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左右之流中 「流」字用的妙,具體分析

2021-10-01 07:51:30 字數 5321 閱讀 6480

1樓:森海和你

流,義同」求「,這裡指摘取。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左右流之: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擇取荇菜。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

原文節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譯文: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

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

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當初編纂《詩經》的人,在詩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種用意,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後人的理解,並不認為《關雎》是隨便排列在首位的。《論語》中多次提到《詩》(即《詩經》),但作出具體評價的作品,卻只有《關雎》一篇,謂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在他看來,《關雎》是表現「中庸」之德的典範。而漢儒的《毛詩序》又說:「《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這裡牽涉到中國古代的一種倫理思想:在古人看來,夫婦為人倫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須以夫婦之德為基礎。

《毛詩序》的作者認為,《關雎》在這方面具有典範意義,所以才被列為「《風》之始」。它可以用來感化天下,既適用於「鄉人」即普通百姓,也適用於「邦國」即統治階層。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頭,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的生活。

另外,說它是情愛詩當然不錯,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的。

《詩經·國風》中的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的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麼用處後人不清楚了,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

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

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大抵與在一般婚姻關係中男方是主動的一方有關。就是在現代,一個姑娘看上個小夥,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

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的歡喜。然後在一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的婚姻就從這裡開了頭。

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夫婦之德的典範,主要是由於有這些特點:首先,它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

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絡的結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裡「君子」與「淑女」的結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

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制性。細讀可以注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麼動作表現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裡「輾轉反側」,什麼攀牆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愛得很守規矩。

這樣一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於讀者所產生的感動,也不致過於激烈。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場合,要求有一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制的歡樂氣氛。

而孔子從中看到了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中和之美,藉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處。

由於《關雎》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剋制,使其符合於社會的美德。

後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而反抗封建禮教的非人性壓迫的人們,也常打著《關雎》的權威旗幟,來伸張滿足個人情感的權利。所謂「詩無達詁」,於《關雎》則可見一斑。

2樓:匿名使用者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其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卻極具神韻,其意思如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邊右邊不停採。美麗賢淑的女子,夢中醒來難忘懷。

描寫出了男子在面對心意女子時內心的羞澀,膽怯,不敢主動上前。

註釋:左右流之: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擇取荇菜。這裡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義同「求」,這裡指摘取。之:指荇菜。

全篇講述一個男子對女子愛情的追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全篇落點在一個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與「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遙相呼應。已經有了目標,即想要採集荇菜的人追逐著左右流之的荇菜,恰如君子對淑女的追求。

以流的動態體現淑女的嬌羞閃避。

擴充套件資料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頭,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的生活。

另外,說它是情愛詩當然不錯,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的。《詩經·國風》中的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的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麼用處後人不清楚了,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

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

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大抵與在一般婚姻關係中男方是主動的一方有關。就是在現代,一個姑娘看上個小夥,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

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的歡喜。然後在一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的婚姻就從這裡開了頭。

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3樓:

「流」字描寫少女採荇菜的忙碌和優美姿態,使作品充滿動感和生機,突出女子的勤勞,更增加青年男子對女子的思慕和愛戀

4樓:創意西子

① 「流」 是撈取的意思, 描寫女子採荇菜的忙碌和姿

態優美, 使作品充滿動感和生機; ② 表現女子的勤勞; ③ 更

增加青年男子對女子的思慕和愛戀.

5樓:匿名使用者

查閱資料的「流」字有兩種解釋,一作尋視,一作流動。個人更偏向後者。關雎作為詩經首篇,其聲、情、文、義俱佳,全篇講述一個男子對女子愛情的追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全篇落點在一個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與「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遙相呼應。已經有了目標,即想要採集荇菜的人追逐著左右流之的荇菜,恰如君子對淑女的追求。以流的動態體現淑女的嬌羞閃避。

關雎的賞析

6樓:阿沾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

原文節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譯文: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

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

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創作背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併,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周南》大多數詩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關雎》是有關愛情的詩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關雎》的賞析,《關雎》的賞析 50字

國風 周南 關雎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中的第一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 興 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 疊韻和重疊詞,增強...

用若隱若現造句,用若隱若現造句10字左右

1,在濃密的霧中若隱若現的露出了他的身影,2,在茂密的從裡中若隱若現發現了一隻動物,非常罕見。什麼像什麼似的若隱若現造句 1 那座峻峭的高山在雲霧間若隱若現。2 山頂上雲霧籠罩,看上去若隱若現。你看那遠處的山,像屏障似的若隱若現。你對劉小明的愛,像一股虛無的紗一樣,若隱若現。用若隱若現造句10字左右...

孝字的由來左右,孝字的由來50字左右

孝來 字最早出現在自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個 老 字,下面一個 子 字組成。後來寫時把 老 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現在的 孝 字。漢字教育的 教 字,就由 孝 和 文 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倫的基礎上,一切的教育隨之擴來,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孝的基本解釋 孝 xi o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