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隨昭書四處奔波,後年齡過大加上水土不服。
蘇軾最後病逝於**
2樓:迅捷諢痙韌刎
蘇軾最後病逝於常州,葬於汝州郟城縣,享年六十五歲。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
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諡「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作品有《東坡七集》
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
枯木怪石圖》等。
蘇軾是怎麼死的?
3樓:網友
蘇軾是病逝。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欒城。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他工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4樓:匿名使用者
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向氏攝政,試圖促成新舊兩派的和解。五月,蘇軾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並被提舉為成都玉局觀。在自惠州後七年的流放生活中,蘇軾一家死了九口人,雖然生活對他如此殘酷,垂暮之年的他依然樂觀開朗、富有朝氣。
蘇軾六月渡過瓊州海峽返北,月在悍江邊時,他吟誦道:"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
百姓並沒有忘記這位大詩人。蘇軾北還,經過潤州、前往常州時,運河兩岸擁滿了成千上萬的百姓,他們隨船前行,爭著要看看這位久經磨難的大詩人的風采。然而,此時的蘇軾因旅途勞頓早已染病在身。
建中靖國元年(西元1101年)六月,蘇軾臥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蘇軾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隕落,死時六十六歲。
5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是病死在今常州的。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蘇軾病座下常州。次年,蘇轍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鉻」的遺願,葬蘇軾於小峨嵋。11年後,蘇轍於政和二年(1112年)座於許昌,「附窆於此」。
其後,蘇軾子孫相繼安葬在這裡。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郟縣尹楊允置蘇洵衣冠「瘞諸兩公冢之間」,自此始稱「三蘇墳」。
6樓:喜腦弓子
關於老子怎麼死的這一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老死,也有人說是羽化成仙。
水調歌頭蘇軾,蘇軾《水調歌頭》原文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含義 希望人們都可以平安,活得長久,相隔千里但能同賞一個月亮是對弟弟蘇子由說的 表達了 希望人們都能身體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樣的月光中 中心思想 對家人,弟 由的想念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詩人並沒有被悲哀所淹沒,並有熱切的希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的作品,蘇軾代表作品
前赤壁賦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江城子 密州出獵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浣溪沙 具體太多了,我就把代表作品名列出來,然後再把全部具體作品的 粘在下面吧 前赤壁賦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江城子 密州出獵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浣溪沙 具體作品 全文哦 下面這個是蘇軾吧的 請lz選我吧!...
蘇軾如何被貶,蘇軾被貶的地方
主要是政治上傾向保守派,並在詩文中對新政多有諷刺。元遺山就說蘇詩最大的問題就是 新 其中一條就是好諷刺。因為他的政治立場飄忽不定 不聽領導的話,得罪同僚.人才就是人才,可憐是個偏才,不識人情事故 蘇軾被貶的地方 第一次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被貶黃州 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