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初是由什麼組成,地球由什麼組成?

2022-07-03 02:00:15 字數 5138 閱讀 5320

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像切西瓜那樣,想象將地球也剖開,粗看一下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雞蛋,由表及裡依次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其中地殼擁有陸地和海洋,平均厚約30公里;地幔厚約2870公里,從我們腳下30公里處到2900公里處;地核半徑約3470公里,從我們腳下2900公里處到地球中心。仔細觀察,地球更像一個巨大的洋蔥頭,由一層層厚度不同的物質組成。

地球外層是地殼,與上述無異。最裡邊的地核由外地核和內地核構成,外地核厚約2270公里,是一個由鐵和硫等元素(鐵佔80%以上)的混合液體構成的熔融海洋,內地核半徑為1200公里,呈固態,構成物以鐵為主,也含少量鎳等,物質密度大,每立方米(含物質)13000公斤左右。中間的地幔層次複雜,大體可看成由地幔外層、過渡層和地幔內層構成。

地幔外層厚約370公里,從我們腳下30公里到400公里;過渡層厚約300公里,從腳下400公里到700公里,地幔內層厚約2200公里,從腳下700公里到2900公里。

2樓:

地球主要是由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大部分組成的。

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球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我們每天都居住在地球上面,盡情的享受著地球母親無償提供給我們的一切地表資源。但是地球內部到底是怎樣的?我們所居住的地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人們不可能象神話故事中的神仙一樣能夠上天入地,這個問題自然也就成了一個難題。而世界上的鑽井最深也不過萬米左右,對於有著6300多公里半徑的地球而言,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其實在地球的內部,是分有很多層的,象同心球一樣具有同心球,而且每一層次組成的物質和物理性質都不一樣。我們無法觀測到地球的內部,地球的內部構造也只能通過各種理論推測而來。人們通過地球內部**波的傳播情況,間接的推斷證明地球內部是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組成的。

地球的最外層結構便是地殼,地殼是由岩石所坐車的一層堅固外殼,是地球最外層的固體圈層,也是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殼平均厚度約大約為17千米左右。因為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厚度大約在35——45千米左右;平原盆地相對比較薄弱;大洋地殼則十分薄弱,厚度只有幾千米而已;而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脈的地殼厚度可以達到70~80千米。

地殼又分為上地殼和下地殼,上地殼主要作用是承受應力以及**易發生的層位,所以地殼較硬;而下地殼便相對較軟了。

在地殼和地核的中間還有一個夾層,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幔。厚度大約有2800多千米。地幔是由緻密和造巖物質構成的,也是地球內部體積和質量都最大的一層。

地幔和地殼一樣也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個層。在上地幔的頂部,有一個可以讓**波減慢的層面。通常人們把上地幔頂部和地殼合稱為岩石圈,又稱軟流層,且很可能是岩溶的發源地;而下地幔的溫度、壓力以及密度都有所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厚度大約有2900公里。

地核則是組成地球的核心部分,從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到地球中心部位。由鐵和鎳元素組合而成,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12克左右;且溫度極高,約有4000~6000℃;半徑約為3470千米。地核同樣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個部分。

現在的科學家認為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內地核則呈固態結構。

4樓:小船那個彎彎

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組成。地核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半徑為3454千米;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半徑為2900千米;地殼平均厚度16.15千米。

地球是由什麼組成的?

