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情感導師大公尺
早在新高考實施的第一年,就舉行過八省聯考。一來考生可以提前熟悉新模式,為高談中考積累考試經驗,二來聯考的資料可以作此侍謹為報考志願的依據,還有一點就是便於命題組老師瞭解學生的實力,根據學生的成績調整最終高考試題的難度。
2023四省聯考作文題目出爐,4個省3個版本,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今年雲南、安徽、吉林、黑龍江四省作為第一年加入新高考的省份,也單獨舉行了四省聯考。即便今年的八省聯考早已結束,可所有參加新高考的考生都很關注這次聯考的情況,也想從這套試題中,尋找高考的影子。最令人驚奇的是,今年四省聯考的作文題並不一樣。
據各省考生介紹,其他科目的試題基本一致,唯有作文題目,只有雲南和安徽是一樣的,吉林和黑龍江各不相同,一共4個省份出現3個版本,著實叫人意外。
雲南和安徽的作文提到「洪荒之力」,並不是網路用語,而是用來形容我國地貌特徵的形成原因。很多考生一時間有些傻眼,這到底是語文考試還是地理考試?沒選擇地理學科的同學一時間有些蒙,選擇地理學科的學生也有些哭笑不得。
如果說以上兩個省份的考生在閱讀作文題目要求時,有些沒看懂的話,那吉林的考生可以說是「沒看夠」。近幾年各地作文題目要求篇幅都比較長,學生在寫作文前,又相當做了一篇小閱讀理解。
吉林今年的作文寫作要求只森基有24個字和兩個逗號,學生還沒反應過來就沒了。真是惜字如金,是怕學生沒話可寫抄寫作要求嗎?要求雖短,立意卻很複雜,對立又統一,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黑龍江的作文題圍繞諺語彼此間的矛盾現象,照比前兩個題目要求看似簡單了一些,對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很大的考驗。看來想要寫好高考作文,學生平時的積累十分很重要。多看課外書、培養興趣愛好,博聞強識是素質教育的關鍵。
2樓:問泰
八省聯考是為了讓廣大考生熟悉新高考的流程、題型以及模式而進行的模擬考試,這次聯考的省份有:福建、江蘇、重慶、遼寧、湖北、廣東、河北和湖南。
因為這八個省份都在實行新高考改革,考試的模式和流程都發生了變化。通過模擬考試,可以讓考生熟悉新高考的流程和題型,增加考試信心,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水平。
此外,八省聯考也可以讓各地枝空教育考試部門進行新臘孝高考的考試以及志願填報演練輪搭稿,以確保正式考試和志願填報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可以讓考生在模擬考試中發現問題並及時調整備考策略,提高備考效果。
八省聯考哪個省贏了
3樓:留著這字
八省聯考江蘇省贏了。
1、八省聯考第一名是江蘇省。江蘇考生的物理類成績以672分的成績進入了前100名,而河北是以679分的成績進入前100名,從這一點上,雖然河北戰勝了江蘇,但是接下來600分的比拼,江蘇便開始佔上風了。
2、不過這個看似正常程式內的模擬考試,卻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達到好幾億。討論的熱點主要是考試的難度,開考之後,就有網友在網上吐槽語文、數學內容難度較大,有的網友這樣說「最後一道大題求的是北京大興機場的曲線率,連題目都看不懂」。還有人這樣留言「出卷人能有什麼壞心思呢,不就不想讓我考大學嗎」「這個立體幾何是北大數學系作業,雙曲線是清華自招題」,甚至有人直呼:
簡直就是煉獄般難度。
3、江蘇省高考試卷在難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被人稱為是「地域模式」,此次江蘇省加入到 八省聯考陣營來,大家對該省的期望是特別高。另外,江蘇省的人口八千萬左右,但考生人數卻 分地少,可見該省份的高考難度之高。江蘇省的教育資源相對豐富,名師 薈萃,世 師大附中、南京外國語學校、天一中學和海門中學的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 量雄廠 與其他省份對峙的話,勝出的幾率較高。
根據八省聯考600分以上人數統計,可以看到江蘇省參與人數為萬人。無論是高分段人數還是最高分,這項資料都是江蘇省贏了。
4、三大主科平均分八省聯考河北省三大主科平均分為語文分,數學56分,英語89分,江蘇省三大主科平均分為語文95分,數學69分,英語105分。三大主科每一科平均分江蘇省都要高於河北省,總平均分更是比河北省高30多分。
八省聯考成績出來了,某些省份數學平均分才60多,對此你怎麼看?
八省聯考成績出來了,可是有些省份的數學平均分才多,這個資料也讓很多人大跌眼球,我們都知道數學的總分一般是分,分才算及格,分的成績只能說很差,從聯考中也可以看出,各個省份在數學方面的成就也有所差異,例如在蘇州學生的數學成績都普遍比較好,而這個資料也透露出很多的問題。不同地區教學資源存在很大的差異。在中...
植物為什麼要進行呼吸,植物為什麼要進行呼吸作用?
其實,生物吸進氧氣,撥出二氧化碳,只不過是呼吸活動的表面現象。而呼吸的本質是生物的身體裡的有機物質氧化分解的過程。對植物來說,通過呼吸才能把光合作用所製造的有機物質加以利用。植物身體裡有許多有機物質,比如糖類 脂肪和蛋白質都要通過呼吸作用來進行氧化分解。平常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植物體內的有機物質被徹...
旅遊為什麼要進行供給側改革,為什麼要進行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從供給端入手,通過改革讓生產要素和自然資源充分 高效地利用起來,以解放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一般來說,短期內經濟產出水平由需求側決定,而中長期產出水平則由供給能力決定,因此,需求側管理往往著眼於平抑經濟總量的短週期調控,而供給側管理則關注中長期的系統性結構問題。需求側管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