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曄原文 翻譯及賞析,贈范曄原文 翻譯及賞析

2025-06-07 01:15:40 字數 3523 閱讀 9019

贈范曄原文_翻譯及賞析

1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南北朝·陸凱《贈范曄》 贈范曄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陸凱(?―約504年),字智君,陸俟之孫,北魏代(今張家口涿鹿縣山澗口村)人,鮮卑族。是南北朝人。《魏書》有傳。陸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櫻陸—唐代·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花非花·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昧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落日餘清陰,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秋菊行當把。借問此何時,涼風懷朔馬。已傷歸暮客,復思離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牘偏為寡。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陽社。——南北朝·謝朓《落日悵望》落日悵望。

昧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餘清陰,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凳悄,秋菊行當把。

借問此何時,涼風懷朔馬。

已傷歸暮客,復思離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牘偏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陽社。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

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中鄉。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旗旐**。方叔率止,約軝錯衡,八鸞瑲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

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蠢爾蠻荊,大邦為仇。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方叔率止,執訊獲醜。戎車嘽嘽,嘽嘽棗頌渣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

先秦·詩經《采芑》采芑。

先秦詩經。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菑畝。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

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

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中鄉。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旗旐**。

方叔率止,約軝錯衡,八鸞瑲瑲。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幹之試。

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

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蠢爾蠻荊,大邦為仇。

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方叔率止,執訊獲醜。

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

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 ▲

贈范曄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2樓:漢匠文化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折花一作:折梅)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翻譯」

折梅花的時候恰好遇到信使,於是將花寄給你這個身在隴頭的好友(指範譁)。

江南也沒什麼(可以相贈),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吧。

「註釋」

驛使:傳遞書信、檔案的使者。

隴頭: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賞析」

古時贈友詩無數,陸凱這一首以其短小、平直獨具一格,全詩又似一封給友人的書信,親切隨和,頗有情趣。

詩的。開篇即點明詩人與友人遠離千里,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而這一次,詩人傳送的不是書信卻是梅花,是可見得兩個之間關係親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達。

乙個「逢」字看似不經意,但實際上卻是有心;由驛使而聯想到友人,於是寄梅問候,體現了對朋友的殷殷掛念。如果說詩的前兩句直白平淡,那麼後兩句則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僅不是一無所有,有的正是詩人的誠摯情懷,而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

由此可見,詩人的情趣是多麼高雅,想象是多麼豐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徵春天的來臨,也隱含著對相聚時刻的期待。聯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瞭詩人的慧心。

這首詩最出彩的地方是「一枝春」,耐人尋味,引人聯想。詩人善於煉字,不直言梅,而作「一枝春」,讀來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綻枝頭的美好圖景。以致「一枝春」後來成為梅花的代名詞,對後世的詩文有深遠的影響。

這一字,使全詩意境全出,梅花是江南報春之花,折梅寄友,禮輕情義重,它帶給遠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濃濃氣息,是迎春吐豔的美好祝願,也是詩人與遠方摯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達。

這首詩構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雖然簡單,細細品之,春的生機及情意如現眼前。

贈范曄詩原文及翻譯

3樓:xyw胖小胖

《贈范曄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託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前兩句寫到了詩人與友人遠離千里,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逢驛使」的「逢」字說明不期然而遇見了驛使,由驛使而聯想到友人,於是寄梅問候,體現了對朋友的殷殷掛念,使全詩充滿著天機自然之趣。

贈范曄詩原文及翻譯

4樓:永採白

贈范曄詩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譯文: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託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

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註釋如下:

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兼贈詩。」唐汝諤《古詩解》則雲:

曄為江南人,陸凱代北人,當是範寄陸耳。」這裡用《贈范曄》題,乃暫從舊說。范曄:

字蔚宗,順陽山陰(今河南省淅川縣東)人,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

驛使:古代遞送官府文書的人。隴頭人:

即隴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曄。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聊贈」句:

贈:一作「寄」。一枝春:

指梅花,人們常常把梅花作為春天的象徵。

作者介紹:

陸凱《葉問》演員副導助理、《葉問前傳》演員副導、基本資訊身高:183cm體重:120kg年齡:

33(截至2013年)經歷副導演工作經歷《浴室名伶之死》演員副導《大東旅社案》演員副導《親花瓷》演員副導《古樓謎案》副導《影海雙珠》。

贈范曄詩譯文及註釋

5樓:若夏

贈范曄詩》作者南北朝陸凱。

原文: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譯文:遇見北去的驛使,我就去折梅花,託驛使把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因為江南沒有其他好東西可以表達我對你的情感,就暫且讓我送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吧!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為暫時無法和友人相聚,作者只能把自己對友人的思念通過驛使的手以送梅花的方式傳達,表達了作者高雅有趣的情懷。一枝梅花,讓收禮物的人能看出送花人的思念,以及期待和自己相見的心情。

樛木原文 翻譯及賞析, 木原文及翻譯賞析

木原文及翻譯賞析 樛木原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樛木譯文 南有彎彎樹,攀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安享幸福了。南有彎彎樹,覆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大有幸福了。南有彎彎樹,纏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永駐幸福了...

魏收原文 翻譯及賞析,魏原文 翻譯 賞析 原文作者簡介

魏原文 翻譯 賞析 原文作者簡介 作者 徐夤 朝代 唐代。伐罪書勳令不常,爭教為帝與為王。十年小怨誅桓邵,一檄深仇怨孔璋。在井蟄龍如屈伏,食槽驕馬忽騰驤。奸雄事過分明見,英識空懷許子將。徐夤 字昭夢,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著有 探龍 釣磯 二集...

汪遵原文 翻譯及賞析,汪藻原文 翻譯及賞析

詠長城 是唐代詩人汪遵登臨長城時所作的一首絕句。該詩表達了詩人對長城這一軍事設施的由衷讚美之情。全文翻譯 秦王朝修築的長城固若金湯,北方外敵全都無法越過臨洮。雖然他的長城巨集偉浩大,高接雲天,政權卻是迅速瓦解,還不及堯帝殿前的三尺臺階。作品賞析 這是一飢褲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在遊覽長城的過程中偶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