5樓:普曉昕

球的物質組成 地球是一個特殊的物理化學系統,她有別於太陽系其他行星,不但有生物圈和生命的長期作用,有液態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氣圈,還有固體地圈的板塊運動。從而決定了地球系統特有的物質運動與元素行為特徵。 關於地球的元素丰度,上地殼、水圈、大氣圈的成分可以直接觀測,而困難的是下地殼、地幔,尤其是下地幔和地核。

解決這一問題,法金頓(1911)、克拉克(1921)應用隕石類比法;華盛頓(1925)、馬遜(1966)應用地球模型和隕石類比法;我國黎彤(1976)應用地球物理類比法研究地球的化學成分和元素丰度,他們的研究雖然有些差別,但其結果有共同特徵,即地球主要元素丰度:fe>o>mg>si>ni>s>ca>al>co>na。地球的化學組成特點是:

氧和硫(主要陰離子)原子丰度遠小於全部金屬陽離子的原子丰度之和,因而地球能有多餘的fe、ni進入地核;並且地球有一些元素表現為親氧性,成為造巖元素,另一些元素表現為親硫性,成為金屬成礦元素。 目前,許多學者都是藉助於宇宙的丰度和已知的觀測事實以及地球物理資料來構築地球模型,主要考慮如下四個方面:①地球作為宇宙天體的一個成員並由宇宙物質演化而來,地球的元素丰度應與宇宙的元素丰度大致相同,因此可以根據宇宙丰度構成地球基本成分的簡單模型;②地球基本成分及其分佈必須符合深部**資料所反映的物質密度、比重等物理引數;③地球成分分佈必須與地球總的質量和慣性矩相協調;④地球元素分佈必須符合地球內部溫度、壓力分佈的狀況。

安德森(d.l. anderson)與cameron(1982)以宇宙元素丰度為基礎建立了簡單的地球基本成分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地核的主要成分是fe2o。如果大多數fe按fe2o的比例進入地核中,那麼地核的質量將佔地球總質量的3034%,這與地核是地球質量的33%的情況非常一致。而且如果地核中fe2o佔32%,那麼根據太陽fe/si比值可以得出地幔feo佔重量15%,那麼它接近於月球和火星地幔成分中feo的比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者提出只要加入極少量的s就可以使地核具有所觀測到的密度,並且與鐵隕石中相對富集s相一致。因此提出fe-fes模型。地幔被看成是近於完全氧化的。

主要由下列成分組成各種矽酸鹽:mgo、sio、al2o3、cao、na2o和多種氧化物。地殼是位於固體地球最外部的圈層,包括了自地球表面至莫霍面之間的岩石圈上部。

包括地球表面岩石圈的風化部分(土壤 層),但不包括大氣圈和水圈。地殼僅佔地球質量的0.5%弱,主要是富含sio和al2o3,此外還含有cao和nao。

6樓:止秀梅慈溪

由大氣,水圈,岩石圈組成。大氣主要由幹潔空氣、水、固體雜誌組成,水..,岩石主要有氧、矽、鋁、鐵等元素構成

地球的形成最初不也是由太空物質組成的嗎?都是隕石嗎?隕石的定義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研究地球最初的形成。

不如去研究父母未生我之前。我在哪?什麼面目?這個身體老壞之後,又歸**?

地球的表面是由什麼和什麼組成的?

8樓:動力節點

地球由108種(甚至更多)元素組成,元素構成原子,而原子又構成了分子.分子和原子通過複雜的組合,構成了世間萬物。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

磁層和大氣圈阻擋著來自空間的紫外線、 x射線、高能粒子和眾多的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

地球表面積約5億零960萬平方公里,其中十分之七以上為藍色的海洋所覆蓋,湖泊、江河只佔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態水層,叫做水圈,從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億年.地球的表層由各種岩石和土壤組成,地面崎嶇不平,低窪部分被水淹沒成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陸地則有平原、高山.

地球固體表面總垂直起伏約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瑪峰頂和馬裡亞納海溝之間的高差,它超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像陸地一樣不平坦,也不平靜.洋底岩石年齡要比陸地年輕得多.

陸地上大多數岩石的年齡小於二十幾億年.陸地上到處可以找到沉積岩,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雖有少量的環形山,但難以找到類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樣多的環形山,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氣)和內力(**和火山)的作用,不斷風化、侵蝕和瓦解的結果.

