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則 范曄 翻譯,古文二則的翻譯

2021-03-20 15:46:26 字數 5863 閱讀 7144

1樓:匿名使用者

——楊震四知

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

密愧而出。

——《資治通鑑》

楊震:東漢時**,博學而廉。

釋: 楊震路過昌邑縣,縣令是楊震過去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王密當晚懷揣著十斤**來送給楊震。

楊震說:「作為老朋友,我是瞭解你的,可你怎麼不瞭解我呢?」

王密說:「現在已是晚上,沒人會知道我送你金。」

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

王密於是慚愧的退出來了。

私心 (原文)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人奏記及便宜者,亦並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然少蘊藉,不修威儀,亦以此見輕。或問倫曰:「公有私乎?

」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譯文)第五倫奉公守法竭盡忠誠,說話辦事沒有違背法規的。兒子們有人常勸止他,他就呵斥他們並趕走他們,官吏陳述的書面意見有利於國家的,他都封好上報,他就像這樣毫無私心。他生性誠實,缺少文采,做官時以清廉著稱,當時人們把他比作西漢時貢禹(那樣明經潔行的人)。

但是他缺少寬容,又不整飭自己的威嚴,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輕。有人問第五倫說:「您有私心嗎?

」他回答說:「老朋友中有送給我千里馬的,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選拔官吏時,我心裡總不能忘了他,可始終也沒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兒子常常生病,我一夜裡十次去探望,回來卻安安穩穩地睡下;我的兒子有了病,我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

像這樣,難道可以說沒有私心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四 知

(原文)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闢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

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譯文)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

「我瞭解你,你不瞭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夜裡沒有人知道。

」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後來楊震調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

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私 心

(原文)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之奏記及便宜者,亦並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然少蘊藉,不修威儀,亦以此見輕。或問倫曰:「公有私乎?

」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譯文)第五倫奉公守法竭盡忠誠,說話辦事沒有違背法規的。兒子們有人常勸止他,他就呵斥他們並趕走他們,官吏陳述的書面意見有利於國家的,他都封好上報,他就像這樣毫無私心。他生性誠實,缺少文采,做官時以清廉著稱,當時人們把他比作西漢時貢禹(那樣明經潔行的人)。

但是他缺少寬容,又不整飭自己的威嚴,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輕。有人問第五倫說:「您有私心嗎?

」他回答說:「老朋友中有送給我千里馬的,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選拔官吏時,我心裡總不能忘了他,可始終也沒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兒子常常生病,我一夜裡十次去探望,回來卻安安穩穩地睡下;我的兒子有了病,我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

像這樣,難道可以說沒有私心嗎?」

古文二則的翻譯

3樓:塵羽澈

1.《郢人》

,,,,,,,,,,,,,,,,

(原文)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

』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無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

(譯文):

楚國的京城郢都有一個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點像蒼蠅翅膀大小的一塊白粉,讓一個叫石的匠人用斧頭把它砍下來。匠石掄起帶著呼呼風聲的斧頭砍下去。結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卻一點兒也沒有受傷。

郢人不僅臉色未變,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宋元君聽說這事後,讓匠石給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說:

「我確實曾經砍過,但是能夠讓我施展技術的那個人如今已經死去很久了。」。。。。。。。。。。。。。。。。。。。

2.《伯牙善鼓琴》,,,,,,,,,,,

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

吾於何逃聲哉?」。。。。。。。。。。。。

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

鍾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

」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

」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瞭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遊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

每有曲子彈奏,鍾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

心裡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古文二則的蓮翻譯現代文

4樓:匿名使用者

是這篇《蓮》嗎?

原文:蓮花,亦曰荷花。種於暮春,開於盛夏。其葉,大者如盤,小者如錢。莖橫泥中,其名曰藕。其實曰蓮子。藕與蓮子,皆可食也。

蓮花,又叫做荷花。種在春天的末期,開在盛夏時節。它的葉子,大的像盤子,小的像錢幣。它的莖是橫著長在泥中,名字叫做藕。它的果實叫做蓮子。藕和蓮子都能食用

五年級上古文二則《論語 學而篇》的作者,朝代 譯文

5樓:小嘻哈猴

學而篇第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孔子說:

"學習瞭然後按時複習,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譯文:有子說:

「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的,是很少見的;不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而喜好造反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產生了。所謂「孝」「悌」,可為「仁」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和氣善良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達室不習乎?」譯文: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

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譯文:孔子說:「治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要嚴肅慎重、專心認真辦理國家的政事,又嚴守信用;節約財政開支,又愛護部下和人民;按照農時的忙閒役使人民。

」子曰:「**,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

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要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音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譯文:子夏說:

「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盡力而為;為君主做事,能有獻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能講信用。這樣的人即使是說沒學習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了。」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無憚改。」譯文:孔子說:

「君子[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態度]不莊重,學習的知識學問就不鞏固。做人主要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曾子說:「要謹慎地辦理好喪事,虔誠地追祭祖先,[這樣做了,]人民的道德就會歸復忠厚老實。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譯文:

子禽問子貢:「我們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一定會了解那一國的政事,是他自己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

「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來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說是求來的,但是,]老師求得的方法,大概與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子曰: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譯文:孔子說:

「[看一個人,]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看他的志向;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如果三年都不改變他父親所堅持的準則,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做到了孝。」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五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遇事做到]和諧為可貴。

古代賢主治理國家的方法,可貴之處就在於此。小事大事,都依著這個原則。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為和諧而和諧,不用禮來調節和約束,那也是不可以的。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譯文:有子說:

「講信用,要符合於義;這種符合於義的信約諾言,才能去實踐、兌現。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做,]就能避免恥辱。所依靠的,應當是親近自己的人,[只有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小心謹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齊,時時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子貢曰: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譯文: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奉承,富裕而不驕傲自大,[這種人]怎麼樣呢?

」孔子說:「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貧窮仍然快快樂樂,富裕而愛好禮的人。」子貢說:

「《詩經》說:『要像加工骨頭、牛角、象牙、玉石一樣,經過切磋琢磨[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端木賜呀,我可以開始同你談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來的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的長處好處],怕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的好歹]。」

夢溪筆談二則翻譯

一 譯文 1 夢溪筆談 雁蕩山的譯文 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此時尚未有名。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唐僧貫休為 諾矩羅贊 有 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 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驛,前瞰大海,然...

寓言二則怎麼寫 關於寓言二則的成語

本段 如何寫寓言。什麼是寓言?現代漢語詞典 上是這樣解釋 寓言 的 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其實我們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成語故事,如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拔苗助長 亡羊補牢 等,這些喜聞樂見的成語故事很簡短,含著的道理卻很深刻,這就是寓言。...

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翻譯成現代成語

不孤 椿萱並茂,父慈子孝,承歡膝下。得學 天假其便,天隨人願,恬然自得。邴原泣學 禮讚 初潭集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 童子何泣?原曰 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 欲書可耳!原曰 無錢資。師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