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翻譯
1樓:帳號已登出
【原文】
江水又東,徑黃半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①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
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紆迴,雖途徑信宿②,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說水》
譯文】長江水又向東流,經過黃半山下,有一座險灘名叫黃牛灘。黃牛灘的南岸重巒疊嶂,最外面的高大山崖之間有一塊大石,石頭上顏色分明,就像是乙個人揹著一把刀牽著一頭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黃色的,人和牛的形狀、色彩非常分明。這裡既然是人跡罕至之處,沒有人**出其形成原因。
這座高崖很高,又加上江流湍急迂迴,(但是)即使是路過此處的人連宿兩宿,也仍然看得見此物。所以路過的行人就編成一首歌謠唱道:「早晨起來從黃牛灘出發,傍晚住宿在黃牛灘,三天三夜,黃牛還像原來一樣絲毫不變。」
人跡罕至的文言文
2樓:黑科技
人跡罕至 ( rén jì hǎn zhì )
解 釋 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僻的地方。
出 處 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用 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馮牧《瀑布之歌》:「它們所以不被人知,僅僅是因為它們處在~、交通阻隔的地方。」
近義詞 荒山野嶺、窮鄉僻壤、荒無人煙。
反義詞 人來人往、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造句 1、吐魯番的大戈壁炎熱的天氣,實在是人跡罕至。
2、神農架是一片人跡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3、到人跡罕至的山中旅遊要注意安全。
4、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車不通,人跡罕至。
5、這片人跡罕至的灘澤除有幾隻大鳥在空中飛過再無任何聲。
很少有人到的地方。跡,足跡,腳印。罕,稀少。至,到。
解釋】: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出自】: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示例】:南城縣東百餘里龍門山,山巔有寺,幽僻孤寂;
人跡罕至。拼音]rén jì hǎn zhì
語出] 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正音] 跡;不能讀作「jī」。臺音)
辨形] 至;不能寫作「志」。
近義]荒山野嶺窮鄉僻壤。
反義] 人來人往 人山人海。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歷史上曾人來人往的絲綢古蹟;如今已變成~的沙漠。
勘探隊隊員經常在~的地方工作。
人跡罕至的罕的意思:少。
人跡罕至的意思就是: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1、讀音:[ rén jì hǎn zhì ]
2、出自: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3、示例:南城縣東百餘里龍門山,山巔有寺,幽僻孤寂,~。宋·洪邁《夷堅丁志·龍門山》
4、近義詞:人煙稀少 、門庭冷落。
5、反義詞:人來人往 、比肩繼踵。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的翻譯
3樓:李亮廣黛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惡。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已;董安於之心緩,故弦統以自急。
古人覺得自己看不到自己,是因為眼睛不夠長。人們在修飾打扮自己的容顏的時候,都懂得去照鏡子。但在修養自己的德行的時候,就不懂得去向明道的哲人請教。
這是何等的愚蠢。據說之前的人如果有自戀傾向,只好藉助臉盆裡的水。人才要能使自己成功,就得自覺地檢查自己,發現與改正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以道正己。
如果總以人才自居,就難以發現自己的短處和不足,客觀上就會給自己的發展進步製造了障礙。作為還沒有成才的人,更不應當以人才自居,成為謀取虛名實利的**,從而丟了自己的名譽、人格和前程。西門豹知道自己有個性急躁的缺點,經常佩帶熟皮,提醒自己放寬緩一些。
董安於覺得自己性格過於寬緩,經常佩著繃緊的弦,提醒自己緊張起來。
文言文莫知其醜的答案,終莫知其醜的意思
幫個忙找一下文言文 莫知其醜 的翻譯吧 緊急 南岐,在秦嶺山谷中,那裡的水甘甜,但質型手搏地不好,凡是飲過這水的人,都生甲狀腺腫大的頸病。所以,那個地方的居民沒有一人不患這種頸病的。看到有外地人來,一群小孩薯山和婦女就卜祥圍觀他,並譏笑他,說 怪了,那人的頭頸!枯瘦得一點不像我們。外地人說 你們頸上...
文言文《自護其短》的全部答案,文言文《自護其短》的全部答案
北人 1 生而不識菱者,仕 2 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 啖菱須去殼。某人自護 3 其短,曰 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後山,何地不有?註釋 1 北人 北方人。2 仕 做官。3 護 掩蓋,遮掩。練習 1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而 啖 去 欲 2 下列各組...
表示莫名其妙的文言文
肅允諾bai,卻不解其意。孔明曰du 特請zhi子敬同往取箭。dao肅曰 何處去取?孔明版曰 子敬權休問,前去便見。這兩處魯肅都有莫名其妙之意。這個成語的出處難以考證,我能查到的最早的是清朝出現。莫可名狀是近義詞,明朝就已出現這個成語了。明 劉基 松風閣記 草蟲鳴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