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在什麼時候?

2025-07-05 20:00:13 字數 3635 閱讀 7821

1樓:大奔哥的彩虹圈啊

2008年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申報每兩年進行一次,且每個國家一次只允許申報一項。那一年,中國確定了35個參加「申遺」的專案。為保護重要專案入選,在2008年專門召開的世界申遺會上,按照「少數民族專案重點關注、海峽兩岸專案有所傾斜、周邊國家共享專案重點考慮」的原則,確定了中國「申遺」的核心專案,而端午節只能排在備選之列。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申遺」規則的更改,並最終助推了端午節的「申遺」成功。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討論,對「申遺」評審規則進行了兩項大的修改:一是將以前的兩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二是每虧清衝個國家一次僅申報一項改為可同時申報多項。

這讓中國的端午節申報專案從備選的第二梯隊一下子衝到第一梯隊,躋身重要專案。

2009年9月,好訊息終於傳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端午節」被審議並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銷殲產,端午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蘊藏著中華民族。

的傳統文化和深厚情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划龍舟、插艾草、沐蘭湯、吃粽子、掛香囊等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與活動。2006年5月,***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的命名

端」有「初始」正唯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重午節:「午」,屬十二地支。

夏曆以地支紀月,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

除此之外,端午節的叫法還有:端陽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

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

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

2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大概是在2005年的時候。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喊祥覺得我們國家對端午節越來越淡化了,所以為了保護這個鄭衝搏節日就列進判伍去了。

3樓:簡單愛

2009年9月。

繼2005年前南韓「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虛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後,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納譽仔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洞汪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4樓:無能為力大蒜

就是在1934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端午節也被定義為了新的傳統節日當中的其中乙個,開始重視端午節的。

***哪年批准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樓:徐說法律

2006年。

2006年5月20日,經***批准,清明節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法律依據:清明節,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乙個「清明節」法定假譽巧日。

2007年12月14日,***正式釋出《關於更改〈全廳虛鍵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將扮巧清明、端午、中秋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當日放假一天。

春節被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在哪一年?

6樓:楊老師秒懂課堂

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

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

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

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發展。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飢銷」為跡戚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永珍更新,新的輪迴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

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爛州遊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哪一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7樓:匿名使用者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端午節距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節日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喝雄黃酒、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等。

端午節習俗: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人們通過祭龍,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佈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5、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病、去邪氣。

6、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7、打午時水。

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古人把端午當天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

8、浸龍舟水。

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

10、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等字樣,然後掛在門上塗上硃砂用來避邪。

清明節哪年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8樓:原跡心

清明節於2006年5月20日列入非物質文老肆盯化遺產。

清明節雹笑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侍和。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第一批錄染科院校b段是什麼意思,第一批錄取本科院校B段是什麼意思?

a b 專科提前批都是一個含義 意思是在國家有政策傾向的一些專業,實行優先招生 如 師範類 軍校 在提前批填報此類院校若被錄取,則不再進入本科一批a 本科二批a學校的錄取。若不能被錄取,絲毫不影響本科一批a 本科二批a學校的錄取。因此建議提前批若能夠填報,可以選擇賭一把,填報一個往年錄取分數比自己高...

中國第一批導彈專家的事蹟

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學自動化出身的樑思禮挑起了擔子,成為錢學森院長手下的十個室主任之一。風華正茂的他,奔跑在夢想與火箭齊飛的路上。從第一顆原子彈 第一枚導彈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第一艘神舟飛船,樑思禮與第一代航天人一起,白手起家 自力更生,建立起完整堅實的...

第一批本科是什麼意思

本科第一批是指放在中國高考錄取招生的時候在本科層次第一批次招生的學校,錄取線一般要達到本一線。本科第一批學校是那些在全國高校中綜合實力靠前的學校,享受來自各方面的照顧,培養屬於精英階層的人才,師資 科研實力一般較強。在普通高考錄取的時候,第一批最先錄取,接著就是本科第二批 本科第三批 專科批。本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