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地球為什麼會形成自轉的傾角?

2023-03-21 13:10:07 字數 3428 閱讀 8463

1樓:月半恆明

轉軸傾角是行星的自轉軸相對於軌道平面的傾斜角度,也稱為傾角(obliguity)或軸交角(axial inclination),在天文學,是以自轉軸與穿過行星的中心點並垂直於軌道平面的直線之間所夾的角度來表示與度量。轉軸傾角也可以等效的表示為行星的軌道平面和垂直於自轉軸的平面所夾的角度。在太陽系,地球的軌道平面就是黃道,所以地球的轉軸傾角特別稱為黃赤交角,並以希臘字母的ε (epsilon) 作為表示的符號。

地球的轉軸傾角大約是 (23° 26』)。雖然在一整年之中轉軸傾角都朝著相同的方向,但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執行,因此原先朝向太陽的半球會逐漸改變成背離太陽的半球,反之亦然。

這種作用是造成季節變化的主要原因,無論是那一個半球朝向太陽,那個半球每天的日照時間就會比較長,並且陽光在正午時間觸及地面的角度越接近垂直的方向,該地區在單位面積內得到的能量也越多。

低傾斜度造成極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減少,使得當地的環境有利於冰河作用。就像歲差和離心率的變化一樣,轉軸傾角的改變也會對季節變化造成重大的影響,只是在大冰河期開始時,轉軸傾角的週期對高緯度地區影響特別顯著。傾角的變化是一個造成冰河期或間冰期起伏的一個重要因素。

黃赤交角不是一個固定的值,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種變化是很緩慢的,稱為章動,精確的測量需要建立在每日數值變化的基礎上,而這是天文學家的工作。 黃赤交角的變化和春分點的歲差是以相同的理論來計算,並且有相互的關連性。

較小的ε意味著有較大的p (黃經歲差),反之亦然。實際上這兩種運動不僅是各自獨立的,並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地球的自轉軸不是垂直的。

地球公轉與自轉的角度

地球自轉軸為什麼傾斜要真的

3樓:豬豬將軍

地軸本身是個假想軸,是指地球自轉所繞的軸,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北極,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南極,地球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故又稱地球自轉軸。這個軸不是與地球軌道面垂直的,而存在一個66°34′的夾角。地軸在地球中的位置並不固定,而有微小的移動,造成「極移」,這個地軸的移動、傾斜現象被稱為地軸傾斜。

【地軸傾斜】

一、隕星撞擊說。

關於地軸傾斜的產生原因說法很多。科學家也難形成統一意見。其中「隕星撞擊說」較為流行。

地球的早期只是一顆小行星,靠引力不斷俘獲外來天體壯大自己,而外來天體都是在相對地球高速運動的,所以俘獲的過程就是劇烈碰撞。碰撞有正撞和側撞,最大的一次撞擊發生在45億年前,一顆很大的小行星從側面撞擊了地球,使地球旋轉起來,撞出去的物質和小行星形成了月亮,撞擊留下的大坑形成了海洋。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就會搖擺不定,甚至顛倒。

月球的引力是地球自轉軸最好的穩定器,它使地軸指向北極星附近,並使地軸與公轉平面保持66度34分。使地球一年有了四季。初始時地球自轉很快,一天只有5小時,是潮汐摩擦的減速作用成了一天24小時。

所以,是慣性使它繼續旋轉,萬有引力引起的潮汐摩擦使它慢慢減速。

二、板塊漂移說。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地軸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大陸板塊向北半球漂移的結果。由於南半球大陸板塊不斷向北半球漂移,造成北半球負荷較重,使北半球地軸下沉,形成向南傾斜的地軸。通過計算,南半球與北半球大陸板塊的面積之比約為3∶5,這正好與地軸傾角24°基本相符。

三、地球新論說。

《地球新論》一文,對地軸傾斜提出瞭解釋:地球是在和太陽赤道面大約23°26′夾角方向執行被太陽俘獲,變成繞太陽旋轉的行星。

地球被太陽俘獲,形成公轉和自轉。形成時,地軸和軌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陽赤道面夾角大約為66°34′。

太陽系和其他星系一樣,在星系演化趨勢作用下,地球由形成時的軌道面向太陽赤道面方向移動了23°26′,並已移動到太陽赤道面附近。

在星系演化過程中,在無其他天體引力作用情況下,繞轉星球的軌道形狀不變,自轉軸的傾斜方向和傾斜角度不變。地球由被太陽俘獲時,地軸和軌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陽赤道面夾角大約為66°34′。由於地球軌道面向太陽赤道面方向移動了23°26′,因此形成現在的地球赤道面與黃道面夾角為23°26′。

