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要說生物專業強的不雹山都說是沒笑北大生源察中物系嗎,要是具體說微生物方面的,我就不知道了,除非讀研,那就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嘍。
說說現代微生物學的發展趨勢.
2樓:會哭的禮物
生物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生物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是70年代初伴隨著dna重組技術和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而誕生的。三十多年來,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醫療業、製藥業、農業、畜牧業、環保業的發闢了廣闊的前景,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國都把生物技術確定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新興產業。
我國生物技術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步以來,廣泛應用於醫藥、農業、食品、環保、輕化工、能源等領域。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企業,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從1985年到2000年,產品銷售額增加了倍,平均每年增長3358%.
2000年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產值已達200億元。尤其是基因工程製藥產業發展迅猛,1996年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銷售額為億元,2000年達到億元,平均每年增長近年來生物技術產業的年均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全國涉及現代生物技術的企業約500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其中涉及醫藥生物技術的企業300多家,涉及農業生物技術的200多家,一些生物技術的新建公司正在崛起,每年增加近100家新公司。北京、上海、福州、廣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個生物技術園區,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在稅收、金融、人才引進、進出口等方面對生物技術企業給予全面支援,目前已經培育了一大批新企業,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起著龍頭帶動作用。
隨著中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生物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對生物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多。
1、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種;這可能是最大的一塊,培育能夠適合於工業原料生產、抗生素、土壤改造、環境保護、礦物冶煉等領域需要的菌種。
2、微生物膜結構,主要是膜蛋白的功能、結構;
3、微生物代謝網路,或代謝工程;
4、擬核結構與基因表達調控;
5、傳統的分類學可能越來越衰落,分子系統學還會吃香的。
微生物發展現狀及前景
3樓:網友
微生物在生物領域中具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研究也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微生物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廣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微生物資源的研究和利用:隨著人類對微生物資源的認知和開發,越來越多的微生物被發掘出來,用於食品工業、製藥工業、環境保護等領域中。
2. 微生物代謝和代謝產物的研究:細菌等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不斷合成和排洩代謝產物,這些產物有些對人類有益,如抗生素等;有些對人類有害,如毒素等。
對微生物代謝過程的研究,對微生物在產生代謝產物這一方面的利用也非常重要。
3. 微生物在農業、環保中的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質,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在環保領域中,微生物可以用於汙水處理和廢棄物處理等方面。
4. 微生遊扒物基因組學的發展:隨著微生物基因組廳磨和學的不斷發展,微生物的基因和自主合成成為可能,從而能夠開發出更加高效的微生物菌株,進一步推動微生物的應用研究。
總的來說,微生物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正在不斷擴充套件和拓展,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扮盯。
微生物適宜怎樣的環境
4樓:網友
這個要看你是什麼樣的微生物了,厭氧的,當然在二氧化碳的環境下利於生長。
一般是下面這五個方面:
1)營養條件。微生物也需要營養,才能正常生長,營養物質的**是微生物生存的首要條件。微生物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碳化物、氮化物、水和無機鹽以及微量元素等。
不同的微生物彼此所需要的營養條件有或多或少的差別。例如,假單胞桿菌屬的細菌可以利用90種以上的碳化物,而甲烷氧化菌卻只能利用甲烷和甲醇。有少數細胞能利用對其他生活有毒的酚、氰化物,固氮細胞可以利用空氣中的氮氣等等。
2)溫度。溫度是影響微生物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生物有各自的最適溫度,一般是在20~70℃左右。個別微生物可在200~300℃的高溫下生活。
3)酸鹼度。各種微生物都有其最適酸鹼度。酵母和黴菌適宜在微酸性環境中。也有少數可以在強酸或強鹼性環境中生存。
4)微生物與氧氣的關係。有的微生物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有的通風反不能生存;有的通風或不通風都能生存。
5)有毒物質、輻射、超聲波對微生物的生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5樓:網友
微生物適宜在溫暖,潮溼,陰暗,有機物質多的環境下繁殖。
6樓:網友
除極端微生物外,多數微生物適宜在潮溼溫暖的環境生長。
7樓:新東方**醫院
可以說地球上很難找到沒有微生物的地方,不同的微生物事宜的環境不一樣,而很多微生物能夠生長在非常極端的環境中。
