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中國古詩詞發展史是什麼樣的?

2021-03-19 18:29:51 字數 3320 閱讀 3679

1樓:2019岩石

唐代自開元至大抄

歷間,為唐詩的全盛時期,唐詩分期者稱為盛唐,有著名詩人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直至「安史之亂」爆發以前,是唐代社會高度繁盛而且極富於藝術氣氛的時代。唐詩經過一百多年的準備和醞釀,至此終於達到了全盛的高峰。

雖然盛唐的時間在四個時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這一時期,唐朝的經濟十分繁榮,與此同時,詩歌也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詩詞發展史是什麼樣的?

2樓:布朗趙小乖

對於古詩詞的發展順序可概括為:詩經——

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現代詩。

先秦時期的是兩言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代表作是詩經和戰國後期的楚辭。兩漢的漢樂府詩,代表作是《古詩十九首》和《孔雀東南飛.魏晉時期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為中心組成鄴下文人集團,即後世稱道的「建安風骨」。

還有「竹林七賢」。代表作有阮籍的82首《詠懷詩》。

東晉末年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對唐代山水田園詩派有直接影響。

南北朝時期,南方的代表詩人有謝靈運、鮑照等。南朝民歌清麗婉轉,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獷剛健,代表作是《木蘭詩》。

唐代是中國詩歌史上的**時代,。「初唐四傑」,盛唐時期首先出現兩大詩歌流派:一是以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多摩山範水,抒寫閒情逸致,風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多寫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或慷慨悲壯,或雄奇瑰麗。

接著李白、杜甫橫空出世,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雄視古今的「雙子星座」。安史之亂後,進人中唐時期,經過短期的過渡,唐詩呈現第二次繁榮。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倡導了一場新樂府運動。

他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創作了《新樂府》、《秦中吟》等鍼砭時弊的諷喻詩。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是古代長篇歌行名篇,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韓孟詩派崇尚險怪,以散文手法作詩。此外各具藝術個性的詩人還有劉禹錫、柳宗元等。

中晚唐之交出現的「詩鬼」李賀,其詩冷豔深幽,恢奇詭譎,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晚唐之世,詩風趨於卑弱,感傷色彩較濃,惟杜牧、李商隱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譽。杜牧擅七絕,詠史懷古、抒情寫景,無不清新俊逸,風姿絕代。

李商隱工七律,風格深情綿邈,綺麗婉曲,尤其是「無題」詩,更是意蘊雋永,興寄深微,沉博絕麗,獨擅勝場。

宋詩總體成就不如唐詩,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等學李商隱,號西昆體。王禹俘、梅堯臣、蘇舜欽等反對西昆體,反對只講聲律辭藻與缺乏社會內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詩健康發展的基礎,歐陽修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恢復關注現實的傳統,北宋詩壇影響最大的是「蘇黃」。即蘇軾和蘇軾,南宋詩人的傑出代表是「中興四大詩人」(陸游、尤袤、楊萬里、范成大)。

到宋末,有文天祥、汪元量。金代最傑出的詩人是元好問。

元代出現了散曲。前期代表作家是關漢卿、馬致遠,後期代表作家是張可久、喬吉。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睢景臣的套曲《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是代表作。

明初,高啟、劉基等人的詩歌較有社會現實內容,但接著興起以朝廷輔弼大臣為首的「臺閣體」詩派,****,空廓浮泛。明中葉以後,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先後發起復古運動,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但他們盲目尊古,一味模擬,受到有識者的批評。先有以歸有光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矯之,繼有以袁巨集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極大地衝擊了前後七子的復古主張。

稍後的「竟陵派」鍾惺、譚元春等人,主張與「公安派」相仿,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詩風。清初,遺民詩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思想。錢謙益、吳偉業等在清初詩壇影響很大。

王士禎提倡「神韻」說,成為當時詩壇領袖。清中葉以後,考據學風盛極一時,影響到詩壇,遠離現實、重視形式和以學問為詩之風大熾,唯鄭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黃景仁獨寫哀怨之作較有特色。道光、咸豐年間,內憂外患日益嚴重,龔自珍以詩為**,揭露社會黑暗,抒發報國大志,成為近代詩歌史上開一代風氣的第一位大詩人,贏得了「三百年來第一流」的稱譽。

詞是配合燕樂演唱的新詩體,起源於民間,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民間詞。中唐之後文人填詞者漸多,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在作詩之餘間或作詞。晚唐溫庭筠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力作詞的人,他確立了詞體規範,開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鼻祖」。

