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本體都是什麼,自性 本體 都是什麼

2022-02-25 09:30:12 字數 6796 閱讀 5688

1樓:小林愛數碼

1、自性(榮格分析心理學術語):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的原型自我(self),是四大原型之一。人的精神或者人格,儘管還有待於成熟和發展,但它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這種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一個原型,榮格將其稱為自性,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

在榮格學說中,有兩個「自我",分別是意識自我(ego)和原型自我(self),《人格心理學》一書中將self翻譯成「自性」,以示區別。

2、本體(英語:noumenon,發音: /ˈnuːmɛˌnɒn/),哲學名詞,意指不必用感官就能夠知識到的物體,或事件。

它與現象是兩個相對的名詞,是形而上學中重要的議題。研究本體的學問,稱為本體論。康德稱本體為物自身(德語:

das ding an sich ,英語:thing-in-itself,又譯為物自體)。

2樓:成都新東方

自性是統

一、組織和秩序的原型,它是集體潛意識中的一個核心的原型,主要作用是協調人格的各個組成部分,使之達到整合、統一,使人具有穩定感和一體感。

本體,指事物的本身,引申為根本的,是一個哲學名詞。語出《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帝曰:「雖琱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3樓:野佬

自性和本體,是佛家術語吧?如果非佛家術語,當有其它解釋。

一。自性呢,按佛家理論:宇宙間各種現象,其所具備的永恆不變的性質,就是自性了。

按《佛學大辭典》(術語)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證信卷曰:「近世宗師,沈自性唯心,貶淨土真證。

」【又】數論師二十五諦中第一諦為冥性。又稱自性。為萬有之生因。

唯識述記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

二。本體呢?按佛家理論就是:各種現象的最根本的自身(體),就是本體。

按《佛學大辭典》(術語)諸法之根本自體也,對於應身而謂真身為本體。大日經七曰:「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梵網古蹟上本曰:「化歸本體,言還至也。」

自性和本體的通俗解釋下面,都已經附有《佛學大辭典》中的精確解釋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看南懷瑾大師寫的《如何修證佛法》

5樓:歲月就這麼說

自性即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體(法身)。佛教裡的毗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稱為大日如來佛。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來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個心中的太陽。

本體按佛家理論就是:各種現象的最根本的自身(體),就是本體。

本體,指事物的本身;引申為根本的;哲學名詞。語出《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帝曰:『雖琱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什麼是自性?

6樓:匿名使用者

自性就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質,性質是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不會因為形狀顏色大小時間等等而改變或者差別。比如,金有金的性質,銅有銅的性質,不鏽鋼沒有性質,因為不鏽鋼是幾種金屬合成的沒有自己的分子結構,分解了不鏽鋼就不存在了。但是金子永遠是金子,即使分解了,仍然是金的分子結構,不會變成鐵的分子結構。

這就是自性。人也是有自性的,至於那個自性到底是什麼,就需要自己去體悟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是說不出來的,只能借用上面的比喻。所以說有句話「不可說,不可說」就是這個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自性就是真心、真如、本性、本體、佛性、法性等。自性的樣子就是慧能大師見性後的報告,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萬物,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從自性生出來的,萬物的本體就是自性。

自性是法爾如是,再不能說是由其它東西而來。萬物自身沒有自性,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起性),例如人身不能分出人出來,把人身分析分解就只能得到細胞等,細胞不是人本身。把細胞分析又是由其他東西組成,從細胞中分不出細胞本身。

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是萬物沒有自性。這個裡面說的自性與慧能大師所說的萬物的本體的自性,文字相同,意思有差別,有時同用,不要混淆。

"自性"在佛語裡面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自性即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體(法身)。佛教裡的毗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稱為大日如來佛。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來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個心中的太陽。

毗盧遮那佛--我們心中的光明力量,它帶給我們溫暖,**我們心靈的創傷,平息我們內心的情感風浪,它賜給我們朝氣和活力,讓我們不被消極的畏懼所懾服而轉逃避為積極進取:它賜給我們精進的力量,讓我們不被挫折打倒而轉失敗為成功;它賜給我們光明的智慧,讓我們徹底破除內心的迷執和愚闇,讓我們不被「貪、嗔、痴」三毒所蠱惑,而使我們能清醒地思考,明白事理,實踐善行,表現同情和慈悲,發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它光耀、亮麗我們的人生!