微生物的發展前景
8樓:無語翹楚
微生物學前景。
一、微生物學在解決人類面臨的五大危機中的作用。
9樓:常住樹林
當人類在發現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大界-動物界和植物界。隨著人們對微生物認識的逐步深化,從兩界系統經歷過三界系統、四界系統、五界系統甚至六界系統,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人woese等發現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導致了生命三域學說的誕生。該學說認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細菌域(bacteri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構成。
在圖示「生物的系統進化樹」中,左側的黃色分枝是細菌域;中間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側的綠色分枝是真核生物域。
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廣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細菌域包括細菌、放線菌、藍細菌和各種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動物和植物。除動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絕大多數生物都屬微生物範疇。由此可見,微生物在生物界級分類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生命進化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brown等依據平行同源基因構建的「cenancestor」生命進化樹,認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乙個原生物。原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產生兩個分支,乙個是原核生物(細菌和古菌),乙個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後的進化過程中細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進化,然後原真核生物經吞食乙個古菌,並由古菌的dna取代寄主的rna基因組而產生真核生物。
從進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輩。如果把地球的年齡比喻為一年的話,則微生物約在3月20日誕生,而人類約在12月31日下午7時許出現在地球上。
10樓:井舉衣旋
前景繼續採用微生物作為生命科學的研究材料。
微生物生產與動植物生產並列為生物產業的三大支柱。
在工業中許多產品利用微生物來生產,如各種生物活性物質(抗生素等)、化工原料(酒精等)。
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中也有著多方面的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有廣泛用途,發酵食品和許多調味品都離不開微生物。
微生物是消除汙染、淨化環境的重要手段。
在新興的生物技術產業中,微生物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作為基因工程的外源dna載體,不是微生物本身(如噬菌體),就是微生物細胞中的質粒;被用作切割與拼接基因的工具酶,絕大多數來自各種微生物。由於微生物生長繁殖快、培養條件較簡易,當今大量的基因工程產品主要是以微生物作為受體而進行生產,尤其是大腸桿菌、枯草芽胞桿菌和釀酒醉母。
藉助微生物發酵法,人們已能生產外源蛋白質藥物(如人胰島素和干擾素等)。儘管基因工程所採用的外源基因可以來自動植物,但由於微生物生理代謝型別的多樣性,它們是最豐富的外源基因供體。
與高等動植物相比,已知微生物種類只是估計存在數量的很小一部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物種幾乎全部為人們所掌握,被子植物已知種類達93%,但細菌已知種數僅為估計數的12%,真菌為5%,病毒為4%(bull,1992)。目前研究的也只是已知種類的很少一部分。
根據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資料,1991—1997發表的微生物學文獻大量集中在8個屬,尤其是埃希氏桿菌,其中大腸桿菌又佔主要部分(galvez等,1998)。可以想像,既然對少數已知微生物的研究就已為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對多樣性微生物的開發必然會為社會帶來巨大利益。微生物學事業方興未艾。
微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將全面,以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其他生物、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為主要內容的微生物生態學、環境微生物學、細胞微生物學將基因組資訊在基礎上獲得長足發展。
**微生物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11樓:紅塵飯桌
基因轉殖動物、植物、微生物、技術的應用。
微生物在農業中的作用,微生物在農業中的應用
1 分解土壤有機質,促進腐 殖質形成,同時進行氮 磷 硫等養分的迴圈和轉化 2 促進土壤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強土壤酶活性,培肥土壤 3 促進植物生長 4 土壤呼吸的重要 5 汙染環境修復,吸附和轉化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土壤微生物量是土壤重要的肥力指標和健康指標,研究利用土壤微生物可用於各種...
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微生物在農業中的應用
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有 生物固氮 利用固氮微生物進行生物固氮,既能減少生產投入,又能避免環境汙染,且能提高作物產量。生物農藥 利用能夠導致農業害蟲至病或者分泌物能直接毒死害蟲的微生物,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成本低且能維持生態平衡。食用菌生產 食用菌是一類能夠為人類直接食用的微生物,農民通過一定...
優質較底環境中的代表性微生物是什麼
優質較底環境中的代表性微生耐搏大物是假單胞菌。較底環境中的微生物即深層海洋的代表性微生物。眾所周知海洋越深處水壓越銀好大,即嗜壓微生物。能生活在高壓環境中,而不能在常壓下生長的微生物被稱為專性嗜壓菌,如從海洋atm處分離獲得的一種專性嗜壓的假單胞菌極具有代表性。微生物包括 細菌 真昌豎菌以及一些小型...