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孔子的教育作用,孔子教育目的

2025-05-12 18:20:37 字數 1573 閱讀 7672

1樓:船帆煇

論教育的社會功能:「庶、富、教」是孔子。

的治國大綱,他認為,人口、經濟與教育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教育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孔子是中國教育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關係的教育家。②論教育的個體遊宴虛功能:

孔子從**人的本性入手,認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的差異主要是由後天形祥顫成的。如:「性相近也神燃,習相遠也」。

孔子的論語中好處與壞處是什麼意思啊?

2樓:等級和防具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

曾子曰:「何謂也?」子曰:

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

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帶頃,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六本》卷四)

重點詞 1.吾:我 2.

何謂:為什麼 3.好:

喜好 4.友:派遣的使者 5.

如:就像 6.是以歲行備:

所以 7.益:長進 8.

損:減損 9.賢己者:

比自己賢良的人 10.說。:談論 11.

視。看,比照 12.鮑魚之肆:

買鹹魚的地方。

譯文: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

為什麼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

不瞭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瞭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瞭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瞭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裡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乎毀的環境。

孔子教育目的

3樓:

提出「庶、富、教」的觀點,認為人口,財富,教育是立國的三個要素。 孔陵缺友子認為教育對國家穩定、社會的發展有作用。2.

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尺槐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3.致力於通過教育培養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為扮彎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對教育的影響

4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史特畢型別是封建社會的文化史中,儒家文化一直佔據主導地位。

2、儒家文化為建立社會規範,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3、它的精華部分應作為人類重要的精神遺產繼承下來。

4、儒家文化重視禮哪衫儀規範和道德修養,講究樸素的辯證法,倡導積極入世李數腔,這些都是優秀的文化傳統,不僅要繼承,還要發揚廣大 。

孔子的論語名言警句,孔子論語名言名句

詩 雲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摘孔子 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幹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幹達到善的境界。 所謂誠其意者,毋如改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摘孔子 大學 拍陸。所謂渣賀判意念誠實,就是說...

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什麼,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

論來語 中沒有直接提到 三達源德 或者 三大德 論語 記載孔子提出君子有 三戒 三畏 三戒 是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三畏 是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季氏 另外,子張 篇中記載子夏說 君...

孔子的教育原則是什麼,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學習方法是什麼

因材施教 是孔子的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也是教育史上一個非常寶貴的傳統。孔子認為人的智力是有高低的,因此他根據不同的學生的不同性格 不同氣質進行不同的教育。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學習方法是什麼?1 教育思想 他提倡 有教無類 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