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能統一北方?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2023-06-28 00:35:04 字數 5169 閱讀 3935

1樓:拾頎

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許多州郡官吏乘機擴大勢力,各地豪強勢力帶著自己的武裝,分別投靠他們。這樣,東漢末年出現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事集團。其中主要的有:

黃河中下游的袁紹和曹操,長江中下游的孫策。孫策死後,由他的弟弟孫權接替。還有尚未佔據地盤的劉備。

他曾經先後投靠過曹操和袁紹。

在這些軍事割據勢力中,曹操的力量發展得最快。這是由於曹操把漢獻帝劫持到根據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他三次下達"「唯才是舉」令,不論門第和品行如何,只要有「治國用兵之才」,即使不忠不孝,都可以做官。

在他周圍聚集了一批有用之才。在經濟上,他注意農業生產,實行了屯田制,利用荒地,召募流亡農民,在官吏管理下開墾荒地,把收穫物的一半(用自己的牛)或十分之六交給官方。這叫做民屯。

後來讓士兵屯田,叫做軍屯。實行屯田以後,土地得到開墾,軍糧得到保證,曹操的勢力日益壯大起來。

公元200年,他和北方實力最強的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決戰。袁紹擁兵十多萬人,在官渡相持半年,最後曹操率領精兵五千人偷襲烏巢,焚燬了袁軍全部軍糧,袁軍不戰而潰。曹操乘勝追擊,殲滅袁紹七萬多人。

經此一戰,曹操取得了統一北方的決定性勝利。以後又用幾年時間,消滅了其它一些軍事集團,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方後,企圖一舉統一南方,把進攻的目標指向長江,流域。

208年,曹操以其軍事上、經濟上的優勢,率軍南下。劉備派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抵抗。孫劉聯軍利用曹軍遠來疲憊、疫病流行、不習水性、後方又不穩定等弱點,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用火攻擊敗曹軍。

曹操帶領少數人馬逃回北方,從此再也無力南下。孫權鞏固了他在長江下游的地盤。劉備的勢力從湖北一帶擴充套件到四川。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形勢。

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接著,劉備在成都稱帝,歷史上稱蜀。孫權在建業(今南京)稱帝,國號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2樓:財稅社會

曹操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東漢末年統一北方,是由於他的軍事才能、政治智慧和東漢王朝的衰弱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在東漢末年,****已變得越來越軟弱和腐敗。這使得被稱為黃巾軍和八王子的強大地區軍閥獲得了對大片領土的控制權,並挑戰漢朝**的權威。身為軍閥和將軍的曹操,能夠利用這種情況,擴大自己的權力。

曹操還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能夠在戰鬥中擊敗對手。他還擁有一批有能力且忠誠的追隨者,這有助於他獲得支援並擴大其領土。此外,曹操是一個熟練的政治家,能夠在饑荒和戰爭時期向人民提供食物和物資,從而獲得人民的支援。

三國時期是由於漢朝的崩潰而產生的。漢朝滅亡後,國家被分為三個主要王國。魏國、蜀國和吳國。

這些王國由獲得大片領土控制權的強大軍閥統治。魏國由曹操及其後人控制,蜀國由劉備及其後人控制,吳國由孫堅及其後人控制。這三個國家共存,為爭奪權力和對中國的控制權而鬥爭了十多年。

3樓:小長學姐

這是由於曹操的個人軍事實力非常的強大,擁有很多的武將,才能夠統一北方。這是由於在戰國時期出現了魏蜀吳三方爭霸的情況,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4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因為曹操有野心,並且能夠忍辱負重。主要是因為當時三個國家都很厲害,誰也不服誰。

曹操是怎樣統一北方的?

5樓:小熊生活百科

曹操是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三方面來統一北方的。

1、政治上。

曹操把漢獻帝。

劫持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優勢。廣招人才,他拉攏了不少地主豪強和門閥士族,並取得了他們的支援和擁戴。

2、經濟上。

實行屯田,獎勵農耕,解決軍糧問題,還使北方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曹操把由農民組成的隊伍收編起來,把他們編制在土地之上,強迫他們從事農業生產。這些人本來就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熟練的勞動技能,因此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解決了軍糧問題讓北方的農業經濟得以恢**展,同時也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3、軍事上。

曹操深得兵法之要。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戰中度過的,指揮作戰"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若神"。從39歲至53歲的14年間,他經歷50餘戰,先後消滅了楊奉、韓暹、袁紹、袁術、陶謙、呂布。

收降了張繡,征服了烏桓,統一了北方。赤壁兵敗之後,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戰合肥,逐馬超。

據關中,平定河西、隴右諸地,鞏固了北方統一。

人物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

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

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統一北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樓:我們去看世界

曹操統一北方的主要原因:

1、他興置屯田有顯著成效。

2、他建立軍隊和建立根據地獲得成功。

3、他能籠絡強宗豪族和世族地主,並取得他們的支援和擁護。

4、他善於利用對他有利的客觀條件,如迎漢獻帝。

遷都許昌,從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造成政治上極大的優勢。

5、由於他在歷次戰役和長期政治生活中,鍛鍊了非凡的指揮才能,積累了豐富的統治經驗。

原因介紹

曹操興置屯田的作用,解決了流民問題。可以說在曹操統一北方的許多重要因素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曹操在內地推行屯田政策了。

曹操成功建立了自己的軍隊和根據地。他先依附於陳留。

太守張邈。後來又依附於袁紹。

沒錯就是後來曹操統一北方最大的對手袁紹,不過這個時候,曹操是通過給袁紹做小弟尋找自己的發展機會。

曹操在出任東郡太守之後,就設法拉攏士夫地主的首腦人物潁川。

曹操善於利用對自己有利的客觀條件。自己非凡的指揮才能和豐富的政治經驗。曹操這方面的才能,在官渡之戰。

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從軍隊的人數上來講,曹操的軍隊要比袁紹少的多。

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是什麼?

