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的文體特點是什麼?
1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一、語句上以。
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
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四: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於東漢,成熟於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於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
像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其中漢賦最具影響。
以下不屬於漢賦藝術特點的是()
2樓:十足小都比
以下不屬於漢賦藝術特點的是()慶悄。
a.關注現實,抒發真情實感。
b.「兮」字的大州蘆量譽跡渣運用。
c.語言樸素,不講究韻腳。
d.文辭華麗,氣派恢弘。
正確答案:abc
漢賦的特點
3樓:薄荷惴
特點:散韻結合,專事鋪敘
拓展資料
漢賦,是在漢朝湧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為漢朝儒客文人熱衷的文體,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從賦的形式上看,在於「鋪採摛文」;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體物寫志」。漢賦的內容可分為5類:
一是渲染宮殿城市;二是描寫帝王遊獵;三是敘述旅行經歷;四是抒發不遇之情;五是雜談禽獸草木。而以前二者為漢賦之代表。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
在兩漢的400年間,一般文人多致力於這種文體的寫作,因而盛極一時,後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漢代文學的代表。
結構
漢賦在結構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稱作「亂」或「訊」的結尾。漢賦在後期寫法上大多以豐辭縟藻、窮極聲貌來大肆鋪陳,為漢的強大或統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讚歌,只在結尾處偶爾略帶幾筆,微露諷諫之意。
類別
分類方法一。
漢賦分為騷體賦、大賦、小賦。騷體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鵩鳥賦》,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問》的影響,保留著加「兮」的傳統,其語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結合,表現手法為抒情言志漢初六十年是騷體賦的時期 。
大賦又叫散體大賦,規模巨大,結構恢巨集,氣勢磅礴,語彙華麗,往往是成千上萬言的長篇鉅製。西漢時的賈誼、枚乘、司馬相如、揚雄,東漢時的班固、張衡等,都是大賦的行家。小賦揚棄了大賦篇幅冗長、辭藻堆砌、捨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漢賦基本文采的基礎上,創造出篇幅較小、文采清麗、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趙壹、蔡邕、禰衡等都是小賦的高手。
分類方法二。
賦大致分為五種,也正是五個重要時期:西漢人將楚國詩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視為賦體,沒有一定的限制性,這稱做楚辭體的騷賦;漢賦篇幅較長,多采用問答體,韻散夾雜,其句式以四言、六言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長的句子,漢賦喜堆砌詞語,好用難字,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卻被後人視為賦體正宗,也稱古賦;六朝賦是東漢抒情短賦的變體,其特點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齊,多為四言、六言駢偶組成,而又講究平仄,通篇押韻,又稱俳賦;唐宋又有律賦,題目,字數韻式,平仄都有嚴格限制;文賦是中唐以後產生的一種散文化的賦體,不刻意追求對偶、聲律、詞采、典故,句式錯落多變,押韻較自由,甚至大量運用散文的句式,文賦實際上是賦體的一種解放。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枚乘、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等人。
漢賦,無疑是古典文學中一種影響深遠的體裁。
漢賦的特點,漢賦有什麼特點
漢賦,是在漢朝湧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從賦的形式上看,在於 鋪採摛文 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 體物寫志 漢賦在結構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 本文和被稱作 亂 或 訊 的結尾。漢賦在後期寫法上大多以豐辭縟藻 窮極聲貌來大肆鋪陳,為漢帝國的強大或統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讚歌,只在...
分析艾青詩歌藝術特點,艾青詩歌的藝術特點是什麼?簡答題,不用太詳細,謝謝
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 富於戰鬥精神的特點繼承了 五四 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穫。這裡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 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
京劇有那些表演藝術特點,京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京劇 京劇起源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 國粹 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 1876 的 申報 歷史上曾有皮黃 二黃 黃腔 京調 京戲 平劇 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 漢劇 弋陽 亂彈等劇種經過 五 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