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水車是指用動力汲水的工具,還是指用

2021-05-28 20:12:27 字數 3646 閱讀 3429

1樓:匿名使用者

水車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

水車也叫天車,車高10米多,由一根長5米,口徑0.5米的車軸支撐著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裝水。河水衝來,藉著水勢的運動慣性緩緩轉動著輻條,一個個水斗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斗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裡。

風力水車哪個是我國古代的農業灌溉工具中使用水力

2樓:匿名使用者

翻車,筒車,高專筒車,風力水車哪個是我國古代的農業灌溉工具中使用水力~

筒車.亦稱「水轉筒車」,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上下各有一個輪子,下輪一半淹在水中,兩輪之間有輪帶,輪帶上裝有很多尺把長的竹筒管.

流水衝擊下面的水輪轉動,竹筒就浸滿了水,並自下而上地把河水帶到高處倒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兩個硬樁,制一大輪,將大輪的軸擱在樁叉上.大輪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裡,可自由轉動.

大輪輪輻外受水板上斜繫有一個個竹筒,岸旁湊近輪上水筒的位置,設有水槽.當大輪受水板受急流衝激,輪子轉動,水筒中灌滿水,轉過輪頂時,筒口向下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並沿水槽流向田間~

中國古代的「水車」、「筒車」的圖案是從中亞傳入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

水車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充分利用水力發展出來的一種運轉機械。根據文獻記載,水車大約東漢時期出現。水車作為中國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見證了中國農業文明,為水利研究史提供了見證。

水車的發明奠定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筒車亦稱「水轉筒車」,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莊周《南華經》記載的漢陰抱翁老人恥用的桔槔,即是豎於井邊的提水器械。隨著社會的發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來越被重視,先後又出現了戽斗、汲筒、龍骨車(又名翻車)和筒車。

戽斗是用粗繩縛於木桶或笆斗的兩邊,兩人對立各執一繩,將河水汲入田間。汲筒是用打通竹節之粗大竹杆,相互連線,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澗谷,引水入田。

龍骨車是用連串的活節木板裝入水槽中,上面輔以橫軸利用人力踏轉或利用牛力旋轉,溝溪河水隨板匯入田中。筒車是利用水力運轉的原理,讓竹筒取水,流水自轉導灌入田,不用人力。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水車相傳為漢靈帝時華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更早 《楚辭·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筒車,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於隋而勝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種靠水力自動的古老筒車,在家鄉鬱鬱蔥蔥的山簡、溪流間構成了一幅幅遠古的田園春色圖,為中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

莊周《南華經》記載的漢陰抱翁老人恥用的桔槔,即是豎於井邊的提水器械。隨著社會的發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來越被重視,先後又出現了戽斗、汲筒、龍骨車(又名翻車)和筒車。

5樓:javen秋霜

是從中國南方向其他地區擴充套件

中國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灌溉工具是不是翻車

6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該是「桔槔」.《莊子.外篇.

天地篇》中,載子貢南遊,反途路過漢陰時,看到一個老丈人辛苦的抱甕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於是告訴老翁一種省力的器具,名曰之「槔」.它的製作方式是:「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掣水若抽,數如沃湯.

」也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掛著汲水的木桶,一端掛著重物,像槓桿似的,可以節省汲水的力量.從抱甕灌地到桔槔汲水初步利用器械,可以說是水車發明的先軀.

中國正式記載中的水車,則大約到東漢時才產生.東漢末年靈帝時,命畢嵐造「翻車」,已有輪軸槽板等基本裝置.又有一說三國時魏人馬均也有翻車的製造(《三國志.

魏志》卷二九杜傳裴松之注).不論翻車究竟首創於何人之手,總之,從東漢到三國翻車正式的產生,可以視為中國水車成立的第一階段.

有沒有誰知道古代水車都 是幹什麼用的??