五代時,西蜀和南唐成為詞的創作中心,第一部文人詞集《花間集》問世。西蜀韋莊名列花間,詞與溫庭筠齊名,並稱「溫韋」,以清麗疏朗見長。南唐馮延巳注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抒寫個人生活感受,「開北宋一代風氣」(王國維語)。

五代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以詞寫自己的人生際遇和真實性情,寫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不事雕飾,緣情而行,語言樸素自然而又流轉如珠,王國維評雲:「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土大夫之詞。」

詞在宋代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成為一代文學的主要標誌。宋初詞家如晏殊、歐陽修等,主要還是沿襲晚唐五代詞風,寫的多半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范仲淹詞中的某些詞作開始呈現境界開闊、格調蒼涼的風格,給宋初時期的詞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期的柳永對宋詞進行了第一次革新,創制並寫作了大量的慢詞,以寫相思旅愁見長,多用鋪敘和白描的手法,語言俚俗,富於平民色彩,產生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廣泛影響。詞至蘇軾而又一變,蘇軾打破詩詞界限,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開創了豪放詞派,使詞擺脫了音律的束縛而成為獨立的抒情詩體。北宋後期詞壇主流又復歸婉約,代表人物為秦觀、賀鑄、周邦彥。

秦詞柔婉清麗,情辭兼勝,被奉為婉約派正宗,與黃庭堅並稱「秦七黃九」。賀詞筆調多變,剛柔相濟。詞至周邦彥再一變,體現了宋詞的深化與成熟。

周邦彥精通音律,善作慢詞,以思力取勝,詞風典麗精工,對南宋格律派、風雅派詞人影響極大。南北宋之交出現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女詞人李清照,創言淺意深、本色當行的「易安體」。她善於煉字煉意,擅長白描,令慢均工。

前期詞多寫閨情相思,清俊曠逸;後期詞抒身世之感、家國之思,蒼涼沉鬱。南宋初期詞人如張元幹、張孝祥、朱敦儒等,多親歷靖康之變,故以詞為**,抒發愛國情懷,上承蘇軾,下啟辛派。辛棄疾是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詞人,主承蘇軾但取徑更廣,使宋詞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達到了光輝的高度,在詞的藝術表現手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

辛詞風格多樣,或壯懷激烈、豪氣逼人,或纏綿哀怨、清新活潑,尤能寓剛柔為一體。在辛棄疾的影響下,陳亮、劉過和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人形成了一個陣容強大的辛派愛國詞人群體。

在宋金對峙、政局相對穩定的南宋後期,出現了以姜夔、吳文英、史達祖、張炎、王沂孫等為代表的格律詞派。其中突出者要數姜夔、吳文英,他們同是宗法周邦彥,但姜詞清空騷雅,吳詞工緻密麗。

詞至元明走向衰落,在清代呈中興氣象。清初,陳維崧效法蘇、辛之豪放,開「陽羨詞派」;朱彝尊推崇姜、張之清空,開「浙西詞派」;納蘭性德善作小令,長於白描,以情取勝,風調酷似後主李煜。清中葉後,以張惠言、賙濟為代表的「常州詞派」糾浙派之偏,論詞主比興寄託,重視詞的社會作用,其影響直達近代。

中國刺繡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中國刺繡發展已具數千年曆史,傳統文化中刺繡的起源是什麼

中國的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就伴隨著玉器 陶器和織物而誕生。刺繡是繪畫的姊妹藝術,因此,周禮 考工記 便將刺繡隸列在繪畫之內,認為 五彩備,為之繡 從而首肯刺繡的藝術地位。最初的刺繡又和美麗的絲織錦緞並列,統稱為 錦繡 這又從另一層面表明,刺繡的實用和審美結合的工藝文化性質,以及它的源遠流...

詞中小曲是怎樣發展的,中國古代詩詞曲發展的幾個階段是什麼?發展過程及代表詩詞。

小曲在雅化過程中也有一個由雜言向齊言過渡的階段,但在齊言形成並達到絕妙的境界後也就再難突破,由此可以想到唐代的近體詩無與倫比後產生變異,因而說詞由詩蛻變也就不無道理。詞發展歷史的詳細資料.詞是一種押韻的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語言學裡,詞是能夠自由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作為詩歌的一種,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

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和他的帝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