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物理改變人生
鄭和七下西洋共計到過37個國家和地區首鎮襲,分別是:①占城(今越南歸仁以南)、②爪哇、③舊港、④蘇門答臘、⑤阿魯、⑥那孤兒(以上均為今印度尼西亞)、⑦真臘(今柬埔寨)、⑧暹羅(今泰國)、⑨滿刺加、⑩彭亨、(11)急蘭丹(以上均為今馬來西亞)、(12)浡泥(今汶萊)、(13)古裡、(14)柯枝、 (15)小葛蘭(大葛蘭)、(16)沙裡灣尼、(17)加異勒、(18)南渤裡(又稱南巫裡)(以上均為今印度)、(19)榜葛喇(今孟加拉)、(20) 蘇祿(今菲律賓)、(21)溜山(今馬爾地夫)、(22)錫蘭山、(23)別羅裡(今斯里蘭卡)、(24)忽魯漠斯(今伊朗)、(25)祖法兒(今阿曼)、(26)刺撒(今北葉門)、(27)阿丹(以上均為今葉門)、(28)天方(今沙特麥加)、(29)木骨都束、(30)竹步、(31)卡喇哇(以上均為今索馬利亞)、(32)麻林(今肯亞)、(33)比刺、(34)孫刺(均為莫三比克一帶者兄)。此外,史書上還記載鄭和及其旅擾副手的船隊曾到過瑣裡(又稱西洋瑣裡)(35)、黎代(36)、甘巴里(37)。
有文獻上說鄭和到過33個地方,也有說39個地方。究竟哪個數字更準確,目前沒有統一說法。
上述地區如按現在的國家劃分,則分別屬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汶萊、印度、孟加拉、伊朗、葉門、北葉門、阿曼、沙地阿拉伯、索馬利亞、莫三比克和肯亞等17個國家。
2樓:秋月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佔帶核城、爪哇、真臘、舊港、暹此差羅、古裡、滿刺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蠢扒掘、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裡、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利亞境內)。
鄭和七下西洋的具體路線是怎麼樣的?
3樓:繼潤
鄭和下西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已知最遠曾達東 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 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乙個世紀之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 ,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鄭和下西洋還有哪些經歷,鄭和幾次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 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 率領兩百多艘海船 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彭亨 真臘 古裡 暹羅 榜葛剌 阿丹 天方 左法爾 忽魯謨斯 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 紅海。鄭和...
鄭和下西洋回來時有幾人,鄭和幾次下西洋
回來不知道,應該差不多吧!沒死多少人還帶回了很多使者。船隊人員。計下西洋官校 旗軍 勇士 力士 通士 民稍 買辦 書手 通共計二萬七千六百七十員名 官八百六十八員 軍二萬六千八百二名。正使太監七員 少監十員 監丞五員。內官內使五十三員 戶部郎中一員 都指揮二員。指揮九十三員 千戶一百四十員 百戶四百...
鄭和下西洋的郵票設計意圖是什麼鄭和下西洋有郵票得到哪些資訊
鄭和下西洋的郵票設計意圖從宣傳中華,宣誓和平,以史為鑑等 一是以鄭和下西洋之壯舉,來宣揚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用以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是以鄭和遍訪30多個國家而秋毫無犯的大國禮節和風度,來宣揚世界和平,倡導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平等和尊重 三是藉此回顧那段歷史,告誡人們不應只是陶醉於過去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