成本較高,一般素菜館就不做「羅漢全齋」了,普通的羅漢齋用料也不會超過十種。

羅漢是對僧人的尊稱,「羅漢齋」在普通市民心目中,並沒有一定之規,成為表達敬佛之心的素菜的一個總稱。

普通家庭將菇類、菌類素菜混在一起煮,原料未必有十種,也稱作羅漢齋,一些葷菜館,也會做「羅漢齋」這道菜,配料已經各有不同。

南宋的《萍洲可談》記載:「廣州飯僧設供,謂之羅漢齋。」不知道這是不是對廣州「羅漢齋」的最早記載,但至少可以說明,羅漢齋原來應該不是指某一特定菜式,比如著名的廣東素菜「鼎湖上素」又稱「鼎湖羅漢齋」,可見,「羅漢齋」應該是對菇類、菌類混雜的菜式的一個通稱。

所以民間對這道菜的理解,還是相當準確的,這種「隨緣」的態度,也和佛教的精神有相通之處。

3樓:匿名使用者

齋菜,原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製品為主的素食菜餚,故又稱「寺院菜」、「素菜」。海南齋菜主要出自瓊北的海口和瓊山地區民間。除宗教活動需要外,傳統的習俗為每逢農曆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必吃「齋」。

其次為元月初九,也普遍「拜神」吃齋。齋菜的最大特點是不使用動物性原料。就連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坡芹、鹹菜等也在禁用之列,近年來,由於素菜具有的養生功效和獨特口味,進入飲食市場,大受消費者歡迎。

香港及國內各大城市,皆有專營齋(素)菜的食館,生意甚旺,海南暫無齋菜專管店,但「齋菜煲」卻已成為時興菜在海口多家中餐館推中

4樓:匿名使用者

齋菜,起源於古代寺院,是寺院僧人招待前來膜拜的皇室貴族而精心設計烹製的,後經宮廷御廚進一步的潛心研製,逐步發展成一種菜系。

川菜的起源是什麼?

佛教的六齋菜是哪些菜

5樓:匿名使用者

齋菜又稱「寺院菜」、「素菜」,原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製品為主的素食菜餚,故又稱「寺院菜」、「素菜」。

「六齋」即如金針、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紅棗,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之意。亦有在六齋外,再加菜心、豌豆、綠豆、豆輪、麵筋、麻栳等乾料,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盞等。

6樓:樑景紅色彩與設計

齋菜又稱「寺院菜」、「素菜」,原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三菇:冬菇、草菇、蘑菇;六耳:雪耳、桂花耳、黃耳、榆耳、木耳、石耳。

)、瓜果蔬茹及豆製品為主的素食菜餚,故又稱「寺院菜」、「素菜」。

事業部制的起源及結構是什么,事業部制的起源及結構是什麼

事業部制的起源 事業部制結構最早起源於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20世紀20年代初,通用汽車公司合併收買了許多小公司,企業規模急劇擴大,產品種類和經營專案增多,而內部管理卻很難理順。當時擔任通用汽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的p.斯隆參考杜邦化學公司的經驗,以事業部制的形式於1924年 完成了對原有組織的改組,使通...

楔形文字起源有什麼傳說,楔形文字的起源是什麼?

楔形文抄字的起源與其他民族的文字發展規律bai一樣du,也經歷了由圖畫象形到符號表意再zhi發展到字dao母標音的這樣一個發展階段。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中已不難證明這一點 楔形文字是由古代蘇美爾人發明 阿卡德人加以繼承和改造的一種獨特的文字型系。楔形文字起源的傳說有哪些?楔形文字與漢字,埃及象形文字相比...

神話的起源是在什麼社會?中國神話的起源是什麼?

神話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人類通過推理和想象對自然現象作出解釋。神話是人們藉助於幻想企圖征服自然的表現。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神話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原始人類的自身形象。狩獵比較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大多與狩獵有關 農耕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多與農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