毗盧遮那佛是精神生活的主體,是我們心中本來具有的光明性,本來具足的智慧,本來自在的菩提。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發揮積極光明的心智,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扭轉頹勢,轉敗為勝,成就成功幸福的生活。

9樓:匿名使用者

自性,是佛學典籍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個宗派中,不論是小乘,還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談到它。但由於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賦予的含義也往往不一樣。

本文將舉出幾種代表性的說法並作一比較說明。

一、各家所說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稱說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於西北印加溼彌羅一帶,人才輩出,註疏豐富。主要論典有「六足一身」。

「六足」即《法蘊足論》、《集導門足論》、《施設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和《論身足論》;「一身」是《大毘婆沙論》,及《發智論》等。其理論特點是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為它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緣故。有部將一切法加以歸納分類,其中最完整的分類,要算世友的《品類足論》及世親的《俱舍論》中所說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色法分為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法分為四十六種,心不相應行法分為十四種,無為法分為三種,共合七十五種法。這些法在有部看來,都有它的自性,此自性恆有。

那麼自性是什麼呢?在《大毘婆沙論》中有自性門,說明某法的體性是什麼,這就是出體。有部論師對世間、身心一切現象,瞭解為複雜的綜合體,分析複合體而發現內在單一的本質,就是自性。

這就是實有與假有。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曰:「地云何?

答:顯形色,此世俗想施設。……地界云何?

答:堅性觸,此是勝義能造地體。」這裡把地分為二種:

常識中的地,是和合有,是世俗假想施設而非真實的;佛說的地界,那是勝義有。從複合的總聚,而探得一一法的自性,也稱為分。分是不可再分析的,也稱為我。

如《大毘婆沙論》卷九曰:「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

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 此外自性,還有本性等別名,顯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恆存在的,所以《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一曰:「諸法實體恆無轉變,非因果故。

」對於這樣恆有的自性,與現實的無常生滅現象似乎相違,與緣起因果也彷彿不合。針對這些疑問,在《大毘婆沙論》中有著詳細的解釋說明,茲略引幾段。如《論》卷七十六曰:

「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

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恆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諸聚集物,依實有事,假施設有,時有時無。

」這是說,諸法實體在三世中恆有,不能說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但依作用可以說有說無。

又如《論》卷三十九曰:「問:諸行自性有轉變不?

設爾何失,若有轉變,云何諸法不捨自相?若無轉變,云何此中說有住導?答:

應說諸行自性無有轉變。複次有因緣故說無轉變,有因緣故說有轉變。有因緣故說無轉變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性、自相,無有轉變;有因緣故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故有轉變。

」這可見有為法的生滅有無,約作用、功能而說。自體是恆住自性,如如不變的,因此稱為恆有。

至於三世因果的建立,在有部有四大論師的不同主張,即法救、妙音、世友、覺天。這裡但舉出有部正宗世友的主張來介紹一下。如《大毘婆沙論》卷七七曰:

「說位異者,彼謂諸法於世轉時,由位有異,非體有異。如運一籌,置一位名一,置十位名十,置百位名百,雖歷位有異,而籌體無異。如是諸法經三世位,雖得三世而體無別。

此師所立,體無雜亂,以依作用立三世別。謂有為法,未有作用名未來世,正有作用名現在世,作用已滅名過去世。」三世但依作用有無建立,自體則是恆有不變,所以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二)中觀家的自性。在佛滅度後的

五、六百年間,印度佛教史上是部派佛教盛行時期,由其是一切有部影響極大。到了佛滅後七百年間,有龍樹大士出世,因感於有部思想不契合佛意,遂依《般若經》,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針對著有部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思想,給予猛烈的評擊。同時,高豎緣起無自性的中道法幢,在印度佛教史上放出異常的光彩。

中觀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緣起性空。緣起,即宇宙間一切有為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謂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現象,皆無自性。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又如《中論·四諦品》曰: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說一切法無不是緣起,緣起法必然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所以性空。

自性與緣起,從有部的立場去看,本來可以並立而相成的,但到了中觀家的經論裡就變成水火不容了。以自性是自有、自成、永恆存在的,有自性就不必待緣起。既然待因緣和合而生,那就必然沒有自性。

因此,緣起必然性空,性空才能建立緣起,只有這樣才是符合中道。像有部所說不僅不能建立,而且也是落於常見了。

(三)唯識家的自性。唯識學是佛滅後九百年間,由無著、世親兄弟共同興起的一個教派。它與龍樹倡導的中觀學分庭抗禮,形成了印度佛教史上的空有二宗。

前面說過,空宗的特徵是徹底否定自性,闡明一切法都無自性空,可是,到了唯識家經論裡又講究自性。於是,又有了空有之爭。

唯識家的核心理論是三自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性」 是唯識家對一切法的本質及狀態所作的歸類性的說明。其具體內容據《唯識三十頌》中說:

「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此二頌中,前一頌解釋遍計所執性。「彼彼」顯示眾多;「遍計」是周遍計度,謂我人能緣心不斷地於所緣境上虛妄分別,錯誤的認為有我有法,我法二執即是遍計所執性。次一頌的前半頌解釋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現象。次半頌顯示圓成實性,圓成實乃聖智所緣的境界,是由遠離我法二執而顯。而三性的有無,頌中但曰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圓成都未提及,可見是有的。

對三性有無作進一步說明的是三無性。《唯識三十頌》繼三性之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這裡說明了一切法無性,即三無性是佛陀密意說的。在三自性中,遍計所執性的沒有,是為「相無性」。

依他起性,謂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事物現象是有的,而自生、自成的永恆性則是沒有,是為「生無性」。圓成實性由遠離二執而顯,且不從其本身去看。相對遍計執性而言,則是有的。

因此,在三無性中,只有遍計執性才是真實無性,依他、圓成皆是假說無性,非性全無也。

中觀家講緣起性空,唯識家講依他、圓成有自性,乍看之下似乎矛盾。其實,二者並不相違背。為什麼?

因為所說的自性含義不同。中觀家破的自性,是有部所建立的自性。它具有自有、自成、永恆存在的意思,這種自性在緣起法中當然不能成立,是沒有的,而唯識家也是反對的。

《唯識三十頌》講到依他起性時說無自然性,此自然性豈不是有部所立,而為中觀家所破的自性嗎?再看唯識家所說的自性,「自」是簡別它為義;「性」是體義、質義。謂因緣聚合而成現象,具有相對的體質及簡別於他的功能,稱為「自性」。

此自性的含義正好與法的含義相等,這樣,有法就有自性。所以,唯識家把依他起與自性聯絡在一起並不矛盾。而唯識家這種自性,中觀家也不排擠,原因是中觀家也承認性空而又宛然有的現實。

《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四)禪宗的自性。禪宗,是達摩西來以心印心,代代相傳而形成的一個宗派。這宗派的特點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心」為我人現前一念之妄心;「性」是生起心的相本,是心的本原。在禪家語錄裡,或曰本來面目、或曰本性、或曰佛性、或曰自性等。尤其自性一名,禪家使用偏多,如《六祖壇經·序品》 中五祖對神秀曰: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這裡以無上菩提為自性,說明明心見性情況,意謂神秀尚未見性。又同品六祖悟後曰: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效能生萬法。祖(五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

不識自心,學法無益;若識自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又《般若品》六祖曰:「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

」顯然,這裡的自性就是佛性。它具有本來具足、清淨、不生滅、不動搖、能生萬法的特點,聖人悟之而成道,凡夫迷之則流轉生死。

禪家所講的自性與有部所說的自性,約其自生、自成、永恆存在的一點,頗為相同。但有部是指緣起現象的世俗諦;神宗則建立在無相寂滅的第一義諦中。緣起現象的世俗諦,因為緣起的,自然不存在自生、自成、永恆存在的自體,故為中觀家所破。

禪家從無相寂滅的第一義諦裡說明:無相寂滅的第一義諦非緣起,非緣起故自性得以建立。

二、結 論

總觀以上四家所說:有部的自性,是指因緣聚合的有為現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恆存在的自體,唯識家的自性,是指依他生起的一切現象,各有相對獨立的體質及簡別於他的功能,禪家的自性,是指我人本具的真如佛性。中觀家所破的物件,主要是有部所說的自性。

至於唯識、禪宗所說,從論主龍樹破執的動機去看,顯然不是他所要破的,而若有人執以為實有,中觀家也會破斥的。

什麼是本體論,本體論是什麼意思

這位朋友,希望找到的資料能對你理解什麼是 本體論 會有所幫助。究竟什麼是本體論?眾所周知,ontology這個詞中的 on 在古希臘文中寫作 ov 在英文中則寫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它可以做各種不同的解釋。從哲學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兩種...

日語裡本體組裝什麼意思,日語的本體是什麼意思?

主體組裝.一個物件裡的主要部分.組裝 機械的 主體機身 日語的本體是什麼意思?本體就是那個東西本身 不含稅的 那句話的意思 定價980日元 含稅 東西本身951日元 就是主機,主體部分的意思。商品本身的 不含稅 日語這是什麼意思?本體什麼什麼一部那項 1.亞光白 55 伽灰色 45 2.機灰色 90...

佛教中的本體是指什麼,佛學教中本體是什麼意思

本體就是自性。六祖慧能開悟時,揭示自性之偈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教中的本體說的是眾生的本來。也就是真如本性。在本來說佛菩薩眾生無差別。這也是為什麼說眾生皆能成佛的原因。佛學 教 中本體是什麼意思 四相 指顯示諸法生滅變遷的生 住 異 滅等四相,此又作四有為 四有為相。成唯識論 卷二等記載,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