7樓:旋風遊蝦

mlqice521

勤學秀才鏈鬥水車

鏈鬥式水車始於唐代,即利用大水輪索鏈上裝設的竹筒提水,用畜力拉動。近代被用於菜園井上,延用至20世紀50年代。中國古代向西方輸出了許多科技發明創造,鏈鬥水車就是其中一個,於公元二世紀出現在中國,於2023年才傳入歐洲。

商代初期,在一些日用青銅器物上已有圓環式金屬鏈作為器物與其蓋的連繫物。在古代各類水車中,如翻車 (龍骨水車)中的刮水板,高轉筒車的水筒,都以鏈的形式安裝在機械中。傳輸作用的鐵鏈是中國人最早發明並應用的。

用牛力拉動的稱牛車,藉助自然風力的稱風車,人力制動的稱人力水車(有腳踏和手牽兩種),通稱「三車」。「三車」由上車和下車兩部分組成。上車即動力部分,由車軸、車盤、支架和篷帆風車等部件組成;下車即戽水部分,由車槽、鬥板和鏈鬥等連線組合而成,均用硬質木料製作,戽車形似龍脊,俗稱龍骨水車。

車頭置於河岸渠口,車尾浸入水中,憑藉人力、牛力或風力,由車軸撥柁帶動鏈鬥鬥板,取水入漕,戽水灌田。下車車身長度視動力和揚程高低而定,手搖水車不足4米,其他水車5~6米不等。

每架人力水車一般能灌溉水田3~5畝,風車視風力大小而定,一般每架可灌溉水田20畝左右,每架牛車一般可灌水田15~20畝。人力水車結構較簡單,造價較低,車身體積較小,便於拆裝移動。風車和牛車都有固定的車基。

牛車有車棚、支架、車盤、車軸和撥柁等部件,結構較其它兩種水車複雜,體積也較大,相應造價較高,又要飼養耕牛,投資多,成本大。一般經濟條件較為富裕的農戶自置1架,經濟條件較差的幾戶合置1架,也有少數富裕的農戶家有多架水車,為附近農民分別承包水田灌溉。在嘉定、寶山等縣也有些農戶只備水車不養耕牛,在稻田灌水季節去崇明縣租耕牛,待稻田灌水結束後交還牛主,每熟交租牛費摺合大米150~200公斤。

風車憑藉風力旋轉啟動,4級風力以上方可轉動,風力微弱就停轉,風力過大又多事故,遇有颱風、龍捲風易於損壞。結構也較為複雜,上車由支架、齒軸、篷竹和布帆等部件組成。成本也較高,每臺造價約需大米10多石。

人力水車分手牽和腳踏兩種。手牽水車結構最簡單,體重輕,車身短,搬運方便,一般用於揚程1米左右的零星水田戽水。腳踏水車在岸上部分裝有兩根立柱支架,上有橫木把手,下有圓木車軸,長度按2人、4人起踏而定,軸中裝有撥柁一個,兩邊裝置腳踏榔頭,兩端設固定車軸蓋頭,人立在車軸榔頭上不停蹬踏,撥柁帶動下車鏈鬥、鬥板進行戽水,功效比手牽車高。

8樓:曉樓聽雨

(1)指提水工具的一種。

我國水車灌溉使用甚早。《宋史·河渠志五》:「地高則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

(2)指古代戰船的一種。

《南史·徐世譜傳》:「世譜乃別造樓船、拍艦、火舫、水車,以益軍勢。」

(3)指以水為車。

《楚辭·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

王逸注:「言河伯以水為車。」

9樓:匿名使用者

旱季從河裡把水引到田裡 水災是把田裡的水引到河裡

就像自行車一樣能兩個方向轉

10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都是用來灌溉農田的

11樓:愛生如夢

引水用的,飲水做為生活使用後來發展為灌溉農田。

12樓:匿名使用者

gfdgfdgdfgfdgdfg

13樓:念

灌溉、動力(磨面、磨米等)

中國古代科技的巔峰是哪個朝代,中國古代在哪個朝代有重要的科技和發明獲得了什麼成果有什麼歷史地位

宋當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蠻和矇昧包圍的時候,而秦人就以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智慧,創造出了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國家 秦國.秦國是當時唯一超級大國.西漢時歐洲有羅馬帝國.文化最繁榮是 唐朝,宋朝也不錯.經濟最繁榮時 宋朝.唐朝次之.科技最繁榮時 宋朝.唐朝次之.中國古代科技的巔峰是明代,尤其是火器的製造...

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和他的帝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

討論中國古代的英雄,討論中國古代的英雄

曹操的出現改變了中國的歷史,本來開始中用小舅子,後來重用宦官,之後重用士族,按道理士族 國家的幾個大家族 應該可以統治中國了。可是曹操出來了,破壞了這段歷史,所以從這樣來看,應該非他莫屬。成吉思汗是外族,不能划進來的。我認為英雄就是該狠的時候就比任何人都狠,該絕的時候就比任何人都絕,該仁慈的時候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