地球上部不僅有垂直運動,而且還有更大的水平運動,海洋和大陸的相對位置在地質時期也是變化著的.有科學家認為,地球早先存在兩塊古大陸──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和北半球的勞亞古陸.後來由板塊運動的巨大力量把原先的大陸塊撕開,使各碎塊分別逐漸漂移到今天的位置.

科學家進而認為全球大地構造是洋底不斷擴張的直接結果。

地球最上層約幾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強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幾百公里厚的一層是軟流層,強度較小,在長期的應力作用下這一層的物質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上.在地球內部能量(原始熱量和發射性熱)釋放時,地內溫度和密度的不均勻分佈,引起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

地幔對流物質沿著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兩側方向運動,不斷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斷向外擴張,當它們接近大陸邊緣時,在地幔對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陸地殼下面,致使岩石圈發生一系列的構造運動.這種對流作用可使整個洋底在三億年左右更新一次.

岩石圈被一些活動構造帶所割裂,分成幾個不連續的單元,稱為大陸板塊.如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和南極板塊.海底的擴張導致大陸板塊發生運動.

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爾卑斯山經過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後到喜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屬於這種情況;也有的地方,兩個板塊的岩石同時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淵;此外,板塊的運動還造成了火山和**。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多種學說.現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它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溫度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只有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溫度逐漸增加.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內部物質也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區域性熔融現象.

這時,在重力作用下物質分異開始,靠近表面的較重物質逐漸下沉,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態的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波的觀測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態的).物質的對流伴隨著大規模的化學分離,最後地球就逐漸形成現今的地殼、地幔和地核等層次。

俄羅斯科學院高壓物理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地球核心可能是由粘滯性極高的非晶體物質構成的.據俄《訊息報》日前報道,地核為距地表約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據**波的傳播速度判斷,地核可分為核心和外核,外核為液態,核心為固態.

地核主要成分為鐵、鎳等.目前很多專家認為,地球核心中的主要物質有可能是處於晶體狀態的鐵鎳合金.但是,俄物理-數學博士布拉日金領導的科研小組在實驗時發現,將鐵加熱至熔融狀態,並把熔融鐵所處環境的壓力逐漸升高至10萬個大氣壓時,熔融鐵的粘滯性會不斷增強,鐵中的晶格會逐漸受到破壞,其原子結構呈現出不規則排列狀態,即非晶體狀態。

地球核心中的壓力最大可達約370萬個大氣壓,地核溫度約為5000攝氏度.布拉日金博士推測,隨著壓力和溫度的增加,熔融鐵的粘滯性會繼續升高,其非晶體特性會愈加明顯.因而,地球核心中的主要物質有可能是粘滯性極高、處於非晶體狀態的、含鐵鎳成分的物質。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由什麼組成的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由大氣 海洋 陸面 冰雪及生物圈等組成的。全球氣候系統是指決定整個地球氣候的形成 分布 特徵和變化有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多個環節組成的子系統,包括大氣 海洋 陸面 冰雪及生物圈等。系統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不但有物理的 化學的和生物的,還具有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

中國國家節水標誌是由組成。A 水滴 森林 地球B 森林 人手 地球C 水滴 人手 地球

國家節水標抄志 由水滴 手掌和地球變形而成。綠色的圓形代表地球,象徵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標誌留白部分像一隻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變形,寓意為節水,表示節水需要公眾參與,鼓勵人們從我做起,人人動手節約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徵滴水匯成江河。水和手的結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

光是由什麼組成的,光由什麼組成

就目前人們所掌握的科學而言.僅僅是光子還不能準確的說明問題.這個問題牽扯到很多學科.而且,之所以有了這個問題.在人類科學的進步中.才誕生了學多的學科.在初中的時候我們膚淺的接觸到了光的波粒2向性.可見,光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然的一種現象.既一種頻率.更為準確的說 是一種電磁頻率.不過它的頻率正好與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