地球轉動時究竟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呢

4樓:風韻展

地球自轉根據傾斜率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如中軸在正中,那麼自轉就很難形成。

5樓:朋椏乖

地球斜著圍繞太陽轉動,黃道面傾角的存在卻與它有關!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時是傾斜的,姿勢確實不怎麼優美。這是因為地球在公轉時也在自轉,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形成的斜角,就像是大風中被颳得倒斜的竹竿,失去了挺拔之姿。

天文學家說,地球的脊樑直不起來是由於46億年前的宇宙大**,那次驚心動魄的大**塑造了太陽系,也造就了地球與眾不同的面貌。

天體未形成之前,宇宙中到處漂浮著旋轉的氣體和塵埃雲團。這些不斷高速執行的物質顆粒由於相互間的引力而發生碰撞並黏附成一團,物質團逐漸增大形成小星球,小星球互相碰撞後聚合為一體,慢慢形成了一顆行星大小的星球。地球的形成過程也是如此。

在正式成為一顆星球前,地球承受住了無數次劇烈的衝撞之痛,最後一次大沖撞造就了地球現在的姿態。

這個貌似不美觀的傾角卻使得地球上的風景更加生機盎然、豐富多彩:金秋的楓葉層林盡染,紅得像團火;成片的白樺林在冬雪的裝飾下銀裝素裹,美得像幅畫;破土而出的青草和剛剛綻放的花朵快樂地傳達著春的訊息;炎熱的夏季裡,繁盛的樹木在茁壯成長,孩子們在樹蔭下納涼……總之,地球傾斜之姿造就了自然界中的四季。

因為地軸和公轉軸之間存在夾角,因此在一年的時間裡,北極半年時間朝太陽方向傾斜,那時北半球白天會變長,氣溫也較為溫暖,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生活得會比較愜意,另外半年時間裡北極朝遠離太陽的方向傾斜,北半球會夜長晝短,氣候轉冷,人們的生活質量下降。南半球與北半球的情況正好相反,波士頓飄雪的時候巴西的聖保羅正在享受夏季的火熱。

地球自轉的角度叫什麼名字

7樓:天文小築

地球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和地球赤道面的夾角是黃赤交角。黃赤交角存在緩慢的變化,這是由於春分點位置的變化產生的。黃赤交角變化的範圍在22°00′得到24°30′,變化的週期約為4.

1×10^4年。上次黃赤交角最小值約距今萬年。

近期計算黃赤交角的公式為:

黃赤交角=23°27′其中t是2023年起算的儒略年數。

目前黃赤交角正以每世紀約為的速度減少。2023年1月0日12正時(2013.

0)的黃赤交角為23°26′

地球的自轉軸(地軸)與其公轉的軌道面成66°34′的傾斜。地球的自轉同它公轉之間的這種關係,天文學和地理學上通常用它的餘角(,即赤道面與軌道面的交角來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則表現為黃道與天赤道的交角,並被稱為黃赤交角,又稱"黃赤大距"。

黃道與天赤道的兩個交點,叫白羊宮(白羊座)第一點和天秤宮(天秤座)第一點,在北半球分別稱為春分點和秋分點,合稱二分點。黃道上距天赤道最遠的兩點,叫巨蟹宮(巨蟹座)第一點和摩羯宮(摩羯座)第一點,即北半球的夏至點和冬至點,合稱二至點。二至點距天赤道23.

44°,稱黃赤大距,是黃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現。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啊?地球為什麼會自轉?

地球和其他星球一樣,處在一個很大空間裡,就是宇宙,宇宙裡同樣有風,這個風不是我們吹的那個風啊,而且地球本身有磁場。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地球同太陽系其他八大行星一樣,在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圍繞著一根假想的自轉軸在不停地轉動,這就是地球的自轉。幾百年前,人們就提出了很多證明地球自轉的方法,著名的 傅科擺 使...

地球為什麼會勻速自轉公轉,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如果說到力,只有一個 萬有引力。現代天文學理論認為,太陽系是由所謂的原始星雲形成的,原始星雲是一大片十分稀薄的氣體雲,50億年前受某種擾動影響,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收縮。經過漫長時期的演化,中心部分物質的密度越來越大,溫度也越來越高,終於達到可以引發熱核反應的程度,而演變成了太陽。在太陽周圍的殘餘氣...

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7.292 10 5弧度 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 465米 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但精密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自轉存在著3種不同的變化。20世紀初以後,天文學的一項重要發現是,確認地球自轉速度是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