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原文_翻譯及賞析
1樓:承吉凌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
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 李嶠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
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
20歲時,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官監察御史。
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軍進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后、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
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通鑑》推斷,慶虧生年應在貞觀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開元元年(713)。
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枝差碰」。諸人死後,他成了文壇老宿,為時人所宗仰。
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近體,風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蘇味道、李嶠,亦稱「蘇李」。明代胡震亨認為:
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籤》)。他寫有詠物詩120首,自風雲月露,飛動植礦,乃至服章猛談器用之類無所不包。雖刻意描繪以工緻貼切見長但略無興寄。
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論》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現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傳誦。據說唐玄宗於安史亂起逃離長安前登花萼樓聽到歌者唱這首詩的結尾四句時,引起了情感上強烈的共鳴,悲慨多時,並讚歎作者是「天才」。
李嶠的詩文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唐代·李嶠《風》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寫風勵志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河圖八卦出,洛範九疇初。垂露春光滿,崩雲骨氣餘。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唐代·李嶠《書》書。
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
河圖八卦出,洛範九疇初。
垂露春光滿,崩雲骨氣餘。
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 書法讚美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唐代·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中秋月二首·其二。
牛僧孺原文 翻譯及賞析,牛原文 翻譯及賞析
牛原文 翻譯及賞析 牛 佚名。歷史 出自子姓,是商朝汪伍開國帝王湯的後裔。始祖為宋微子啟。周朝建立以後,封商朝皇族微啟於宋地 今河南商丘 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人名牛父,官宋國司寇 掌管刑獄 宋武公時,遊牧民族長逖人進攻宋國,牛父率軍抵禦,不幸戰死。他的兒子或純便以他的字為姓,稱牛氏。 寮姓改為牛姓。...
樛木原文 翻譯及賞析, 木原文及翻譯賞析
木原文及翻譯賞析 樛木原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樛木譯文 南有彎彎樹,攀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安享幸福了。南有彎彎樹,覆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大有幸福了。南有彎彎樹,纏滿野葡萄。新郎真快樂,永駐幸福了...
魏收原文 翻譯及賞析,魏原文 翻譯 賞析 原文作者簡介
魏原文 翻譯 賞析 原文作者簡介 作者 徐夤 朝代 唐代。伐罪書勳令不常,爭教為帝與為王。十年小怨誅桓邵,一檄深仇怨孔璋。在井蟄龍如屈伏,食槽驕馬忽騰驤。奸雄事過分明見,英識空懷許子將。徐夤 字昭夢,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著有 探龍 釣磯 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