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他們是不同領域的,文狀元:飽讀詩書,全國最博學的人;武狀元:武藝高超,全察鬥國最武功最高強的人。
論地位,他敬運們不分上下,論能力,亮沒梁擅長的各不同。主要看朝代是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
2樓:將軍夫人第七豹
文狀元。文狀元的地位高於武狀元。因為古代盛行重文輕武的思想觀念,還有文狀元數量遠多於武狀元,君王自然更看重文狀元。
說到中狀元,在古代是絕大多數讀書人的理想,寒窗苦讀十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高中狀元,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怎麼才能高中狀元,一般人可能想的是,要考秀才,然後再悶御經過這鄉試、會試、殿試這一系列的考試之後,然後由皇上御筆欽點。這種說法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文狀元,因為除了文狀元,中國歷史上還有武狀元,但是武狀元無論是從考試的規模,還是有名的人物來說悄絕,跟文狀元相比差的很多。
從科舉考試創立以來一千三百多年裡中國歷史上一共出過五百多位文狀元,但是武狀元的數量少的多,有名的人物更是屈指可數。武狀元的人數之所以這麼少,是因為科舉考試能夠順利進行的年代都是天下太平的時候,而和平時期肯定不需要這啟罩姿麼多武將,武將多了皇上肯定會擔心自己的統治地位會不會受到威脅。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和平時期,沒有大規模的戰爭,所以和平時期一般都是重文輕武,武狀元的地位和知名度遠遠不如文狀元。
在歷史上,武狀元和文狀元的地位,哪乙個高呢?
3樓:cong娛樂
文狀元地位高於武狀元是由君王、社會環境、民生、國家安定情況等多個因素決定的。文狀元、武狀元,兩者雖然同為狀元,但發展前途、地位待遇卻天壤之別。如果在和平年代,武狀元便沒有殺敵立功的機會,那麼他永遠就只能是個卑微的小軍官,而文狀元無論處於動盪還是和平年代,只要他能給出好的治世方法,就能得到公升遷,官職是遠高於武狀元的。
4樓:醉夢秦時嘆逍遙
在歷史上,文狀元的地位都比武狀元的地位要高。因為文狀元可以當官推行政令治理國家,而武狀元只可以是個武將。
5樓:剎那2清英
文狀元更高。古代由於儒家佔據主導,讀書人的地位十分高,且古代多采用以文抑武的政策。
6樓:吃撐的豬豬森
文狀元的地位要高一點,文官會出謀劃策,而武官只有一身功夫,在戰亂時才能用到。
7樓:二十年的吃貨生活
文官的地位更高一些。從影視劇當中也可以看出,很多朝代都是崇尚文人,在討論事情方面武狀元基本上插不上話。
歷史上有誰同時得過文武狀元
8樓:網友
鄭冠(793?—853?),文武雙科狀元,字型大小籍貫不詳。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鄭冠高中文科狀元。該科進士二十八人。考官:禮部侍郎王起。試題為《麗龜賦》等。同科有袁不約、李敬方等。
828年,鄭冠又中武舉狀元。
鄭冠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唯一一位文武雙科狀元。
9樓:匿名使用者
鄭冠,唐文宗大和二年(828)登軍謀弘遠、堪任將帥科。
籍貫、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文武雙狀元。
注:北宋神宗之前沒有「武狀元」之設,此處為武舉第一名的習慣稱呼。
10樓:網友
哈啦啦啦啦啊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中國歷史上同時獲得文狀元和武狀元的人有幾個?
中國歷史唯一先考取文狀元又武舉高第的人,唐朝長慶三年 823 文科狀元 大和二年 828 軍謀巨集遠,堪任將帥 科登第者鄭冠。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武狀元,叫什麼名字呢?中國最後一位武狀元叫張三甲,他出身幷州的一個武術世家,從小就跟隨長輩習武。在武狀元殿試中,揮舞起一把180斤的大刀技驚四座,一舉奪魁...
中國古代歷史上秦朝時有哪些開國大將?
西元前世紀中期,秦國改革軍制 重用軍事,全國興起了入伍的浪潮。因為,入伍不僅可以得到豐厚的薪酬,而且立功還能加官進爵。在這樣一種氛圍下,秦國出現了一種尚武精神,接下來就一起看看這些人中的翹楚。top 蒙恬 上一篇我們講到過蒙恬,是秦始皇長子扶蘇的得力干將,而且蒙恬出生在名將之家,自幼習武,其爺爺和其...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戰爭,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役有哪些?
中國各個朝代歷史上有多少次著名戰爭 一 先秦時期 牧野之戰 姜尚 周武王 不足10萬 17萬,一說70萬 全軍覆沒柏舉之戰 孫伍 伍員 磕閭 3萬 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陰晉之戰 吳起 5萬 50萬 大敗秦軍伊闕之戰 白起 12萬 24萬 全殲 即墨之戰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代之戰 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