7樓:遊戲人生說遊戲

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是他具備了一些成功的客觀條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解決糧草問題,是鞏固政權和逐鹿中原的經國大計。

曹操陳留起兵後,經常面臨糧草不足的問題汴水之戰失利,曹操到揚州募兵,因糧草問題,導致新兵譁變;他東征陶謙,因糧草不足中途退兵。

與呂布。爭兗州,他也一度因糧草不足罷兵自守;到洛陽迎漢獻帝。

因糧食吃光,將士們險些餓死,幸虧新鄭縣令拿出儲存的桑葚幹來充飢,才渡過危難。漢末的很多小軍閥只知道燒殺搶掠,不知道存撫百姓,最終由於糧草缺乏而自行瓦解。

曹操成功的原因

曹操在陳留起兵時,募集宗族、賓客、部曲,陳留孝廉衛茲出錢幫忙,最後合兵五千人。這是曹操創業的原始團隊。當時董卓。

封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不要,自封奮武將軍,參與關東諸侯的討董聯盟。

曹操的這五千人剛剛訓練了不到一年,就在討董的戰場上遇到了董卓麾下的名將徐榮。

不但五千人幾近覆沒,還折損了好友衛茲,曹操自己也差點死在戰場上。曹操又成了光桿司令,於是只能帶著夏侯惇。

等人去揚州募兵。

揚州的丹楊兵是當時著名的勁旅,曹操也想著直接找成功的案例,揚州刺史和丹楊太守很給面子,直接給了曹操四千餘人的丹楊兵。

可惜曹操沒高興多久,半路上這些丹楊兵都跑路了,甚至半夜裡把曹操的主帳都給燒了。曹操當夜斬殺數十人,才得以出營,最後留下的士兵只有五百人,這些才算是真正屬於曹操的士兵。

曹操是如何統一北方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統治北方期間,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有很多建樹。他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的中下層人物。他重視農業生產,利用收編的青州軍,又招募流亡農民,屯田墾種,並興修水利。

他還抑制豪強兼併,整頓社會風俗。這些措施,對於久經戰亂的中原地區是非常必要的,使當時北方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曹操還大力提倡文學,當時中原地區最有聲望的文學家,大多是曹操的幕僚。漢末著名女詩人蔡淡(蔡文姬)流落南匈奴,曹操特地派人用金銀財物把她贖回。

曹操自己對文學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在戎馬生涯中手不釋卷,登高必賦。他的文章質樸剛健,簡約明快。

他的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如歷來傳誦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詩句,就洋溢著積極的進取精神。

曹操還精通兵法,對《孫子兵法》很有研究,曾著有《孫子略解》。另外,還著有《兵書要略》、《兵法》、《兵書接要》,可惜多已散失了。

曹操是一個有多方面成就的歷史人物。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但他的主要事業是統一北方。對於我國曆史的發展,他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魯迅曾經對他作過很好的評價:「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曹操統一北方,為什麼卻遲遲不敢稱帝呢?

9樓:匿名使用者

未必是不敢稱帝,只是不想稱帝,曹操自已挾天子以令諸侯,本身就有皇帝的權力在手,而稱帝就落人口實真成為篡位的賊子了。

10樓:歷史就愛開玩笑

只能說曹操過不了自己心中那一關吧!別看人人都稱曹操為曹賊,但是曹操自己卻說過:若無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曹操對漢室還是有感情的,但是對漢獻帝沒多少忠心。曹操年輕的時候還想做大漢徵西將軍,但是他自己會想到自己會成為漢賊。如果曹操真的想要篡位稱帝,那位蜀吳三方中的誰出來阻止都沒用。

11樓:遊戲的另類智多星

曹操在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政治家,他的政治才能是非常大的。在統治的時候他也不敢稱帝。因為他的實力還不夠強。

12樓:大超說教育

因為曹操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而且還有蜀漢和東吳盯著他。

13樓:蓉淼經驗之窗

因為曹操是非常害怕遭到眾人辱罵的,他知道皇位一旦奪權,那麼就會遭受到眾人的白眼,他不願意做這樣的人。

三國鼎立意思, 三國鼎立 的意思是什麼

魏蜀吳三國鼎立,是形容在三國鼎盛時代勢均力敵.像 鼎 一樣地各據一方,鼎立 是形象生動地描述各方 勢力 鼎是古代三足的容器,鼎立是形象的說法 三國鼎立 的意思是什麼 曹魏 蜀漢 東吳三國分立。三國 220年 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 蜀漢 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

三國鼎立的意思是什麼三國鼎立是什麼意思

曹魏 蜀漢 東吳三國分立。三國 220年 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 蜀漢 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 魏 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

三國鼎立什麼意思,三國鼎立的鼎是什麼意思

三國鼎立指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 漢 吳三國,三分天下,成犄角對峙局面。三國 220年 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 蜀漢 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 魏 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